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總計547篇
FILTER BY
1998年稻米獠牙(Taring Padi)成立之際,成員們大多來自藝術學院。當時蘇哈托(Suharto)政權已經統治30年,政權開始弱化。那是一個讓我們將所學投入抗爭的時機。當時印尼的藝術只有兩種選擇:持續追求美學或是投入群眾創作,稻米獠牙選擇了後者。 —Mohamad ‘Ucup’ Yusuf 2019年七月,印尼藝術家群體(collective)稻米獠牙的成員們來到...
1 在「絕命藝師」計畫剛剛展開的2021年八、九月,比特幣(BTC)價約在40,000到50,000美元之間,以太坊(ETH)則在3,000美元上下跳動,泰卓幣(XTZ)震盪範圍最驚人,大約在3至8美元之間。這幾天,比特幣最低只剩19,000美元,以太幣剩不到1,000美元,泰卓幣甚至低於1.5美元。 幣圈朋友普遍情緒低落。在Opensea(以太坊最大的NFT交易平台)發表作品、獲利頗豐的年輕藝術...
本計畫「絕命藝師」還在構思和申請階段時,我就隱約感覺到,將黃大旺列入考察勢必會遇到一些麻煩,特別是跟前面三位藝術家相比。不過轉念一想,這樣也好,母群體中總要有些異數或難點(黃大旺在許多方面都扮演了這種角色),如此事實才能更全面地顯現。 雖然數位藝術不能跟NFT等同起來,但它們至少有些親近性,因此對長年從事相關創作的王新仁、賴宗昀和葉廷皓而言,暢遊元宇宙不算困難,我們也確實看到一些成果。相反,黃大旺...
葉廷皓,人稱Puta,有時大家喊他「葉(讀音YA)教授」(不是真的教授,而是曾經紅極一時的「心海羅盤」那位)。除了雙魚座,他還有幾個「雙」讓人印象深刻:一頭白髮,膚質卻不錯;一邊專精於細膩的數位藝術,一邊悠遊於狂野的搖滾場景;近年接了不少商業案,仍堅持獨立創作。 跟賴宗昀一樣,他也在2021年上半開始投入NFT。但有別於身家All In的賴,葉的投資身段堪稱簡約俐落。拙文提到王新仁和賴宗昀的NFT...
本文寫作動機是數位藝術基金會與臺灣少有專精時基媒體藝術的典藏修復師陳禹先,在「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進行到第三期,從引介翻譯國外觀念、討論與架構轉往思考本土科技藝術典藏分類與操作方法時思考的問題:到底臺灣典藏人力相對缺乏的中小型美術館在面對科技藝術作品典藏時應該怎麼辦? 跟陳禹先在〈美術館與典藏品生態—藝術品保存維護師心態自省〉(註1)(以下簡稱〈自省〉)一文談及的出發點非常類似,科技藝術典藏基礎...
柯念璞(Alice Ko):首先感謝您同意接受這次訪談。您曾在許多個機構扮演策展人的活躍角色,而您的工作主要聚焦在「南亞」的主題上。可否談談您自身的背景,以及何者啟發您成為一名策展人?在您先前的工作和後來的工作之間是否有所斷裂? 哈耶瑪.西瓦涅珊(Haema Sivanesan):或許重要的是先談談一些個人經歷,以此定位我自己在這段訪談裡的位置:在族裔上,我是塔米爾人(Tamil),祖先來自斯里蘭...
媒體學者比諾托(Johannes Binotto)在〈錄像文章:展示作為干預〉(Videoessays: Zeigen als Intervention)文中指出: 錄像不僅僅是一種證據,它是一種視聽形式的論證策略…網路上影像材料的剪輯不僅是為了說明,而是形成一個論點。不僅要讓「源始」影像說話,還要讓影像呈現它自己。…Agnès Varda、Chris Marker、Jean-Luc Godard...
戰爭與研究機構 (「大東亞臺灣科學團的動向」特輯) 池田鐵作 (Ikeda Tetsusaku)楊雨樵 (中譯)
Art Production
May 12th, 2022
在祖國大日本帝國大躍進之前,在為了確立大東亞的長遠和平而發動聖戰的大進軍之前,恰逢怒濤狂瀾逆流而上的皇紀2602的新年,在此謹遙祝    聖壽萬萬歲的同時 (註1),也對護國英靈以及海陸皇軍將士以默禱聊表無盡的感謝。作為本機構的一名學者,作為一名技術專業人員,作為一位有機會鞠躬盡瘁畢生奉公的光榮作為本願的男子,我由衷感到欣喜。 日前,本刊編輯部希望我能針對筆者統率的工業研究所近日動向,作一番介紹。...
前言 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於2020年提出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合作的計畫:檔案化作為創作工具、技術的典藏,此計畫著眼於2015年曾於該館規劃之展覽《啟示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中由關美館所典藏的錄像藝術作品為研究案例,以此展開典藏作品的清點、檢視作品相關資料如裝置說明書、數位影音檔案的狀況等,進而設計提供給錄像藝術作品使用的狀況檢視評估報告書。在計畫執行尾聲,與關美館合辦一日的講座暨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