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總計552篇
FILTER BY
生產(中)的藝術1:媒體藝術家顧廣毅 顧廣毅簡婉竹 (整理)
Meeting NML
April 14th, 2016
顧廣毅:大家好,我要分享去年得獎的創作計劃。首先我會介紹背景,再來介紹新的計劃。我的創作與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是藝術家也是牙醫師,以「TW BioArt」社群從事生物科學藝術的推廣。前陣子我在電腦裡翻到許久前在陽明大學唸牙醫碩士班一年級的報告,當時我做純科學和牙科材料研究,像鈦金屬、樹脂的實驗。做純科學研究時,我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來自科學,但難以用科學做研究。所以我休學去唸設計,開始在實踐大學...
牯嶺街小劇場在去年10月推出「樂之形音樂週」系列的演出〈青年信物交換〉(註1),演出者是王永宏、張又升與楊政幾位劇場工作者與噪音藝術家。看慣了在當代藝術、實驗音樂場域裡的這類型表演,我好奇這個三人組合在劇場裡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進入演出現場,主持人告知我們觀眾可在現場隨意走動。大家疑惑著哪裡是最佳聆位置,四處張望—現場座位散置空間周邊,中間幾張桌子,上頭零亂地擺置著密密麻麻的電子聲響器材,混音器、...
1978年在此處揭示自身 (註1) 這是柬埔寨藝術家萬迪拉塔那(Vandy Rattana)於立方計劃空間的個展《透工—萬迪拉塔那與他所捨棄的影像》,一打開門迎來牆面上的一句話。「1978」這個年份,看起來像一組神秘的數字。這組數字究竟揭示了什麼?或其本身所承載和驅動的,是怎樣的力量? ...
Patrick D. Flores—東南亞藝術的歷史與今天 Patrick D. Flores吳伯山 (翻譯)
Translation
March 21st, 2016
將「東南亞」作為分類的複雜性類比為劇場;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理想化的大傳統(great tradition)在舞台上搬演,歷史景象與快速緊湊的都會生活錯置。東南亞也曾是19世紀至20世紀歐美帝國主義在世界各地擴張領土的舞台。一些人或許會認為東南亞也是現今貿易與移民的驛站。 「東南亞」的「亞」作為一種同位語(main coordinate),代表著它是亞洲的某個特定區域;「東南」則是特別的分類,不僅...
「我不是一個party girl」 這句話看起來像是某種宣言,將自己編製到某種類別,某種時間軸、空間意識以及影像之中。 時間的快慢、延續與斷裂、白天與黑夜、往前與後退,空間的切割與組構、光明與黑暗、懸置與飛躍,對於這個人的殘餘影像等以成千上萬種組合的方式輸入個人影像(電影)檢索系統,建構然後輸出。於是我到底是不是或曾經是不是一個party girl並不重要,這或許是(或不是)一句謊言。「派對」(p...
當代藝術的生產、載體以展覽為常見形式。藝術觀眾在今天不但要解讀作品的意義,還得進入「展覽」甚至「展場」之外的多重文本關係。但在這些意義生產的交錯軌跡裡,從前置研究到後端的知識循環過程中,「策展」究竟扮演何種文化的媒介?為了探究這些問題,2015年11月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特別規劃了四個週末的「展覽製作的七組關係」講座,邀來七組不同身份的跨國藝術工作者,勾勒幾重透視展覽製作的視角,試圖由「策展文法、媒體...
吳松吉 (Chitti Kasemkitvatana):「綻放即凋零」 呂岱如 Chitti Kasemkitvatana
Interview
March 8th, 2016
除了顏色、形狀、光線,天空還為你帶來什麼?   呂岱如(Esther Lu):你個人的生命經驗與藝術實踐方式的特殊性對我深具啓發,尤其你在個人新進藝術家的職業生涯已獲肯定後,突然搬到深山裡的寺廟去當和尚,修行長達八年之久的這則經歷。當你在探討問題、 展開一種理解或是一種議題時,其背後有種陳年醞釀出來的、對於藝術、宗教、哲學上融會貫通的省思,和一種跨越文化知識的熱情。可以請你談談為何決定回...
(在一個虛無空間裡的白色房間) 2012年6月21日星期四。藝術家將一個螢光粉色壓克力板遞給一位女士,這位女士是當天他在Le Plateau的演講裡遇到的。女士微笑著開始一場對話,過程非常美妙。我們在對話結束後走進秀蒙丘公園(Parc des Buttes-Chaumont)時,我們分享了自己的訊息,給這位女士的訊息、山丘、生命經驗,藝術和佛理。在靠近公園的空曠池底,她拿著這張粉紅色的壓克力板,同...
謝謝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邀請我參與第四種關係「後製與循環」(Post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在開始之前,我先簡短介紹一下我自己。前面的董冰峰提到的出版對於觀眾,包括藝術和普通大眾的影響力,那確實對我影響良多,甚至讓我的人生有所轉變。我主修「電影與攝影」,最初對藝術沒什麼涉獵。我先接觸電影製作及電影理論。畢業後有一年的時間頗為失落,不知道該如何延續下去、什麼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