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7 : Beyond the Measure
The last man on Earth hears a knock on the door: Interview with OCAC Bangkok
「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聽見了敲門聲」─專訪打開-當代曼谷藝術工作站
January 1st, 2013類型: Interview
作者: 羅仕東, 徐建宇, 陳思含 編輯: 鄭文琦
打開-當代工作站成立於2001年的板橋,是由藝術家自主營運的空間,涵蓋藝術策展、跨領域交流、研究與出版,以及提供可行的資源。 他們試圖著眼於在藝術與公眾之間提供更多樣的交涉模式。自2012年底打開-當代工作站在曼谷成立一個臨時空間,伴隨2012年11月22日至2013年2月3日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作為成果。本文即在開展前一週與成員所作之採訪。
赴曼谷的OCAC相關成員陳思含, 徐建宇, 羅仕東;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Tenn

數位荒原:從實際進駐曼谷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到策展和交流,這群人需要一些分工,讓我們從被分派的不同角色談起。羅仕東和許家維都是現任站長,從這個身份出發,你對於泰台交流計畫的期待是什麼?

羅仕東:如果你是問關於交流的期待,我不覺得有什麼特定模式或規劃。反而是如果真有什麼方法,就是我們把成員和空間搬到曼谷這件事。其他的可能像泰國策展組合Jiandyin在你訪問裡說的,是一種有機的過程,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在整個進駐過程中,我們都不知道會怎樣,遇到什麼人或有什麼結果。很多時候事情都超乎預料,有時候很讓人驚訝或沮喪,沒有成功或失敗的標準。怎麼說呢?我的意思是其實它好像不特別,這個計畫並不是很有規劃或條理地被完成;就是住在這,看什麼事會發生;不過這是就空間而言,我並不是說毫無效益。像我在空間開幕時提到,至少在交流的位置和關係裡,從台灣來的藝術家已經站在人家門口,只要一開門就會看見。距離和時間也轉換了。

陳思含:我在這裡的角色比較是行政統籌方面。這個角色必須盯住工作進度,也必須知道哪些工作適合誰做。例如需要設計的部份,就比較適合羅仕東。

 

你們每個人的分工是如何決定或指派的?

:我和家維(時任站長)、小宇(徐建宇;前任站長)等人都有,算是大家一起討論。在打開-當代工作站,很少是由特定成員來決定其他人的位置,但是大家在一起工作也很久了,知道彼此的優、缺點,因此我們會把某個成員放在他適合的位置上。剛剛說到交流的期待,我覺得家維應該有,對於站長這個身份在交流上應該如何推動,但我自己不是很確定。我待在這裡的時間很長,我和這裡的藝術家或策展人更多的聯繫是建立在個人對個人之上。應該說,從個人之間的聯繫延伸到工作站,特別是藝術家。因為我不太了解怎樣當個站長,但作為創作者倒是有很多可以討論。Jiandyin既是我們交流的對象,也是策展人。他們對於作品的理解有一定分析,不只是對於打開-當代工作站,還有這次我們找的台灣藝術家,所以他們會試圖延伸在泰國可以想到可以對話的藝術家,甚至提供泰國的文化或歷史等背景。其實他們在台灣的時候,我們也做著類似的工作。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特別之處在於你們不只是個團體,每個成員也都是創作者。這群不同的個體湊在一起時,又會呈現怎樣的面貌?小宇當過站長,你又怎樣看自己的角色和這次的經驗?

徐建宇:我這次的狀況可能就是過來經驗這整件事,所以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從沒來過泰國,要有想像是沒辦法的。但來了以後很驚訝,因為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但是裡面完全是不一樣的文化,這跟去歐洲國家是完全不同的經驗。記得我們剛來時住在中國城附近,看到滿街都是中文招牌,覺得自己來到一個熟悉的地方。住到第二、三天就完全沒有這種想法了,那個中文好像突然變成只是圖畫而已。這種衝擊應該說是,來這邊感受到實際的差異後,才知道為什麼要到這裡。說穿了我們來這裡最重要的就是為了感受這件事,其他的只能以後再說。如果不親自來這邊,所謂的交流都是架空的。我反而覺得這個比較實際,讓我覺得學到很多事情。

