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53 : WRITING COLLECTIVES / COLLECTIVISM
Phu-Bao-Gin-Maew: Thaiisaan Sound
Pisitakun Kuantalaeng:泰國依善之聲
August 23rd, 2022類型: Performance
作者: Pisitakun Kuantalaeng, Penwadee Nophaket Manont (trans.)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Nusasonic.com
本文為日惹Yes No Club、馬尼拉Recently Possible的WSK藝術節、新加坡的Playfreely/BlackKaji,以及柏林CTM Festival合作的計劃。委託撰文的Nusasonic.com網站則是由東南亞各國的德國歌德學院所發起的項目。作者Pisitakun Kuantalaeng自2009年起開始以視覺藝術家身份進行創作,後涉足音樂領域。他對不同媒體環境如何塑造表達形式感興趣。歷史事件、合成聲音與樂器啟發了他的歌曲。在泰國歷史隨著2014年5月22日的軍事政變實施戒嚴令迄今持續展開的時刻,Pisitakun的實踐代表他與許多同輩泰人的決定性斷裂。他質疑基本和日益普遍的價值觀,而不只譴責腐敗或提供方便的舒緩措施。他的作品更奠基於政治推想及影響藝術家的外部和內部挫折。他曾在CTM Festival(德國柏林)、Asian Meeting Festival(日本東京)、MEIA(葡萄牙阿威羅)、 Spaziomusica Festival(義大利卡利亞利)和OTO咖啡(英國倫敦)等地演出。另本篇英文是由泰國資深策展人Penwadee Nophaket Manont譯自泰文。

某天傍晚,在Nhu爺爺和Aon奶奶的花園裡,Nhu在要去機場值夜班警衛之前,打開了AM收音機,裡頭正播放著Somjit Borthong的一首名為〈Ku-Lharb-Daeng〉(กุหลาบแดง)的摩蘭(mor lam)歌曲,正在屋內的Aon奶奶則以孟語(Mon)唱著搖籃曲。(註1)

附近的鄰居經常帶他們的小孩去Nhu和Aon照顧;我也是他們在週一到週五在搖籃裡帶大的孩童之一。不過我最喜歡的時間還是周末,那時我父親要回去大城府(Ayutthaya)旺諾(Wang Noi)的老家。他總是播放著Dao Bandon、Waiphot Phetsuphan、Pornsak Songsaeng、Banyen Rakgan的鄉村音樂,諸如此類。每回聽到這樣的歌曲,我都回憶起和父親一起回家的旅途,回憶起路邊的田地,還有在晚上亮著的紅色車尾燈。

Somijit Borthong, Ku-Lharb-Daeng
Song in the Mon language

儘管我從小就熟悉摩蘭(mor lan;也可以寫成mo lam、molam)、孟族(Mon)或泰族鄉村音樂,但後來我才意識到,使用長而慢板的音符的摩蘭,就像慢節奏的鄉村音樂,而且摩蘭和鄉村都與主流流行音樂—像是Somchai Kemglad​​的專輯《Hua-Joke》หัวโจก;1993),特色是非常激動而且像是在吵架的節奏—有很大的不同。再早一點,大約在音樂偶像Pornsak Songsaeng因為1986年的專輯《Sao-Chan-Kung-Kobe》สาวจันทร์กั้งโกบ)開始走紅的時候,摩蘭、鄉村音樂,和流行的「弦樂」(string music)都在迅速演變。(註2)

「摩蘭」一詞源自兩個詞;「mor」的意思是「專家」,而「lam」的意思是「以美妙旋律來做各種敘述」。換句話說,摩蘭表示擅長使用旋律講述故事的人。此外,每個故事都用寮語(目前被泰國官方稱為依善語)演唱,並經常描繪依善的生活方式,還有在不同時期的社會政治問題。(註3) 摩蘭召喚政治的傾向,可上溯到昭阿努馮時代(1826~1828 年),當時寮國國王昭阿努馮反叛宗主國暹羅,意圖恢復其領土在暹羅(現為泰王國)國王拉瑪三世統治期間的原本規模。寮國叛變失敗,導致有一段時期被強迫搬遷到依善地區並被泰化(Thaification)。後來的歌曲〈Lao Pan〉就在描述戰俘在暹羅的種種慘狀;他們如何被迫在首都勞動。摩蘭音樂在這段期間成了溝通關於對抗國家政權及與之對抗的手段,於是在皇城內外流行了起來。而在泰王拉瑪四世和拉瑪五世在位期間,在整治Pi-Bun或Phu-Mi-Bun叛亂期間 (註4),在位泰王試圖通過像是禁止摩蘭和kaen(依善地區的竹製口琴)等措施來控制當地族群,因為泰王害怕依善地區人們會持續反抗。在拉瑪六世統治將近時,摩蘭音樂開始重現,並再次於日常和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

