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image , 總計99篇
FILTER BY
羅絲的〈坐著、吃著、睡著〉(Sitting, Feeding, Sleeping)當是2014台北雙年展中最為接近「物件導向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思考的作品,這個作品以散文電影(essay film)的方式 (註1) 處理「如死性」(deathfulness)的問題。「如死性」不是死亡。死亡就是死亡,就是一個意義消失的點。死亡甚至不可能是一個客體,因為意義無法...
當英國雕塑家艾普斯坦(Jacob Epstein)的作品〈鑽岩機〉在1913年底展出時,杜象才剛在他的工作室裡製作了第一件現成物作品〈腳踏車輪〉,當時也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鑽岩機〉一方面確立了20世紀上半葉英國雕塑轉向輪廓簡化但仍強調塊體的路徑,並且展示了一種使用現成物的特殊模式;另一方面,這尊結合了石膏塑型的半人半機肖像與一架採礦工業用鑽岩機的作品,也是雕塑家有意識地以這個像是機械...
德古拉:「了不起!科學是沒有極限的。」 米娜:「你怎麼可以把這稱為科學?你認為居里夫人會同意這樣的比較嗎?真的嗎?」(《吸血鬼:真愛不死》台詞)   從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執導的《吸血鬼:真愛不死》(Bram Stoker’s Dracula, 1992)的英文片名直譯,也就是「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的《德古拉》」來看,這位不斷...
在電影史上,迪士尼公司在1982年推出的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通常被視為「數位革命」之後的重要里程碑。然而,這不只是因為它的劇情描寫的是一個電腦工程師為了駭入突然不受控制、企圖控制世界的人工智慧系統時,被「數位化」吸收進「數位世界」,與善良程式聯手對抗邪惡電腦系統的故事,更是因為它的「美學風格」:《電子世界爭霸戰》中大量的幾何圖形、散發著冷光的場景、影像在當時,一個剛剛開始把電腦技術運...
在19世紀中,當人們第一次接觸到「攝影術」時,他們對於這個新技術的第一個印象並不是攝影的「可複製性」,而是攝影中所埋藏的「細節」。譬如美國作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就曾在1840年以近乎驚嘆的語氣寫到,如果用放大鏡去觀察尋常的藝術作品,自然的痕跡往往會隨著放大而漸漸模糊、消散,然而,用放大鏡觀察達蓋爾銀版(Daguerreotype)時,我們看到得會卻是「絕對的真實」(absol...
從digital art(小寫)到Digital Art(大寫) 若檢視國內過去兩年來,聚焦於影像媒介及其未來性的藝術評論資料,「當代視覺藝術與電影之互涉」的討論,無疑是最值得關注而有待持續深化的議題之一。無論是北美館《現代美術學報》第23期的「藝術與電影」專輯對當代影像裝置與電影美學之關係的探討,還是《藝術家》的「藝術與電影的互文」專題、《藝術觀點ACT》的「繼電影之後:活動影像、藝術與城市空間...
2012年的雙年展很有挑戰性。首先,在有限的觀看時間當中,視覺徹底被大量、目不暇給的文件、攝影、錄像…等眾多媒材填滿;並且展出場地不僅止於北美館,甚至延伸到士林捷運站附近的松山菸廠,因此如果想要一氣呵成看完,可謂是不可能的任務。 其次,雙年展導覽手札令人回憶起聯考前人手一本的各科重點大綱厚實小冊,在北美館內,彷彿所有觀者都成了試場鐘聲響前的緊張考生,埋頭踱步翻閱,按圖索驥仔細咀嚼各樣作...
今年六月在台北索卡藝術中心展出的《Mental-logue∕Monster-logue》是一則當代人類在科技數位時代中的生存狀態隱喻。馬茲利希(Bruce Mazlish)認為人類與機械的關係已經不能單純以主體客體二元對立的關係來看待,因為機械已經近乎完全融入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裡,我們以機械解釋我們的工作,以科技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以致無法想像如果沒有機械的人類文明將會是什麼樣子,馬茲利希認為這樣...
《具體而微》(2013年3月16日~4月22日)是李柏廷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舉辦的首次個人展覽,四件作品〈噪動〉、〈癱瘓工程〉、〈輸送影子〉、〈彼端〉完整地呈現這位患有先天地中海貧血的藝術創作者,對於個體生命和群體網絡併置的焦慮、感性以及精準轉譯。此外,這次的展出也是他繼2011年以XOR團隊的名義獲得數位藝術表演獎(團隊表演作品〈死亡的過程〉)之後,再次從有形的微觀身體或生理現象的描述出發,結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