之前我們說交流,都會從字面上理解兩邊怎樣怎樣,可是那些某種程度上都是假的,你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可是你來這邊以後,根本忘了要「交流」這回事,你已經處在某種混雜狀態,人變得有點分裂。你必須每天思考像是「要吃什麼?」這類更瑣碎的細節上;這時候你不會想著交流,因為事實上你已處在兩種力量拉鋸之中。我們來這邊還有任務,但幾乎每件事都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步調做,這是真正拉扯的地方。我們所有的態度和方式甚至速度都會改變。那是無法想像的,只能問題來了想辦法回應它,我覺得就是這種「回應」的狀態讓人感到越來越分裂。

:如果像你說會拉扯就是還在交流裡;也許是還在想,不是要去哪裡交流,但可能在想什麼才是交流。

:在我來之前,就開始聯絡和分配工作,可能當時人還在台灣,時間好像並不緊迫,也還沒有真正進入狀況。我和小宇不同,過來之後好像沒有一絲的能力去感受交流是什麼。好像那些東西瞬間關掉了,我只能去想說怎樣讓所有事情都準時進行,這些事情又該怎樣進行。包括這些工作可以請誰幫忙,或者我要聯絡誰的時候,應該先聯絡誰等等。因為很多事情都要透過泰國方面,像是都要透過Jiandyin,不是我想要怎樣處理就可以怎樣處理。想過一輪以後又發現不是那樣,加上計畫形成的方式,很多事是想了很久,可是一聯絡又發現不是這樣,又要改變。所以我常常處在一種「好,那現在呢?」的狀態裡。

曼谷一景,攝於BTS Siam Station月台 (Bangkok);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Tenn

我發現陳思含的角色比較像是一直指派什麼,例如你剛剛提到沒有餘力感受,但又必須讓計畫準時到位,是否和我們談一談你的角色和感受之間的差異?

陳:在台灣的時候就是準備啦,可是那時其實沒有太多的溝通;應該說剛開始有些成員和泰國之間聯繫比較密切。我是比較晚才進入狀況,而且屬於行政工作,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有些挫折,很多溝通沒有辦法順利達到—但現在情形比較好了。

 

讓我們回到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的脈絡,思考以空間作為某種藝術實踐或者經營空間這方面,工作站從板橋搬到城中,又從城中搬到泰國曼谷。它在不同的時間裡好像有延續性,但又有些不同。可否請你們聊聊這方面的轉變歷程?

:搬來曼谷以後,發現一個藝術空間在這裡,同時扮演交或匯集的平台,好像受到很多考驗。至少工作站在台灣時,任何移動或計畫都事先知道背景;相較於在曼谷,我們是知道它的背景會是怎樣,跟什麼樣的人合作或對話,大概可以抓到線索。但在這裡,我們能依據的線索很少,頂多就是網路或旅遊書。Jiandyin可以提供的線索很有限,我們必須從這些東西拼湊。我們把空間搬到這裡,並非依據所拼湊出的線索堆積起來的計畫,它只是魯莽的行動,既然要交流就站在你面前。但在我進駐的期間裡,我發現一個空間在這裡還滿困難的,至少跟台灣比起來,特別是在曼谷的藝文社群,對獨立藝術空間的理解很有限。觀眾好像不知怎樣理解,這裡有畫廊、百貨公司,有跟時尚或商業結合的模式,這是他們習慣的做法。

 

如果是這樣,理解到我們的條件和他們在這方面資源上的缺乏,又會帶給你們怎樣的刺激;我們怎樣看待自己作為藝術空間的經營者,自己可以期待或者達到的目標?

:其實我還不知道耶,工作站在台灣十幾年了,但是我還不知道怎樣理解工作站進駐曼谷,經歷、面臨到不同觀眾和不同閱讀方式這件事。不過我自己認為這次獲得的回應很重要,甚至是可以帶領我們繼續走的某個重要環節,可是我還不知道怎樣思考它。會覺得是重要的是因為之前這12年我就參與了七、八年,我的意思是說,這些人好像把空間運作裡的某些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了。

:我大概也參與了七年以上吧。

:和他們比起來我算是學妹…從什麼時候參與?我大概是2010年開始參與打開-當代工作站吧。

 

所以你是三人之中最晚參與工作站站務的嗎?

