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5 : Whose Party Is It Anyway?
Interview with Messy Sky: Transmission and Mediation
訪談《失序天空》:訊息、傳遞與媒介
March 8th, 2016類型: Residency
作者: Chitti Kasemkitvatana
出處: 整理:鄭文琦
Chitti Kasemkitvatana(此處採中文名「吳松吉」)是一位為以曼谷為據點的藝術家、策展人,並策劃《Messy Sky》線上雜誌。《Messy Sky》是一個開放形式刊物,格式流動可變。最初是做為自我出版雜誌下載,後來又演化出空間、商店、櫥窗計畫與特別版等等。

(在一個虛無空間裡的白色房間)

2012年6月21日星期四。藝術家將一個螢光粉色壓克力板遞給一位女士,這位女士是當天他在Le Plateau的演講裡遇到的。女士微笑著開始一場對話,過程非常美妙。我們在對話結束後走進秀蒙丘公園(Parc des Buttes-Chaumont)時,我們分享了自己的訊息,給這位女士的訊息、山丘、生命經驗,藝術和佛理。在靠近公園的空曠池底,她拿著這張粉紅色的壓克力板,同時Nathalie Boutin和其他人唱起一首跟「魚」有關的法文歌。在巴黎,在夏至的餘暉裡,同樣一個月前這位女士所在之處,她留下一個穿粉紅夾克的小女孩的訊息。

(Thursday, June 21st, 2012. Chitti Kasemkitvatana transferred a message on fluoro pink perspex to a lady whom he met at the talk he gave the same day at Le Plateau. The lady opened the conversation with a smile and it went beautifully. While walking to Parc des Buttes-Chaumont after the talk, we shared our thoughts on the message given to her, the mountains, life experience, art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Near the empty plinth in the park, the lady held the pink perspex while Nathalie Boutin and others sang a French song about fishes. During the sunset on the first day of summer, in Paris, the lady placed a message about a little girl in pink jacket at the place, where she was a month ago.)

鄭文琦:可以請你解釋《Messy Sky》(失序天空)這個計劃的起源嗎?它又如何隨著不同媒體而演化出不同形式?舉例來說,從線上雜誌、展覽特刊、作品、實體的印刷、空間,甚至商店(Messy Shop)?

吳松吉(Citti Kasemkitvatana):Messy Sky》原本是演化自帕恰亞.菲因桐(Ptatchaya Phinthong)、塔功.考沙昂(Thakol Khaosa-ad)與我,三個人從2010年初發起的無盡討論,那是我正要卸下僧侶身份、重返都市之際。這些討論正是作為一種讓我繼續與這世界接軌,和回歸當代藝術的通道而創立的。就某個程度而言,我們的想法是要創造一個讓其他人可以持續加入討論的平台。我們極度傾向於這個主意,那就是生產一份刊物當作提供討論與交換意見的平台。

在第一階段,《Messy Sky》雜誌是一份自我出版的刊物,有著可下載的PDF格式,連同一組手工製造的雜誌夾,2011年12月在巴黎「Le Plateau」生產並發表,同時也是策展人侯耶(Elodie Royer)、固爾美(Yoann Gourmel)所策劃的展覽《事物的感覺》(The feeling of things)的協作計劃。我們後來理解到了我們身為「雜誌編輯」的角色,非常類似「建築師」的角色。我們創造、或說設計了容許其他人調度使用的「空間」,刊物本身的作用如同線上雜誌(數位或虛擬的),藝術書(可以擷取為數位檔案以及/或者實體印刷),以及衛星展覽(無論是在Le Plateau空間或其他場所展示,也賦予原本只在Le Plateau展示的作品開展其他生命)。我們對這種「傳送」的概念很感興趣,也探索展現/表達故事/作品的可能性,讓它們得以存在於各種不同場域,同時也能延伸其「保存年限」(shelf life,指上架的時間)。

到了2012年四月,我們將《Messy Sky》雜誌延伸為「Messy Shop」(商店),接著又有「Messy Project Space」計畫空間。在此,我們將原始的概念傳送並賦予不同種實體性,即「空間」。在那之後,我們又推得更遠,從一個現場空間延伸至一個事件,一個衛星計畫,我們將之命名為:「Messy Sky — Live Edition(現場版)」。

 

鄭:在你策劃的展覽《臨時堆積1號》(Temporary Storage #1)有一些藝術家的作品,是你已經在《Messy Sky no.00(試刊號)》上面發表過的作品。作為展覽的《臨時堆積1號》,和作為出版品的《Messy Sky no.00》之間有著何種關係?

