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總計552篇
FILTER BY
進入第五年的「失聲祭」(Lacking Sound Festival)展開「駐祭計劃」:今年起由一位聲音藝術家隔月一次與當月另一位聲音藝術家合作。對於多以個體戶姿態創作與演出的藝術家而言,這肯定是一種挑戰;對於看慣個體戶藝術家的觀眾來說,這麼做也較有新鮮感。在討論這次演出之前,有必要先談談失聲祭和駐祭計劃,畢竟沒有這個平台,大家就不容易聽看到這些演出。   顛倒的駐祭計劃 2007年開始...
Interview
March 28th, 2012
I、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脈絡與定位 黃建宏:這場的講者主要是藝術家,我們希望探討在媒體藝術的創作歷程中,藝術追求在台灣,或它的國際經驗有哪些值得分享?提綱中的第一個面向是創作碰到的特殊狀況、可能性及困難。第二個是展演和教育面向可以跟創作產生怎樣正面的關係。第三個是大家最關心也最困難的問題,在新媒體藝術裡,個人跟文化創意產業之間到底維持怎樣的距離與關係?請每位講者第一輪的發言就三個面向,或就台灣媒體藝...
台灣與香港新媒體藝術的契機II:「聽覺」與感知的再思考 邱誌勇 黎肖嫻廖芊喬貢幼穎 (整理)
Interview , Sound Scene
March 17th, 2012
邱誌勇:之前我跟《藝外ARTITUDE》雜誌合作一個低科技(low tech)的專題,重新反思低科技的可能、新媒體藝術中是不是還有低科技的存在。(黎:有的。)事實上,很多藝術家都在做這樣的作品,例如曾偉豪用導電油墨創作,也是新媒體。所以名詞會不斷翻新,包括在學術領域也是。剛剛談到的多媒體其實是很商業應用的概念,在我的觀念創意媒體也是。   黎肖嫻:對,我們不喜歡「creative med...
數位荒原:兩位老師先請各自談談自己的養成背景吧。 黎肖嫻(以下簡稱黎):我的訓練有幾方面,一是媒體理論。我在念博士之前念的是傳播,那時已清楚定位自己在傳播學的位置,也就是不是量化,而是批判的那一派,這跟我對文化的興趣有關。研究傳播其實就是研究媒體文化,後來念電影時我把以媒體做為全盤批判觀點的做法,變成一個比較廣泛的、文化的批判觀點。簡單來說,文化批判容許我們小心地分析媒體表現,也可以讓我們看到媒體...
本文披露的意圖是概述涉及顛覆消費性科技(consumer technology)的特定文化實踐之初步理論性基礎。我說的消費性科技是指,意圖具有最大經濟效益的硬體和軟體生產。「自己動手做」(Do It Yourself)在純粹藝術的領域幾乎是一個同義反複詞,但DIY在消費性電子用品和軟體設計的世界裡肯定不是如此。藝術家涉獵技術圈(technosphere)的積極批判(包括我自己的藝術實踐)的此一蓬勃...
在人和自然之間產生了一個技術地理環境,它之所以可能,完全是由於人類的理智:通過功能的結果來實現某種風格的自我限定,必須以「超前(advancement)」這種發明性的功能為前提。而超前既不存在於自然之中,也不存在於現成的技術物之中。 —Gilbert Simondon,〈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   藝術家赫曼.科肯(Herman Kolgen)於年初來台參...
門檻就像是個結,將兩個敵對的世界區隔開來。跨過一個門檻就等於是要穿越一個充滿危機的地帶,有許多看不見但確實存在的戰役,正在那裡發生。 —馬塞爾.格里奧爾(Marcel Griaule),Documents 2,1930   當代錄像裝置除了呼應電影美學、反抗類型模式、思考媒介脈絡之外,還能如何在造型性與視覺性上做出更具意義的變化?要回答此問題,美國錄像藝術家道格.阿提肯(Doug Ai...
新媒體藝術的策展人必須隨時隨地「進入狀況」,以便得以隨時辯視出作品的原創性,並透過攝影或錄影的紀實方式搭配詳實的資料,從法律、技術、美學發展及作品結構…等面向來紀錄作品。 ―克莉絲汀.凡雅絮(Christine Van Assche;註1)   當所有博物館、美術館與藝術領域長期以來已經習慣於「物件」(objects),並以提供此種靜態/固定的藝術作品一個展示與保存空間之際,當代藝術實...
電極、夢、死亡 周郁齡
Performance
January 17th, 2012
2011年夏末碧玉在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舉辦了多媒體展演《Biophilia》。Biophilia是一系列對聲音、視覺、科技、音樂教育、實體唱片概念挑戰的聲音計畫,Biophilia最初發想是空間性的,碧玉預想在冰島的某個屋子裡,讓一個房間便是一首歌,後來這個概念便發展成在Biophilia Apps軟體裡的宇宙,銀河裡一個星宿展開便是一首曲子。(註1) 藝術節的展演便是把這種沒有疆界的蔓延晶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