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interview , 總計64篇
FILTER BY
On the evening of 11 April 2023, Five Arts Centre (FAC) members Mark Teh and Lee Ren Xin were invit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o give a talk at Taiwan Contemporary Culture Laboratory (C-Lab), intro...
思考白浪徵狀:與蔡林縉對話 吳其育、陳璽安 (訪談)陳璽安 (整理)
Interview
December 31st, 2022
本次與學者蔡林縉的對話中考慮了定居殖民結構的概念。試想,若定居殖民仍是進行式,那麼,當前應該也有一部隱而不顯的「定居殖民宣傳片」,並且將比歷史上的殖民宣傳更難識別。本次訪談圍繞著這部虛構的宣傳片展開,希望透過與蔡林縉的對談,了解這部未來宣傳片的內容。究竟,這部勾勒出臺灣當下徵狀的定居殖民宣傳片,其樣貌為何?   感謝您接受我們的訪問。為了尋找一部當下的定居殖民宣傳片,我們希望借助您的專業...
閱讀歷史的邊緣:與陳偉智對話 吳其育、鄭文琦、許修豪 (訪談)吳其育 (整理)
Interview
December 31st, 2022
本次與歷史學者陳偉智的對話聚焦在殖民史料應如何再現歷史現場。日治時期的博物學家透過攝影作為田野方法,在當時,影像技術如同治理工具,研究則多以有用性作為目標。假設在一個架空時空中,存在著一份不代表著治理者觀點的檔案,以不同的方式記錄著當下的人種、物種及其生活環境,那麼,我們該如何閱讀史料與歷史現場的關係,並想像是否存在著不具「殖民目的」的檔案?   您在〈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2017)中...
和自然—文化重新相遇:與謝一誼對話 徐詩雨、吳其育、鄭文琦 (整理)徐詩雨 (整理)
Interview
December 20th, 2022
我們希望以推想的方式問答討論「潮濕環境作為物物相關的連結」的概念。謝一誼在〈吃冰〉這篇文章中 (註1),簡述了近年的實踐,並以「潮濕」作為介質特性去連結物物相關的世界。我們很感興趣於她提到花鳥蟲魚市場的交易活動,與其所處的人類中心與去人類中心間的邊界,所以希望從物(或生物)的交換機制討論,來想像是否有種當下人類所忽略,但在未來卻迫切需要的循環生態觀。   您在Creators計畫的《海水...
初識林益仁的名字是看到他的〈從生態靈性觀點看食物〉(註1),林老師寫到他到尖石鄉行走紀錄泰雅族小米播種的和解儀式(Sbalay)以及他的反思,隨後才又看到他的更多文章。在深入理解他的背景以前,光是閱讀網路上的文字,實在很難想像林老師不只是倫敦大學的地理學博士,更是一位長期浸淫於原住民田野知識裡的生態學家。   您過去是從傳統認知上的理科背景出發,在生態學領域也都有非常理科的範式方法,為何...
臺東聲音藝術節是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委託策展人張溥騰,於臺東美術館所舉辦的年度大型聲音展演活動,自從2020年以來每年大約10月中旬至下旬的週末舉辦,同時結合跨域聲音展演市集、藝術展演和藝術家駐館創作等,並從第二年起加入「聲音敘事影展」,為這個專屬於東臺灣的在地聲音活動添加更多元的聲音元素。而從第一年的「Tengilen」、第二年的「回聲記憶」,發展到今年的「消失的聲音〔____〕」,藝術節的策展主...
柯念璞(Alice Ko):首先感謝您同意接受這次訪談。您曾在許多個機構扮演策展人的活躍角色,而您的工作主要聚焦在「南亞」的主題上。可否談談您自身的背景,以及何者啟發您成為一名策展人?在您先前的工作和後來的工作之間是否有所斷裂? 哈耶瑪.西瓦涅珊(Haema Sivanesan):或許重要的是先談談一些個人經歷,以此定位我自己在這段訪談裡的位置:在族裔上,我是塔米爾人(Tamil),祖先來自斯里蘭...
第三屆銅鐘藝術賞《互生Inter-(Being) 林沛瑩個展》今年初於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通信分隊展演空間展出。林沛瑩展出的四件作品因應新冠疫情,嘗試顛覆人與病毒間既有的想像關係。在這篇與林沛瑩的對話裡,我將展覽與作品置於近年來學界及當代藝術界的「共生轉向」(註1) 與「神秘學轉向」(註2) 中,以三個相關提問開展更進一步的理論及社會意涵的探討。   互生與共生 朱峯誼:...
柯念璞:在您的作品中,巴里神話作為重新省視了過去與現在,相異歷史的調解空間。它提出一個新的錨點或精神,作為產生超越國家歷史變遷、話語和現代邊界劃分的結構性改革。您能否以巴里的三個死亡來闡述您對巴里的興趣和方法,以及您如何將其作為作品的主要結構? 簡.金.凱森:〈分離的共同體〉(Community of Parting)有處理邊界的必要,因為邊界機制表現對於性別的偏見和邊界在地緣政治的強化,包括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