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opinion , 總計120篇
FILTER BY
場景1:小雨卡拉OK 2012年11月的某一晚,曼谷火車站附近寫著中文招牌的「小雨」卡拉OK,不到20個座位的狹小空間裡,來了七、八個濃妝豔抹的女郎,忘情地隨著伴唱帶的泰國流行音樂搖擺,並不時為旁邊正在拍攝的工作人員斟滿酒杯。電視上製作成本低廉的伴唱帶,大部份播的是一鏡到底的女子臉部特寫,跑馬燈字幕提示著蜷曲如象形文字的歌詞。此情此景在形成某種陌生的「異國」理解之餘,也讓身為旁觀者的台灣人感受到「...
…在歐洲,此種圖畫與顏色各自的獨立性與自主性風靡了印象派畫家,但這些人在他們的藝術中卻完全反其道而行。如果他們真的了解,日本版畫就不會導向莫內、畢沙羅或西斯里,而是引起一股回到安格爾的風潮。 —李維.史陀〈錯覺的異國風〉(註2)   1 在曼谷任何一間小吃攤,不論類型規模,桌上總有一個四瓶裝的醬料架子,通常裡頭擺的是辣椒泡醋、糖、辣椒粉跟魚露,囊括了大多數可以刺激人們食慾的調味料—也刺...
2012光州雙年展「圓桌」(Roundtable)在九月初浩浩蕩蕩開幕了,六個「亞洲」女性策展人的策展模式跟其成果,跟前幾屆如同明星般的「國際級」策展人相比,自然在各界引起了正負兩極差異極大的評論。本文的目的並非介紹本屆(第九屆)光州雙年展的策展理念跟作品,(註1) 也不是要對其獨特的策展工作方法進行批判,而是透過六位策展人公開的對談記錄,(註2) 來討論這六個人各自因為其個人成長背景、國籍、文化...
剩餘的大眾 杭士基(Noam Chomsky)於2011年十月在波士頓杜威廣場挺身支持佔據華爾街行動,為此他以歷史的角度回溯美國的經濟史造成目前貧富懸殊的遠因。自1970年開始製造業外移,國家經濟開始朝向金融業發展,財富大量向金融企業集中,也促成政治權力集中。由於政黨選舉大量依賴財團金援,任何政黨上任後採取的利富政策都使「剩餘」的大眾處於停滯甚至衰退的狀態。這剩餘大眾的說辭,來自花旗集團在2005...
在這個數位3C商品早已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周遭無所不在的時代,如果「心動」(ému)同時指的是我的「心」臟隨著血壓脈搏舒張而跳「動」和我的「心」被某物觸「動」(因而想要擁有某物)的生心理狀態,如果「我很感動/心動」(Je suis ému)同時指的是那個讓我心動的物件,和我心動後想要擁有的對象的話,那麼黃建宏和張晴文策劃的這次《心動EMU》展,在呈現學院的數位藝術創作與民間諸眾的創作和竸秀間的張力,創...
確實就如法國美學哲學家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所做的藝術史觀察,西方百年來,無論「現代」或「前衛」藝術運動都在具排斥性質的「現代性」美學體制裡畫地自限,它們的實際表現都違背了美學民主的文化變遷。一場又一場看起來都差不多的雙年展,無數自圓其說的當代藝術新聞稿、百無聊賴卻正經八百的藝術論述、表面風光幕後卻是政治、商業目的的展示操作,不只製造了一群被綁架的觀眾,事實上也制約了藝術工作者...
最近在日內瓦文化政策網路論壇上,某位「非常在地」(註1) 的劇場導演抒發了一篇讀來十分悲壯的主題〈藝術、市場、民主〉,他寫道:藝術不該隨大眾的獸性品味而失格、創作不該為賣座而取寵,藝術娛樂化即是向新自由主義經濟低頭,而網路平台上的影音流通更都是粗俗的大眾文化,最後他建議政府施行「文化民主」的政治措施:全面為「精英」藝術創作進行補助,透過強制學校授課與社教機構來教育人民什麼是藝術。這一段話,十年前我...
台北數位藝術節於2011年進入第六個年頭。在藝術節的整體形態上,與前一年相比,看來沒有多大的改變,仍然維持國際邀請展、魔幻動畫展、數位藝術獎、K.T.科藝獎、數位藝術評論獎等部門,並將前一年本來不屬於同一個藝術節的數位藝術表演獎技巧性地安排在同樣的期間發表,藉此擴大數位藝術節的綜效。   國際接軌、領域分化、建構科技藝術生態系 不管是否因為新世代對於科技物的使用更為得心應手,間接地導致數...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由數位藝術基金會經營至今滿三年了,它逐漸成為國內數位藝術和跨藝術領域發展的重要場所,不但藉著展演活動與工作坊推廣數位藝術及教育民眾,對外開放的設備資源也成為推動藝術創作者與不同學術背景的人才交流或實驗的平台。儘管在資源不如國外(如日本ICC)的限制下,作為複合性多功能場域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仍以數位藝術相關的互動或其他高階技術的研發整合為核心任務,並伴隨新技術的開發、應用而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