:我一開始是參加活動,和大家都是朋友。到了城中區的第二年才加入,直到最近開始扮演比較重的角色;或者說我可能不把自己放在經營空間的角色,而是思考作為某個團體,進駐這裡的決定及過程體驗可能隱藏一些危機,但是也讓之後對於很多事情變得比較開放性和機動性。畢竟我沒有那段時間經歷的革命情感,相對於他們,我比較沒有那麼重的包袱,所以你問我是不是打開-當代的成員,我會說我是。可是我也不覺得自己一人能代表工作站,應該說我覺得自己只是其中一個,但我不會覺得打開-當代工作站就是陳思含的全部。我相信你問他們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或至少曾經是。

 

(問羅仕東和徐建宇)打開-當代是你們的全部嗎?

:曾經是我的全部很多年。算是從大四開始吧。目前也不是說不重要,只是以前比較都是衝刺,現在有比較多時間觀察,讓不同想法進來。

:嗯,現在它確實是我的全部。之前沒有特別意識到是或不是,但現在,好像我得把更多心思放在這裡,特別是在去年接任站長之後。

 

我好像看到藝術家作為個體,每個人想要探討的主題以及進行的方向可能是不同的。畢竟作為某個整體的一份子,你可能必須犧牲某種個體性。但你還有沒有一些個人的期望,在團體裡扮演什麼角色?或者這個團體能帶給你什麼?這也包括對它可以是怎樣的團體的期待。

:我好像還沒真的意識到它是一個團體,可能是我沒有那麼大的情感包袱。我只是認同某些人,覺得大家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對於被分派的工作)都有一種想要做好的企圖。但這和自己當藝術家不同,因為如果是創作者,比如說以往有些在別的地方旅行的經驗,我是屬於很快適應或觀察一些東西的人,我的創作也是對於不同人的創作方式很感興趣。可是我來這邊大概一、兩個禮拜,就對小宇說自己這些東西好像都關掉了。因為這邊對我來說只是生活,所以會有點害怕,意識到那些東西為什麼關掉了;像是某些感受,它跟創作時不一樣,在創作時感受會很敏銳。可是我來這邊就開始做事,遇到挫折或溝通上的不順利,都會戳到內在而不只是表面。很多溝通上的、事物運作的方式和我從小到大的經驗、邏輯都不一樣,它們是很具體的,跟我去感受然後化成創作是不同的經驗,但我覺得它就是個階段。我當然希望自己能感受,所以剛意識到和以前不一樣時,我覺得有點恐怖。這跟某些行為有點類似,把自己逼到某個程度時,你就解放了,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你就是要到極限才會知道自己要什麼。

:好像不是一個很完整的個體,可以明確地告訴人家,我們來這裡要什麼、我們可以給你們什麼,你們可以帶我們去哪裡、走得多久之類。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要給很明確的答案。這也許是剛剛說的,工作站關於對話或在地交流時,會出現某種落差或空隙的原因之一。但這原因可能是我們畢並不是要交易,我也說不清楚這個狀態,它就是個搬來這裡的動作,接下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因為每個成員都用不同概念理解這件事,還有不同的想法和期望。

「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海報在BACC (2012);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Tenn

前面提到了團體與個體性的矛盾。會不會有些成員因為這樣就放棄了或者另闢其他管道?還是因為這種沒有一定要怎樣的狀態,才能讓這個交流有最大的可能性存在,而不是一定得達到什麼目標。畢竟你們的情形和Jiandyin這對泰國藝術組合相當不同。

:我是不覺得工作站裡面有什麼不要還得繼續的情況,反而是不夠確定自己不要什麼東西,所以什麼都想要。那是一種還沒有真正發展出來一個完整的──我自己認為啦──某種程度上經營這麼多年,可能對於藝術要有的一套完整的概念,不管它偏向什麼,或不一定是完整的,但只要有這個東西在,就勢必選擇什麼要或什麼不要。但到目前為止我們很難談這個東西,所以也不確定自己不要什麼,所以什麼都要弄。

:不過以思含的例子來說,她其實知道她不要什麼。她可能覺得哪裡怪怪的,或者有不對勁的地方。

:你們這樣講太抽象了。但如果這東西出現在我面前,我就會知道我要或不要。

 

