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2 : Twinning the Wastelands
Arty-Arty: Inteview with Malaysian artist Roslisham Ismail
ARTY-ARTY馬來西亞藝術家系列:專訪ROSLISHAM ISMAIL (艾西)
May 30th, 2013類型: Interview
作者: 蔡長璜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arty-arty.blogspot.tw
這篇Roslisham Ismail專訪原載於《VMAG》2005年7月,吉隆坡:MEASAT Publications Sdn Bhd。作為數位荒原2013年東南亞當代藝術主題的馬來西亞藝術家專訪系列,是經由ARTY-ARTY作者蔡長璜授權同意轉載繁體中文版,特此聲明。
ISE (left) in SB2011;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Tenn

一、敘事藝術

ISE(丹州友族對名字帶有「isham」發音的男生的暱稱)有兩個非常趣緻的「圖畫故事」:其一為〈My lecturer Mr. Ramlan said if you can survive 5 years time after graduate, you will become artist〉,其次是〈Lord of the key〉,後者是他到新德里參與工作坊時所發表的繪畫/裝置作品。

 

蔡長璜:請你先談談第一個圖畫故事的內容?

ISE:我創作這件作品時,恰恰是畢業後的第五個年頭。想當年,老師對全班的17名同學說過:「任何人想被稱為Artist,除非他在離校五年後還可以繼續在藝術界發展。」那時大家都認為五年轉瞬即逝,成為藝術家絕非難事。豈知,後來僥以倖存的只有三人,其他人都熬不過而紛紛轉行了。

這件作品標界了個人的際遇,藉此也跟大家分享這些年來我參與藝術的酸甜苦辣。我將那些經歷化為圖像和文字,然後轉畫到一個個紙箱上,好比一場對話,例如:畫展開幕,意味著有豐富的免費食物;因此,我常常出席類似活動,得以品嚐藝術、充實心靈,同時又可飽餐一頓。另外,當你向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是藝術家時,聽者總是以為你是一名歌手,他們準會附帶一問:「什麽時候出專輯呀?」或「是個人還是團體呀?」當你嘗試解釋:「不是的,我擅於素描和繪畫,」明智的話,就別說你也從事裝置藝術—他們便又把你看成Artist CM(Central Market):「那麽你可以為我畫肖像啦!」教人啼笑皆非。

 

蔡:那個「Big studio space」又關涉了什麽?

ISE:在求學的階段,當我們翻閱外國雜誌,看見藝術家都擁有寬敞的工作室,心裡十分羨慕。一間由倉庫改裝而成的工作室,裡頭擺放著一張舒適的沙發,儼然是我們的春秋大夢。惟現實遭遇卻大相逕庭,為了節約用錢,只好十多個人擠在一間小房子裡!

 

蔡:這件作品可以說反映了當代藝術家的集體經驗。那麽第二個圖畫故事又關係到什麽內容?

ISE:大致上,還是第一個故事的延續。正如前述,它是個人參與藝術的內心交戰實錄。當我在汲汲以求之際,印度那裡邀我擔任駐村藝術家,真是難以置信,居然有人肯無條件為我提供金錢、材料和空間等資源,還有機會飛往當地進行交流。五年多來在創作路上掙扎,從來無人透露過有駐村計畫這碼事。由此顯見,本地藝術界的路障密布,不但資訊匱乏,像前輩提攜後輩的事更是罕有,隱隱中遏阻了許多新人向前行進。於是,我把這件作品稱為〈Lord of the key〉,它有著探尋藝術之道的寓意。為了跨越層層疊疊的路障,我務需把捉生命中的第一把鑰匙,啟開通往未來的門鎖。

 

蔡:而那隻怪獸有什麽涵義?

ISE:首先,它跟個人的信念問題有關。可不是嗎?一個人要在印度待上三個月,心理上難免會有恐懼感。其次是指向藝術界的隱性制約—觀眾可以看到一隻隻手臂,直挺挺的,並且呼喊著:「救救我!救救我!」—這些手象徵了我的畫友。作為一名先行者,我有幸變作「超人」,或乘著飛行船自由翱翔。但我不可以獨善其身,令到自己淪為本身企圖超越的那些障礙,這跟一名機會份子或hypocrite(表裡不一)有什麽兩樣。

 

蔡:你最後成功擊倒了心中的魔魘嗎?

