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 : Anonymous Chorus
LSF55: Review on Dawang Yingfan Huang’s Sound Art
LSF55:顛倒的駐祭計畫 (兼談黃大旺的聲音藝術)
April 5th, 2012類型: Sound Scene
作者: 張又升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失聲祭網站 (LSF#55駐祭評論)
本文檢討了失聲祭的駐祭計劃,指出駐祭藝術家更應該全程演出的理由,以及這麼做的好處,也簡要地談了黃大旺的演出與噪音。作為黃大旺的朋友與造音夥伴,建議與他合作的藝術家和欣賞他演出的觀眾和聽眾,用各種方式去瞭解這樣的生命,而不是一笑置之。
LSF55及演出者黃大旺, 取自失聲祭@flickr

進入第五年的「失聲祭」(Lacking Sound Festival)展開「駐祭計劃」:今年起由一位聲音藝術家隔月一次與當月另一位聲音藝術家合作。對於多以個體戶姿態創作與演出的藝術家而言,這肯定是一種挑戰;對於看慣個體戶藝術家的觀眾來說,這麼做也較有新鮮感。在討論這次演出之前,有必要先談談失聲祭和駐祭計劃,畢竟沒有這個平台,大家就不容易聽看到這些演出。

 

顛倒的駐祭計劃

2007年開始運作的失聲祭,早已制度化。幕前演出流程(主持、演出、中場休息、會後座談)和幕後準備工作(演出前的場佈、排演、用餐、海報設計,演出時的錄音和錄影,演出後的車馬費分發、場地復原、評論書寫等)皆照表抄課,讓演出者、工作人員和參與者備感安心。每月一次的演出,對觀眾或聽眾來說,早已成為台北聲音藝術生活的一部份,更吸引了外國藝文圈的注意。只是,穩定與僵化往往只有一線之隔,主辦方需要一些改變。

這第一場駐祭計劃已經是失聲祭的第55回了。在每月一回、每回至少兩位不同藝術家的排程下(雖然偶有重複,但主辦方總是設法讓大家見到新面孔),不提外國藝術家,台北(甚至是台灣)稍加積極活動的聲音藝術家或團體—不分年齡世代、使用媒介、表現風格—幾乎都在失聲祭表演過。就這點而言,主辦方發掘新面孔的努力令人敬佩。然而,當前藝術家的誕生速度是否趕得上這樣密集的排程,便成了一大問題。當然,找先前藝術家回鍋演出本無不可,只是若企圖持續發掘新面孔,這樣的排程將使失聲祭面臨「發掘者是自己,耗盡者也是自己」的處境。對此,失聲祭為自己注射了一劑延緩老化的配方:駐祭計劃

或許該是橫向對話的時候了吧?」主辦方可能這麼想。這是一個務實的做法,至少隔月請同一位藝術家再表演一次,可以少煩惱幾次「該找誰表演」的問題,也不那麼快耗盡存量不多的藝術家彈藥庫。的確,有能力又有意願演出的藝術家(不論內容如何)需要時間培養,與其等待,不如讓當前藝術家彼此相遇,說不定能擦出什麼新火花。然而,當前採取的形式卻有些問題。

首先,「駐祭」的概念容易將焦點擺在駐祭藝術家,可是後者的演出時間相對短少、呈現方式較不完整,因為他只會出現在下半場,而且一旦出現,形式已是共演,無法讓大家關注駐祭者的獨立演出。其次,非駐祭藝術家的體力和創意面臨考驗,因為他等於要全程(上、下半場)演出,能力真正受到檢視的,反而是這位「駐場藝術家」。第三,除非主辦方有把握多數觀眾或聽眾連續參與至少三場失聲祭,並對兩個月前駐祭者的演出留有印象、甚至進行比較,否則駐祭的意義將大失其趣,而對於只連續參與兩場失聲祭的人來說,反而會對其中一場全程演出的藝術家印象較深刻。

關於這項計劃,理想狀況是:非駐祭者演出→駐祭者演出→兩者共演,但在會後座談的排程下,似乎沒有時間這樣做;如果每月而非隔月都安排同一駐祭者,雖更能聚焦在他身上,藝術家卻也勞形傷神。因此,要在現行架構下讓所謂的「駐祭」名符其實,把當前的非駐祭藝術家視為駐祭藝術家──即:駐祭者在演出上半場後,下半場與非駐祭者合作,兩個月一次──反而更恰當。因為無論如何,當前的非駐祭藝術家都更像全場焦點(「駐場藝術家」)。我以為,將駐祭計劃顛倒過來,有如下好處。第一,由於有獨立演出的時間,一方面,駐祭者能向觀眾或聽眾完整呈現其作品;另一方面,下半場與其他藝術家的合作才更具意義。第二,隔月全程演出一次,駐祭者不會太累,計劃的立意也能同時被單場和長期的參與者所體會。換句話說,駐祭藝術家不該占據「衛冕者寶座」,反而要採取「挑戰者」姿態;不該成為城堡裡的大魔王庫巴,反而應該是不停冒險的馬利歐。

 

第55回失聲祭演出側寫

秉聖當天表演的邏輯很簡單:單一輸入→效果器串連→輸出。輸入端以吹風機的機械震動為音源,算是別具巧思,呼應當前氣溫。細聽其調變,高低頻層次明白,動態也稱得上細膩,起承轉合存在,風格介於ambient和minimal之間,是不錯的作品。他在上一回失聲祭時,以電吉他和鼓手搭配,風格是時下流行的後搖滾。有些訝異(但我也喜歡這樣的訝異)這次會用這種方式呈現聲音,不過這和電吉他輸入效果器的邏輯並無不同,只是換了音源。不少後來搞實驗聲響的吉他手都是從這一步開始的。