剛剛是說對整體的想法似乎不固定,所以不知道哪些不要。可以延伸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是工作站想要的實踐和交流?換句話說,假如工作站的位置是一般的對立面,這樣的話,說不知道不要什麼,其實就不難理解了。因為它就像畫界線的過程,必須畫出不要的部份才能取捨,它必須先知道自己不要交流什麼。

:如果事情要從應該要從知道做什麼開始,就會像你說的那樣吧。它必須要做區隔,假如我們要知道我們要什麼,就知道這東西我不要、這太勢利或太商業。

:可是一個團體裡面,某件事對他來說可能太勢利了,對我來說可能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就會糾結,包括很多事情都會糾結很久。因為太重視每個人的想法,所以就總覺得自己會少想什麼,或是如果用他的方式想會怎樣,所以每件事都糾結很久。這也是我在工作上遇到的狀況。

:我倒不會把它說成是「糾結」。因為在工作站這麼多年了,對我而言真正的難題是,有沒有哪一種想法的傳遞是真正透明或民主的?因為特別是像一個藝術團體,我們都會說藝術家跟別人最不同之處是他作為觀察者,或者他可以比別人更沒有包袱。但事實上是嗎?當藝術家之間一樣形成一個政治實體,或者在團體中不免會形成某種政治關係的時候,這裡的民主跟別的團體是否有所區別?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工作站在這麼多年來幾個比較重要的關卡之一:是不是有種想法可以真正被傳遞,或者只能是政治正確的狀況,比如總是傾向另一種民粹的多數決。這就是爲什麼我不覺得它是糾結,因為它事實上是政治問題。這也代表工作站成員的內部溝通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直接,而且我們事實上好像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這一點對我而言是很明白的。我們時常在決策,可是很多決策的前提是我們不討論的,好像它己經不需要。

 

萬一每件事情都討論前提,會不會最後這個交流就沒有辦法進行?

:但我們現在談的是「工作站」本身,「交流」的狀況是另一種,它應該是關於我們的目標,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在我看來,把整個工作站搬移到泰國來已經是交流的一部份,你不能說最後的產物才是交流,如果是那樣,你們和其他的交流又沒有兩樣。但如果牽扯到工作站到底是怎樣的個體,那它的前提是:你們不要什麼、還有你剛剛提到的政治問題,換言之藝術家組成的團體存不存在著一種和其他團體不一樣的民主?

:那個困難是在於,事實上我們不應該是民主的,但我們卻不會講(因為不可能做到)。而且某種程度上,我們的觀念也是反民主的,因為不是這樣我們就不會是藝術家了。但我們也不會說破,因為大部份的事務上我們還是遵照民主原則決策,這是我們自己感覺錯亂的地方。關於交流的另一個問題,我自己看這次交流,比較像是,在台灣看不清楚的地方,在泰國是不是可以看清楚,包括打開-當代工作站在台灣到底是個怎樣的團體?

 

包括你剛剛說的根本不想要民主這件事,也看得更清楚嗎?

:不是說更清楚,因為它是持續性的。問題是,事情來了這邊似乎更複雜了,因為我們有點像是投入一種「開拓」的狀況,這個東西的好處是它幫助我們暫時不需要去想從前那些問題。但它的壞處也是我們根本沒時間去思考,真的有太多事情要做了。

打開-當代工作站 (OCAC Bangkok),在台-泰交流展覽籌備期間深夜;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Tenn

你們正在進行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沒有人做過,但即使如此也無法掩蓋某些複雜的問題。它的結果讓人期待,也讓人擔心這些被激化的部份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但我覺得作為藝術創作者,為了要創作和感受某些事物,那份激情多少讓你們可以暫時放下那些糾結。

:我們多少能理解那些未知和模糊背後的能量,這些是絕對的。我反而會擔心這些東西之後會怎樣被傳遞、延續,或者是分享。我可能在乎的比較是工作站的立場,因為個人和個人的交流很多啊。那些很個人的經驗,只要夠親近就會聽到,但它們不一定是公共性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誤解;工作站裡的女性聲音感覺似乎比較少聽到,不知道陳思含怎樣理解這種情勢,對於交流又有什麼看法?

