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7:
Beyond the Measure
在尺度之外
January, 2013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吳權倫 協力: OCAC
Jan
2013

(作為一種交往的前提)

東南亞涵蓋中國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和澳洲以北的區域,涵蓋在歷史上與中國密切關聯的中南半島以及馬來群島(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海域。近代這個地方經常作為西方列強、扶植政權和日本等強權殖民與掠奪的對象。然而從地緣政治上觀察,香港、澳門、台灣也位在這個區塊內,卻不在「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創立於1961年(東南亞聯盟),包含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以及一個候選國和一個觀察國)十國這個政治定義的東南亞版圖裡(維基百科)。此外,西方學者傳媒也往往以東亞取代東南亞的稱呼,我們從這些描述可以發現過往東南亞的集體面貌要不是曖昧不清,要不是作為強大政體的弱小鄰居而被認識的。

筆者曾在〈製造歷史後記:親近東南亞當代藝術的歷史面貌〉裡提到:「就『東南亞當代藝術』所指涉對象而言,了解與閱讀過往事件固然是創作或理解上的出發點,但閱讀歷史並不是重述或者以古喻今等簡單的對照,如何取決閱讀或敘事的位置,也反映出不同人們對於歷史的不同觀點。」而歷史,則可以理解為製造集體認同的重要手段。但這種認同的需求源自何處?則是人們在談論以一個整體為對象的東南亞藝術時常忽略的背景。

作為認識對象的東南亞主體,那樣的尺度真的存在、或可靠嗎?我們知道過往連同亞洲他國在內的這塊東方大陸,是歐洲文明在航海時期被建構出來的(客體)概念。實際上,東南亞涵蓋不同的種族、宗教、語言、歷史進程和政治體制,如策展人蘭奇(Iola Lenzi)觀察到,在各自發展為現代國家的過程中,(某些)被殖民國與過去殖民宗主國的臍帶甚至強過了和此區鄰國的連結。因此,與其說要建構一個我們可以對話與認識的實體,以東南亞為主題的企圖不如說是回到「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歷史概念操作─亦即東南亞藝術家透過名為「製造歷史」的展覽連結集體過往與當前社會的無可迴避議題,而非著眼於某種透過美學表態的宏大企圖。

本次專題方向幾經不同時期(2010~2013)的累積,從個人似近實遠的朦朧理解到實際走訪之後,內容規劃上以訪談和翻譯的資料性蒐集為主,含雙年展、策展人、藝術家、獨立空間。它作為網路社群內部關注的轉向節點,則與國內兩個當代藝術團體的事件發展密切相關:其一是由策展人高森信男為首的奧塞德工廠在去年九月後策劃三階段的越南與台灣駐村交流計畫,荒原上有該次計畫的最後一階段藝術家訪談(亞洲在地的庶民與藝術交流:專訪裴公慶與林書楷)。其二是由年輕藝術家共組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成立間,與泰國策展人共同策畫交流展,作為本系列專題的前導(「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聽見了敲門聲」──專訪打開-當代曼谷藝術工作站I、II)將以訪談呈現工作站進駐曼谷的反思。

儘管這個前導的專題缺乏尺度性的建構理解,2011年新加坡雙年展策展人專訪仍然提供了該國藝術平台之於東南亞的一種外部想像,尤其在對於東南亞當代藝術觀察經常引用亞太三年展澳洲策展人等人的研究型操作,也和今年底即將舉辦的2013年新加坡雙年展所圖展望的內部想像恰成對照。或許這種內部與外部的分別,也暗示了在觀察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尺度之外的癥結:那就是我們究竟要在它的裡面或外面想像東南亞(或者亞洲)?這個視角的差異,也將是我們繼續前進時必須意識到的問題。

See Also
See Also
數位荒原:從實際進駐曼谷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到策展和交流,這群人需要一些分工,讓我們從被分派的不同角色談起。羅仕東和許家維都是現任站長,從這個身份出發,你對於泰台交流計畫的期待是什麼? 羅仕東:如果你是問關於交流的期待,我不覺得有什麼特定模式或規劃。反而是如果真有什麼方法,就是我們把成員和空間搬到曼谷這件事。其他的可能像泰國策展組合Jiandyin在你訪問裡說的,是一種有機的過程,不知道會發生什...

近來曼谷街頭爆發武力衝突,原為受害者與加害者的紅衫軍、黃衫軍和泰國軍隊前後角色易位,歷史及其結果再度成為新聞。在全世界最多元的區塊上,東南亞既無法宣稱唯一共有的歷史,也不存在單一身分認同。誠然,即使有人持續挑戰東南亞主要為非自然的組成,同地區鄰國間仍普遍採取彼此忽略的態度。然而,東南亞不再是一種預設的歸類法,在千禧年後,亞洲歷史已將我們所在角落的不同國家綁在一起,許多共同主題貫穿我們的前現代...

不知道中文有沒有這個說法:被歷史的幽靈所纏繞(haunted by history),它是一個具體形象的比喻,像被什麼追著跑。我認為很有意思,既然它是這麼實質的比喻,我們是不是有什麼其他比喻?當我們改變這些比喻時,又會怎樣閱讀歷史? 藝術家鄧兆旻在北美館咖附設啡廳裡談起他對於通過比喻想像歷史的看法。在約定碰面之前,正在籌備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的台北美術館封閉了原本的大門,改為必須...
吳權倫:台灣的藝術觀眾對你的創作養成算是比較陌生的,能不能請斐公慶先簡述學習和成長的背景。 裴公慶(Bui Cong Khanh ):我在越南唸的是胡志明藝術大學的油畫系,學院教教授的是俄羅斯式的寫實傳統。在基本的八年學制之間,我們要練就扎實的油畫基本功,還有對人體解剖的透徹了解,完全是古典的技術思維,沒有任何屬於當代藝術的新式媒材和觀念的訓練課程。 而我是一直到接近畢業之際才有機會接觸當代的創作...
1. 前言 以下不是一篇學術文章,我僅是希望分享幾則跟耳朵有關的故事,從我個人的聆聽經驗中汲取出來的特殊時刻或省思。不過在此之前,需要給予這些聆聽分享一個比較明晰的背景範疇:我從事聲音藝術工作,有著歪斜的學習過程,一開始是從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出發,接著經歷了藝術學院的教學工作、即地(in-situ)即興創作、電子原聲編曲、(團體合作)聲音裝置…。而後又重回校園,在數位藝術...
區分是一條道路,這一條道路無論在何時何地,在一切行為和態度中,都把我們從存有者引向存有,從存有引向存有者。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註1)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並不是作為存有者的「人」,而是一個軀體,一個我們未能得見其臉龐、無法猜測其整體形象為何的軀體。我們甚至不知道這個軀體是否有著臉龐,無法猜測這個軀體它在整體形象上是否有著與常人相異而不被認為是「人」的部份...
不少人都表示,黃大旺是個「存在感」極強的人。所謂存在感,不僅指某一對象在特定時空中「吸睛」的程度,它還包括該對象不在場時被意識到的程度,好比在回憶中或與朋友交談中該對象成為主題的可能性。的確,不管是大旺的表演,還是有他出席的展覽、座談或演出現場,我們很難不注意到這個人正以獨特的眼神、表情和肢體動作與我們共處一室,而與他熟識的朋友和欣賞過他表演的觀眾,私底下也常無法自拔地談起他或希望與他聊聊。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