吳:我有興趣的是讓一件藝術作品的生命獲得延長,在這樣的概念裡,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閱讀脈絡、不同的欣賞時機,以及不同的閱聽群眾。一個想法可以從一方傳遞至另一方,你可能在《Messy Sky》雜誌上看過那件作品,但它只是該作品的複製品,然後在《臨時堆積1號》這個展覽裡,你可能會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CC;《臨時堆積1號》的主要展場)看過原始的作品,看過以攝影紀錄的作品創作過程,同時也會在輕軌電車(BTS)站的廣告看板上,看到它做成輸出的攝影複製品。這樣一來,觀眾可以在各種脈絡和情境裡閱讀這件作品。

 

鄭:如何在策展實務的基礎上,比較《Messy Sky》雜誌與《臨時堆積1號》兩者的不同?然而,你的回答顯然傾向於圍繞著作品如何被解讀,《Messy Sky》也讓我們不斷看見它如何被延展。

吳:當你閱讀發表在《Messy Sky》雜誌上的這件作品時,它和你在BTS站裡看見作品的感覺相同嗎?

 

鄭:每一期《Messy Sky》都分成A、B兩刊,舉例來說,試刊號A刊是「事物的感覺」(The feeling of things),B刊是「失序的天空」(Messy Sky)。它們的設計是如何區分的呢?

吳:在前幾期,A刊都是由前面提到的策展人侯耶和固爾美(Elodie Royer & Yoann Gourmel)編輯,並且與他們從2011年到2013年在巴黎 Le Plateau策劃的展覽平行發聲。B刊則是由我們在曼谷的團隊負責編輯。在這當中,我們也討論到兩種刊本之間交叉對話的可能性。我們在當代藝術的取徑都分享了我們對於「當代藝術中的詩意取徑」(in poetic approach in contemporary art)的興趣,那才是我們的合作裡真正重要的部份。我們成為朋友,並且當面和通過電子郵件交流想法很長一段時間了;《Messy Sky》這個計畫促使我們將彼此之間的交流公開展示。

 

鄭:所以《Messy Sky》線上雜誌至今發行過幾期?你目前是否仍在準備最新的一期?

吳:我們以《Messy Sky》雜誌的形式發表的總共有四期,以《Messy Sky現場版》名義發表的有兩期,然後,我們還有一些在Instagram發表的「(Messy Sky)櫥窗計畫」,以及《曼谷藝術地圖》(BAM)上的「櫥窗計畫」13個版本。最近六個月正在討論下一期。我們全都忙於各自的工作,所以等我們有空就會出版。

 

鄭:《Messy Sky》出版過許多個「特別或限量版」?像是雜誌夾也曾單獨出現在巴黎Le Plateau和曼谷Messy Space,即使買家並不曾閱讀過你們的雜誌。

吳:由於我們是用自己的資金去生產、或創作《Messy Sky》,但是我們各自也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我們還是持續進行著交流還有永不停止的工作/合作⋯。

 

鄭:可否補充一下「櫥窗計畫」有哪些人參與?又是如何發起?或者說,它包含哪些組成組成元素,像是《曼谷藝術地圖》,展示「櫥窗計畫」的木製書架,還有實體空間?

吳:「櫥窗計畫」是在我們放棄了位於塔鬧路(Tanao Road)的計畫空間,並且搬到位於中國城地區以後才展開的。我們決定要把這個空間讓給另一位策展人瑪麗.龐桑納(Mary Pansanga)去實現她自己的計畫,叫做「雲」(Cloud)空間。於是我們想到,如果在「雲」空間可以闢出一個書架或者櫥窗的位置,可以視為對於我們先前做過的事情的一種迴響。後來我們又把它延伸成為Instagram和《曼谷藝術地圖》的其他事件。它是自然發生的,完全是提供我們空間的人們才使它長出不同模樣。一旦我們有地方可以分享,我們就會這麼做。分享/流通資源是我們持續在做的事情。

 

鄭:最後,我可以把《Messy Sky》描述為一個線上的策展計畫,甚至是一個線上的展覽(只不過採取出版的形式)嗎?

吳:當然,可以。或者你可以說它是一個衛星策展計畫/平台?

See Also
Messy Sky on Instagram: “#WindowProjectIG”
Messy Sky / Messy Project Space ,Chitti Kasemkitvatana
無盡的展覽:「Messy Sky」計劃及其他實踐 ,鄭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