:你是說女生的聲音比較少嗎?對啊,你說得沒錯。所以我盡量把他們同化(笑)…我自己是想到對它還是有一些期待。因為這件事情發生了,假設交流展的開幕是某種里程碑,那接下來才是更大的考驗。當大家共同的那個目標暫時沒了,它會是什麼呢?這是我自己的疑問。應該說大家來到這裡,失去這個目標以後會是什麼,又怎樣調整自己。不知道之後是什麼,這感覺不是很刺激嗎?

 

徐建宇、羅仕東又怎麼看呢?這階段的結束以後會怎樣?

:好的狀況是整個計畫不會結束。某個意義上也不該結束,如果它真的結束了…那就在下一篇訪談討論這個問題吧(笑)。說我們來這裡觀察泰國藝術,我都覺得還早,現在不過就是認識一些人,我們對於這整藝術圈的理解都是未定的。我反而覺得我們來這邊是透過這個地方看台灣的狀況,台灣真的太小了。東南亞發生任何事都不會把台灣列在裡面,其實我們是來這裡了解這件事:就是台灣到底有多小。至於你的問題,就要看我們有多想要進入這裡、那慾望有多強烈。像剛才說的,東南亞這些國家在政治或經濟方面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可是從來沒有把台灣算進來。雖然Jiandyin和一些藝術家覺得我們搬來這裡很不錯,不過打開-當代在這邊還是微不足道,甚至台灣藝術家也不知道如何理解,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是不是真的打算在此耕耘─不管展覽結束以後有沒有下一個?沒有下一個展覽也有沒下一個的做法,例如上海的「西天中土」計畫。好的是它不該只是展一次,因為我們來到泰國,也感受泰國整個文化發展的情形,他們和台灣有很大的差別。又比方林其蔚談到泰國的近代民族文學發展很慢,這是很奇特的,為什麼現代化沒有支撐他們的民族主義文學發展?在其他國家很少見,可是我們還了解得不夠去談論,我們當然可以從泰國作為唯一非殖民的亞系國家的歷史談起,但最終我們也在找途徑去詮釋而己。我們真的需要繼續這種工作嗎?泰國需要我們來詮釋嗎?我想需要更多時間去了解,不然就不可能對話,因為他們會覺得這不甘他們的事。

:它有點像2012被神秘化了的世界末日一樣,思含是想看到最終場景的人: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觀,超越任何你能理解的事物,也是一個巨大、想像的終點。小宇是另一種,終點是綿延的,生命有自己的發展也有自己的道理。假如今天世界毀滅了我們也不會知道,某天有一大群草履蟲又會冒出來,未來又有一群人不知道整件事的經過。這很特別,我自己沒辦法替現在下定論,不是用期待在推動或者用悲觀在推動,或者用什麼要求,說是我們想要什麼、最後要拿什麼回去。我很好奇現在我們身體裡推動的是什麼?在小宇和思含身體裡燃燒的是什麼?好像是不用能量或未知恆動的機器人。沒道理呀,這怎麼可能呢?可是事實就是你看見它在動,但你完全摸不透能源是什麼。這個像鋼鐵人一樣的科幻文本,是先有角色以後才試著向你解釋那種未知,像一個科幻的場景,沒有解釋為什麼機器人的能源可以持續,但它就是持續了。我們在這邊工作,甚至把空間搬來這裡的場景也是。它也是一個科幻的故事。

你知道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嗎?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只有兩句話:「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裡。這時響起了敲門聲。(註1) 地球上只剩下一個人了,但這句話的下一句是有人敲門了。我的意思是剛剛說的空間、展覽和整個交流,它的未知、已知有如科幻,可不可以套到這個小說,就是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麼?不是只剩下一個人嗎?但是怎麼可能─有個未知的聲音─這時候有人敲門了;為什麼說交流應該達到什麼,但我們可能不會達到,資料呢?文本呢?認識了誰?又交流了什麼?到底交流多深,又怎麼測量?有可能沒辦法測量。正因為它的背景是如此科幻,只有到了最後才知道誰會來敲門。

Footnote
註1. Knock,Fredric Brown於1948年12月發表於:Thrilling Wonder Stories,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