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opinion , 總計117篇
FILTER BY
自年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我開始意識到《瘟疫的慢性處方》這個計劃值得再重新回溯。這個由藝術家劉仁凱身兼策展人的實驗策展計劃,由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與眾多非政府組織共同促成,既是採取開放卻也是宣導的姿態。其中諸多展演形式,例如:展覽、行動、放映、短講、座談,層次與內容之紛雜,於我而言仍不容易梳理。但這個計劃有相當的代表性,書寫讓它有機會成為往後更多行動回溯的重要理據。 目前大部份的座談內容已由台...
曼谷藝術雙年展首次舉辦,它的展覽動線包括昭披耶河周邊的宗教場域與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CC)跟曼谷雙年展方區(BAB Box)串連的商業廊道。對於一個觀光都市來說,這個動線不僅僅和其商業發展與西方觀看的歷史有關,這個涵蓋曼谷觀光地帶的雙年展,透過主題《超越幸福》(Beyond Bliss)在觀光城市的既定印象上組織出新的人潮動線。雖然這些空間與觀光空間高度重疊,但也正是傅柯談及「異質空間」(het...
最近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的《創造與安那其》(Creation and Anarchy;2019)一書談到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透過建築的隱喻,區分神的創造(creare ex nihilo)與人的製造(facere de materia)之差異。阿奎那區分無中生有跟跟從材料製造的人類行為,其中我們依舊可看到形而上與形而下一分為二的思想過程,而這裡建築的隱...
2017年7月間,南韓文在寅總統訪問德國首都柏林時提出柏林倡議。這個倡議的內容是為了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促進永久的和平機制,文在寅提議兩韓政府對話並舉行領袖峰會;舉行軍事會談,並商討停止在雙方軍事分界線附近所有可能導致軍事氛圍惡化的敵對行為。南北韓紅十字會也舉行工作會談,商討該年中秋節舉行離散家屬團聚活動事宜。這個構想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在一年來的轉變,已成為目前南北韓歷史事實,進而成為釜山雙年展主...
馬丁尼克島(Martinique) 從巴黎前往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法國「省分」,無法從亞洲人較為熟悉的戴高樂機場搭機(CDG),而是要前往主要飛往歐陸近距離航點,以及「國內各處」的奧利機場(Orly)搭機。這班國內客機航程近9小時,在跨越四個時區後來到了大西洋的另一側,而我名義上依然還在法國。法國人堅持馬丁尼克已經從海外省(department d’outre mer)被改制為一般行省,...
對於藝術作品的典藏來說,作品的技術物內涵與作品之意義及其表現形式的關係為何?如果「藝術」的意義不是自然而然地由藝術作品流溢而出,那麼有沒有可能改變「典藏」的方式與內容? 著名媒介理論家葛洛伊斯(Boris Groys)建議我們將美術館典藏視為是決定「現實(reality)」內容的因素。對我們來說,把「新/舊」這組區分當成思考「典藏」的首要區分,應當是在實做層面上思考藝術作品之技術內涵與典藏問題的基...
一、 前言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因比特幣(Bitcoin)引起全球的熱烈討論,同時也廣泛地延伸應用在金融、產權等領域,其可追溯性、無法竄改、唯一性等特質也顛覆了過去傳統的繁雜交易等限制。從2015年起國內外藝術圈也掀起廣泛的討論,更有許多新創公司因此紛紛成立。與此同時,使用數位科技媒材的藝術創作者也關注此一技術,如藝術家Harm van den Dorpel表示,透過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作品本身容易被複...
在庫房的一角,策展人在藏品管理員和修復師的引導下,來到存放白南準作品設備的櫃位,藝術品處理員小心翼翼地以兩人為一組,熟練而平穩地將18台CRT電視從櫃架搬到推車上,再 移動到早先為了讓策展人可以檢視部份元件而預留的房間一角。這間博物館第一次在購藏後試圖自行啟動這件作品,回到半年前作品剛運來時,很不巧但不意外地由於各種現實因素,未能在雙方的監督下將每一台電視依照裝置說明書架設完成。實際上,連販售作品...
17世紀法國生物學家布霍斯(Guy de la Brosse)曾大聲問:「誰知道植物(主體)還有什麼人類不曾聽聞過的感覺?」不久後,法國建造了一座藥用公園,這座公園後來演變成專門蒐集新物種、製作標本的植物研究場所。   存在的鎖鏈 布霍斯所處的時代正是亞里斯多德生物系統鬆動的年代。由於殖民地的擴張、文化交流領地不斷擴大,採集來的標本鬆動了「存在鎖鍊」的傳統認知。中古哲學認為宇宙萬物之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