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1:
Screening the Future
未來劇院
September, 2013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Sin City 協力:
Sep
2013

如果舞台上沒有半個演員,我們要如何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如何讓觀看者維持對舞台的關注力?

2010年台北藝術節邀請的德國劇場鬼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在接受台灣的表演藝術雜誌專訪時,自己提出這個問題。以無人劇場〈史迪夫特的事物〉(Stifters Dinge)創作的初衷來說,「音樂」自始至終都是他所關心的藝術感知,也就是說,無論是鋼琴、石頭、金屬、水管、光、水、霧氣與雨水等,藉各種機械裝置實驗所源源不絕產生的,都只是一種設法維持觀眾(聽覺、或視覺引發的聽覺)感知的限制手段。其最終的目的,則是觀眾在欣賞表演時的自由—特別是一種經由完全精密設計的時間調控—或編曲—透過聲音與影像、聆聽與觀看之間的距離而達成的自由。因此,映入每位觀眾眼中的意象會隨著個人捕捉的各種組合而定,其理解也不可能是相同的。(見林芳宜,〈專訪德國現代音樂鬼才郭貝爾:隨興揮灑的精確美感〉2010)

劇場、電影以及其他結合多媒體的複合藝術形式,演變至今,已成為那些關心未來藝術走向的創作者們競相投注心力的場域。其原因不單單是它們不同於當代藝術所發生的美術館或藝廊,所謂的「劇院」往往是「high art」與「low art」得以相遇、交融的空間,且戲劇表演更是一種集體的歷程,它讓台前和台後的所有參與者皆能在其中獲得實現。那麼舞台上一齣沒有任何真人演員的戲劇要如何實現呢?它與電影或其他多媒體劇場的形式又要如何區別?為了真正拓展新媒體劇場的潛能,藝術家王俊傑特別與來自電影、科技藝術、劇場界的藝術家合作,打造包含多種自動控制科技、精密機械工程、3D聲光影像技術的無人劇場〈罪惡之城〉。它也包含一個可以單獨呈現的雙銀幕影像版本,儘管,處於錄像、擴延電影,或新媒體無人劇場等不同名詞之間,身為觀眾的我們,仍必須在究竟要以華格納「總體劇場」的思維來理解,還是以音樂劇場或其他知覺框架的藝術理解之間作出不同選擇。

在此或許人們真正想問的是,作為觀看對象的無人「戲劇」(假如我們承認了「戲劇」的古典理解),究竟是要以何種「在場(presence)方案」來轉換演員的狀態?不妨這麼說吧,當觀眾看到類似一當代舞團在〈Re Move Me〉(2010)中以電腦程式控制的「同步再現」來延續「舞者身體在時間之中」的在場時,也就不難想像其他新媒體藝術家如何各自憑想像回應這個「在場」的提問—儘管編舞家蘇文琪的這個答案,顯然不同於前述音樂家郭貝爾分散中心的、以觀眾感官為主的各種「聲音客體於空間之中的配置」方案,進而確認想像主體的在場。然而,維繫劇院裡的觀眾和舞台之間的,仍是這表面上不在場的「在場」如何溝通的問題。

最後本月的「錄像與影像藝術中的科幻片類型」系列,則是研究電影的特約作者江凌青分四篇連載的新作:〈日常科幻:錄像與影像藝術中的科幻片類型元素I、II、III、IV〉。作者以類型研究(genre studies)為起點,探究科幻電影類型的駁雜多元現象,能夠如何提供藝術家豐沛的素材來思考影像,並且成為他們或其他創作者檢視影像本質的有效起點;而藝術家們對科幻片的回應與思考,也能驗證科幻片的駁雜多元的混種體質。與此同時,這類有別於「展示的電影」的論述路徑,也讓觀眾得以想像電影銀幕如何成為,體現如上述所說的「未來藝術形式」的最佳場域。

於是「未來劇院」的概念,在這座無人荒原上開展其作為未來藝術媒介的終極面向—就在每扇銀幕與觀眾之間,我們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想像著,且大膽地瞭望著並不遙遠的未來。

See Also
See Also
電影作為藝術,以及其中的美術館脈絡 錄像與影像藝術(video and film art)與電影的關係,是近年來在運動影像研究領域的重要方向之一,這個方向之所以發展起來,一開始是因為許多美術館大展紛紛從電影美學切入,展現電影史與美術史的交會,例如龐畢度中心從2001年開始陸續舉辦的《希區考克與藝術》(Hitchcock et l’art, 2001)、《考克多,於世紀的思路上》(Jean Coct...
在科幻片的類型研究中,學者在建構「科幻」(Sci-fi)的定義時所採取的論述路徑可略分為三類:一是主題式的分析,研究科幻片從電影史早期至今出現的主題,例如科技演進、對未來城市的想像、對外星生物/他者的詮釋等;二是圖像學式的分析,研究最常出現於科幻片中的視覺符號,包括飛碟、機器人、電子儀器、雷射槍、交通運輸系統、太空景觀等;三是從電影工業與拍攝技術的角度,來研究科幻片中的特效、美術製作,尤其是視覺科...
沒有回憶不伴隨著影像,也沒有影像是不帶有回憶的;影像,就是記憶的主題。 —耳石小組,〈耳石一號〉(Otolith I, 2003)影片開場白   若我們進一步跳脫類型敘事的觀點,來看當代藝術中的科幻元素,可以發現〈穿刺光明〉與〈阿嘉莎〉等不約而同強調實景拍攝、日常氛圍的特質,其實早就出現在其他實驗影像作品中。這類作品大多結合檔案影像與新拍段落,將虛構劇情與歷史影像組成一個新的現實,並以...
類型作為一種提問的方式 電視與電影都被敵人佔據了,而我覺得自己也彷彿成為一塊被侵佔的領土。 —米扎與巴特勒(Karen Mirza & Brad Butler)的〈深層〉(Deep State)旁白   在新發現所帶來的景觀與奧祕,迫使我們再次以詩人的視角來理解這個世界之前,我們必須持續往太空前進,像野蠻人一般理解這個世界,並且清楚一件事—如果宇宙是一個鎖,那麼它的鑰匙不是量尺...
副標題:第四屆數位藝術表演獎決選場邊觀察 2013 年第四屆數位藝術表演獎決選已於日前落幕,不同於第一屆得獎的〈交響樂計畫—壹.機械提琴〉、第二屆的〈死亡的過程〉,以及第三屆的〈黃翊與庫卡〉,今年第四屆由Allergen團隊提出的〈錯製現象—擊樂科技表演結合計畫〉與一當代舞團創作的〈腦皮質—腦電波與編舞實驗計劃〉突破了前三屆對於數位藝術表演的想像,引領出另一種跨領域表演的特質。在前三屆作品中,三件...
編按:安丹(Mirwan ANDAN)1980年生於印度尼西亞的南蘇拉維西島。1999到2004年在望加錫的Hasanuddin大學主修法國文學,2008年後在雅加達印尼大學(Universitas Indonesia)研習政治科學,並專攻比較政治學。從2007年至今,任職印尼藝術組織ruangrupa的研究與發展部門,也是涉入社會,政治,大眾媒體與文化議題的自由研究員。著作發表於《印尼電影年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