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50:
The Portal & The Rearview Mirror
「傳送門」與「後照鏡」
October, 2021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張芷萱 協力: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黃瀞瑩、吳庭寬
Oct
2021

麥克魯漢在1960年代接受《花花公子》的訪談裡,自我解析了那個家喻戶曉的「後照鏡」隱喻:

因為任何環境在其創新時期的不可見性,人類只是有意識地知覺到那個正在發生創新的環境。換句話說,只有當這個環境被新的環境取代時,它才會變得全然清晰;因此我們的世界觀總是落後一步。(註)

作為一名1990網際網路年代又被重新召喚出的「先知」,其主張像是「媒體即訊息」、「媒體是人的延伸」都是今日應用媒體的藝術實踐者耳熟能詳的。然而,這個「後照鏡」觀點似曾相似的既視感,從來沒有任何時刻像疫情席捲全球的當前局勢一樣的讓人感受深刻—和喘不過氣來:當人類與變種病毒的對抗進入延長賽局,網路上共享的行事曆堆滿比年前更爆炸的預定行程與待辦事項,越來越多視訊會議(與會前的技術協調)佔滿了你的生活;而電腦桌面和雲端硬碟裡則有看不完的會議記錄、線上座談、討論及藝文podcast發佈等等。

從2020年末以來,COVID-19疫情在亞洲以外的歐、美國家進入解封又重新封城,而南亞的變種疫情也不遑多讓,更讓同為東南亞島國的印尼、星馬經濟備受重挫。但即使是在如此嚴峻的情勢下,由公部門挹注資源的藝術展演與交流行動,卻如同施打疫苗的全民運動般不容暫緩。某些不甘寂寞的藝術家已迫不及待搶先出國進駐,剩下留在臺灣的藝術工作者(包括藝術家)光是變更不完的計畫執行,就消磨掉創作以外所有對藝術的熱情,更不用說要應付各種名目的紓困表格與權益受損證明。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觀眾的流失仍是無法估計的效益。但是你不能停下來,因為網路還在直播。

作為今年「群島資料庫」的「傳送門計劃」的四場見面會(3/14「東港放映會—Irwan & Tita《BATAM》」、4/15「麻荖漏家屋見面會—陳豪毅+黃瀞瑩」、7/14「在跨越邊界以後—李奎壁的《TransBorder》計劃」、9/8「共時的亞洲當代活動影像(陳沛妤、Angga Cipta、Raslene)」)與14集「南洋放送局」節目的總回顧,專題裡不免俗地要提及技術媒介如何延伸為義肢,協助或陪伴我們度過這段與外界隔絕的數個月。同時,也要感念那些在疫情間持續線上研究或拓展計劃的研究者(例如以臺灣、印尼電影文獻為研究基礎的「SACMIA共時的亞洲動態影像藝術」跨國平台),還有幫助我們推動見面會及線上直播的各協力單位。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紐約大學ICA中心的《堆肥》主持人陳璽安、廣州時代美術研究員吳建儒與「群島資料庫」的另類合作;前者為「麻荖漏家屋見面會」重上中英文字幕,後者與「南洋放送局」共同訪談仿生貨幣藝術創作者李紫彤、並各自發佈了Podcast;我們之間像在一片不確定的前景下一起耕耘著供知識萌芽的腐植層。

在通過印裔作家Arundhati Roy去年三月所說的瘟疫「傳送門」(The pandemic is a portal)時,我們照見何種過去的遮蔽之物,而我們所做的種種努力,又將在未來的「後照鏡」裡留下何種印記?無論如何,這兩種與技術息息相關的隱喻,總是可以被看成同段書寫記憶的註腳:不管指向明天,或是昨天,在此書寫的我們仍在進行式的今天。

 

註:原文 “Because of the invisibility of any environ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its innovation, man is only consciously aware of the environment that has proceeded it; in other words, an environment becomes fully visible only when it has been superseded by a new environment; thus we are always one step behind in our view of the world.

See Also
See Also
趁著夜色將至前,我們一行人由台北出發先前往花蓮旅社,準備隔天下午在台東的直播活動。這是由「群島資料庫」策劃的其中一場活動,名為「傳送門計劃:麻荖漏家屋見面會—陳豪毅(Akac Orat)+黃瀞瑩」。主角是藝術家陳豪毅及他在台東成功鎮搭建的阿美族傳統家屋。我擔任這場活動的技術協力,以及傳送門最重要的傳輸支援:車與司機(誤)。行前與夥伴討論,直播當天從台北出發,時間會太緊,有點冒險,加上旅途勞累,最好...
看海,是什麼感覺?是悠閒自在的渡假時光,或是能夠藉著海的頻率洗滌內心深處?對於生活在繁華都市的人而言,親近自然與接觸大海,彷彿是既珍貴又能逃避現實的一隅。然而,對於本身就住在海邊的居民而言,在這個習以為常的生活場域裡,是否能夠透過嶄新的方式與海洋互動,或是能重新思考自己與海洋之間的連結呢?在花蓮市公所主辦的2021年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裡,策展人李德茂以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生前出版的最後一...

Lakec,渡河。這個系列的開始是始於我對河流的陌生,以及對自己Pangcah文化的不了解。像是一個不太會游泳的人,因為不知道怎麼游過河,所以想盡辦想要探尋在河周邊的人、事、物,他們是用什麼樣子的方法,或是經過什麼樣的路徑渡過這條河的,慢慢在他們的經驗跟故事之中,我也才能漸漸梳理出自己走向河流的方法。

自2018年由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及「群島資料庫」(Nusantara Ar...

若要討論臺灣與印尼的影像與戰爭史之間的勾連,我們可以從史料提出二個假設性的參考時間。1945年8月日本天皇通過廣播終戰詔書(玉音放送),正式宣告放棄臺灣等殖民地,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通航條約」簽訂,好萊塢電影隨之大舉進入臺灣市場,大多數設備較佳的戲院都與西片商訂下長期合作契約。(註1) 在幾年間中國電影陸續引進,促使臺灣的觀影市場加入以前沒有的選擇。另一方面,1950年代以前印尼電影皆由荷蘭東...

若要完整的閱讀,最初的臺灣與印尼電影,到底如何從過去影響到當代的影像生產?這些史料絕對是模糊又難以歸納分析,縱使可以依循著某些特定的方向,仍有許多尚未出土或永遠佚失的文字與畫面。從現有資料只能推論出,臺灣與印尼當時的影像產製,多是作為戰爭時期的政宣工具,卻也不得不牽涉到新、舊思潮文化的對話。

 

表演影像的誕生:場所、劇種、傳統與改編

那一年 西元1927年(昭和2年),臺灣民主與文化運動的推手「臺灣文化協會」左右分裂,內部重組、右派人士另組「臺灣民眾黨」;創刊於東京,長期反映臺灣本土輿論與報導各種社會運動的《臺灣民報》以增加日文版的條件獲准在臺發行;新生的左派無政府主義組織「臺灣黑色青年聯盟」遭舉發,受警察大規模搜捕被迫解散;由臺灣文化協會成員推動,立志成為中部地區文化交流與知識傳播場所的「中央書局」開始營運。不僅於此,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