ISE:若有似無啦!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依然存在…不過,我們往往是被自己的影子嚇著罷了。

 

二、非敘事藝術

去年,ISE參加Young Contemporary Award (YCA) 的作品〈3m×3m×3m = 27m³〉,乃結合了裝置、偶發和錄像等元素。它的純粹無意間挑撥了人們的中樞神經,遂引起藝術界各路人馬的筆戰。

 

蔡:你介不介意簡述個人的創作概念、資源調配和觀眾回饋等事項?

ISE:這個概念衍自前兩屆YCA的那件作品,當時我將雙人床、電視機、衣櫃與書桌等家具和日常用品疊放、捆綁起來,以堆滿一個三米乘以三米乘以三米的立方空間。我一直在探索positive space跟negative space的互動關係,這件作品原初的概念,便在於如何讓立體空間由實轉虛;於是乎,形形色色的創意想像迅即在腦海裡浮現。然而,我首先從logistic的方面著手,即以個人能力為考量,例如:資金、材料、人力,等等,因為當年給予援手的那些同伴,如今多有職務在身,造成群體的行動力驟降。

我本來以為紙箱輕便,容易處理—另外也用舊報紙充塞那些紙箱,以便取得27立方公尺(m³)的實體—到頭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結果,我幾乎崩潰了,萬萬沒想到,整個創作過程竟然那麽消耗時間和金錢,並且讓人精疲力竭。

 

蔡:至於那個「撞倒/解體」的happening,是否一早便寫進你的創作方案中?

ISE:沒錯,將之化整為零是早已設定的。原本想在紙箱堆疊後,隨便推翻即可,後來演變成那麽hard-core的行動倒是在意料之外。當我和助手們完成裝置的第一道程序,並將之攝錄存檔後,當下萌起了向它衝撞的念頭。因此,我邀請其他人一起來實行這項行動,更動用三台攝像機把整個過程詳盡地記錄下來。

 

蔡:觀眾的反應如何?有沒有聽聞一些比較正面的評論?

ISE:許多人在互聯網上貼文章,褒貶不一。其中也有不少正面的評論,讓我讀一讀:「這件作品相當成熟…它乃是針對YCA的競賽規則提出了批判,藝術創作豈能框限於三米乘三米乘三米的空間裡。尤其那個解構的表演行動,顯然是迂迴地抨擊了主辦單位抱殘守缺的心態。」以及:「…展場中,那件紙箱裝置/表演/錄像,可以說是唯一值得留意的作品。我了解作品的原創性在此受到質疑,但何謂原創呢?這件紙箱作品反而展現了作者的深思熟慮。我個人雖然也不是十分了解,但觀賞時卻意味盎然。難道說藝術作品就非得要有敘事性的意義不可?

我原來計劃將紙箱統統燒掉,並把灰燼分裝在多個小塑袋,然後寄給我所認識的各國藝術同道,以便讓這件作品的延展性去得更為廣遠。無奈的是,那些紙箱卻在國家畫廊的範圍內遺失了,哈哈哈!

(註1) ">
ISE, "Secret Affair", SB2011: OPEN HOUSE; 2010-2011;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Tenn (註1)

藝術家簡介:1972年誕生於吉蘭丹,雪州沙亞南瑪拉工藝大學美術系畢業(1994-1997),主修雕塑;學成後曾留校執教,惟幾乎典當他的創作熱情。所幸如此的日子不長,為了收回失去的靈光,新禧年伊始,他間間斷斷參訪各地的畫廊、藝術館和替代空間等,足跡遍布東南亞,甚至遠至倫敦。2003年赴印度新德里參與KHOJ國際藝術家工作坊,翌年成為印尼雅加達Ruangrupa駐站藝術家。2011年受邀參加新加坡雙年展,表現引人矚目。

Footnote
註1. ISE參加2011年新加坡雙年展的作品〈Secret Affair〉相關報導亦見〈奇觀或日常脈絡的消歧義II〉。
See Also
专访ROSLISHAM ISMAIL ,蔡長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