與秉聖相比,大旺的造音邏輯複雜一些,合成器、效果器、隨身聽與混音器的自體循環,層次複雜且充滿動態,高低頻距離大,點、線、面狀聲音皆有,結構不像秉聖的清楚。噪音混合了日文歌謠和類似廣播的磁帶唸白,整體風格有scum系噪音的傾向(大約是破敗、髒亂、猥瑣或荒謬的氣質)。兩人風格完全不同,對話理應是有趣的,可惜大旺聲音過大或秉聖聲音過小,共演有些失衡,不僅在音量上聽不清楚秉聖的部份,外場喇叭也稍微偏向,導致下半場幾乎是大旺的solo。

黃大旺的聲音創作與演出主要有三大類:電子噪音、自由即興(多使用原音樂器與各式小玩具)與「黑狼那卡西」(古今中外歌曲編選混搭粉碎式唸白),這場演出屬於第一類。和他有一定程度互動的朋友都會發現,大旺的身體與言說極為特別,偏偏他的電子噪音獨奏最難直接展現這些特質,除非經過某些概念的延伸和視野的轉換(或去欣賞其另一個噪音組合「台北熱秋」)、甚至對神經或精神醫學有些微認識,否則不易看出其生命與噪音的關係,因此也更難進行評論。

 

黃大旺的噪音及其生命狀態

為何聆聽噪音還得思考造音者的生命?難道不能直接評論噪音本身嗎?作為一個噪音迷,純粹聆聽(假如有這種東西)噪音,充分享受其動態、層次、音色和發展,而不問噪音之外的事物,是沒什麼問題的。可是,評論不允許如此。客觀上,就算詳盡分析技術與聲波的關係或聲音的內在結構,只要聽者在意識型態上未受噪音吸引(即缺乏「去聽」的欲望),任何分析都是白搭;即使嚴謹的分析能產生「噪音的科學」,這樣的科學也是被窄化過的,因為它與人的世界斷裂了。主觀上,因為聆聽感受複雜,非「幸福感」或「崇高感」等所能概括(這兩種感受究竟何指?),每個人又有差異,加上表達能力和語文本身之限制,若要讀者能夠理解、文字具有基本的客觀性,直評噪音幾乎不可能。為了避免「少年維特的評論」(時下太多印象派的、自溺的、拒絕讓人理解的囈語了),如前文先簡單側寫演出與噪音,再去談論噪音之外的事物(包括造音者自己),是我目前能想到的較好方式。

在我還不認識黃大旺時,已聽過不少他的噪音作品。與他熟識後,覺得只有理解這樣的生命,其噪音意義才能開顯。礙於篇幅,我只就黃大旺的「演出」和「噪音」兩點簡述如下,詳細討論將再其他文章繼續。

首先,他對「演出」這件事的感受,恐怕與一般藝術家不太一樣。對黃大旺而言,演出是一件「不得不」的事情。這裡的「不得不」,指的並非社會層次上被迫的生計謀取(好比「為了賺錢糊口,只好多接一些case」),而是更接近生物層次上帶有無意識成份的本能。日常生活中,他的某些非自主性言行特別引人注意,有時甚至為他招來麻煩。然而,這些言行一旦發生在舞台上,任何「怪異」、「爆笑」或「討人厭」瞬間就具有正當性了。換句話說,他並沒有「演出」,他只是把日常言行挪到台上而已(這點在「黑狼那卡西」尤其突出)。他的各種難以抑制的症狀,以及這個社會各方面的主流體制與觀念對他的壓迫,讓他只有在台上才有機會成為他自己,偏偏這時大家都認為他在「演出」。就這點而言,他是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因為他的不被理解,因為他的孤獨。

其次,如果黃大旺的「演出」來自於他的各種本能或症狀,那麼他為什麼要從事身體和言說展演成份最低的電子噪音獨奏(「黑狼那卡西」則是身體和言說展演成份最高的計劃)?是什麼條件使一個不表露非自主性奇異言行便會感到不自在的人,坐下來,低頭操作各種旋鈕?除了他自己能夠欣賞噪音之外,噪音的不規則性其實十分接近「腦內異常放電」(腦波異常)的狀態,黃大旺曾以此解釋令他苦惱的非自主性言行。據此,電子噪音獨奏可被視為「腦內異常放電」的外在化:透過吵雜激烈的聲響,他得以恢復自己的樣貌,噪音演出於是誕生。在這個脈絡下,噪音和屎尿一樣,在被排洩出來的同時,為人們的飲食作息留下了證明;黃大旺的噪音,也是他生命狀態的痕跡。這樣的噪音,缺乏主題,不會進步,無法賣錢,不能為任何人事物所用,它就是一團糟,就是黃大旺自己。

 

暫結

本文檢討了失聲祭的駐祭計劃,指出駐祭藝術家更應該全程演出的理由,以及這麼做的好處,期待主辦方能稍加改進。此外,也簡要地談了黃大旺的演出與噪音,更詳細的討論將留待他文。作為黃大旺的朋友與造音夥伴,建議與他合作的藝術家和欣賞他演出的觀眾和聽眾,用各種方式去瞭解這樣的生命,而不是一笑置之,甚至嗤之以鼻。「腦內異常放電」可是一大堆藝術家或表演者求之不得的,再說「腦內正常放電」又是什麼呢?

See Also
Lacking Sound Festival (失聲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