The song, Lao Pan

如同依善地區有摩蘭音樂,泰國其他地區也有自己的非都會音樂,它叫做luk-thung。而說到luk-thung,就免不了要說到luk-krung。「Luk-krung」一詞的字面意思是「城市人的音樂」,因為它柔和而緩慢的旋律傳達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Luk-krung是在拉瑪六世統治期間出現,並在1932年暹羅革命(從絕對君主制過渡到由人民黨(Khana Ratsadon)發起的君主立憲制)之後變得更流行。(註5) 當時,隨著城市人開始放眼海外,並將更多國際影響融入暹羅,城市人的音樂非常普遍,它通常包括西方管樂與「弦樂」編制。名為「Suntaraporn」的大型知名luk-krung樂隊也在1939年成立。

後來,luk-krung便在俱樂部和酒吧裡演奏,並在都會的人們中受到歡迎。這種音樂代表城市人,而luk-thung則呈現鄉下人及其生活方式的形象。Luk-thung音樂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的,其黃金年代大約是1963~1970年,重疊了冷戰時期。它從泰國傳統的頌唱、民間戲曲和名為「lamtat」的對唱曲式中發展出來,並混合了現代音樂。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像Suraphol Sombatcharoen、Kan Kaewsuphan、Chai Muengsingh,還有Pongsri Woranuch這些樂手。自從1973年起,luk-thung流行的程度開始下降,而現代泰國民間音樂和「為生活而音樂」(一種講述希望、愛和日常奮鬥的音樂)聲名鵲起,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1973年10 月14日1976年10月6日的學生起義中使用它們 。

Mor lam Sunthrapirom from 1965
Khan-Thong, one of the first recorded mor lam artists
Tong-Kam-Peng-Di, another one of the earliest recorded mor lam artists

與luk-krung和luk-thung的演變同步的是持續適應的摩蘭音樂產業。在1932年之前,摩蘭是由坐著的樂手非常正式地演出,但在1932年之後,藝術家開始站著表演,組成樂隊,並大致拓寬了其自我表達的範圍。二戰後,名為Suntaraphirom的知名摩蘭樂隊成立了。1947年左右,摩蘭進入音錄音室,摩蘭唱片也開始壓制。最早錄音的藝術家是Khan-Thong(หมอลำขันทอง)、Tong-Kam-Peng-Di(หมอลำทองคำเพ๊งดี),和Chaweewan Dumnern。當時,摩蘭樂隊完全由主要表演者所組成,稱為 Mor-Lam(主唱)和 Mor-Kaen(主奏)。冷戰時期,泰國政府與反對派同時將摩蘭作為工具。由於摩蘭音樂是依善人民得以向泰國其餘地方展示其想法與文化的主要管棟,政府用摩蘭反向對伊善政治宣傳。例如,1963年有支名為「Pattanakorn」(發展)的廣告用以傳播國家政策、農村發展宣傳與反共訊息,在泰國中央政府和伊善人民之間建立團結—在泰國的多數鄰國已擁抱共產主義之際。

The advertisement Pattanakorn was one of many created by the Thai government specifically to build solidarity with the Isaan people. It used mor lam as part of its propaganda.

在2017年,吉姆.湯普森藝術中心(Jim Thompson Art Center)發起一項名為《摩蘭移動巴士計劃》(Molam Mobile Bus Project)的有趣展覽,並由研究員阿堤.穆桑(Arthit Mulsarn)經營,他對冷戰時期的摩蘭音樂進行研究。由於摩蘭音樂常在村莊、市鎮和街區的佈施儀式上播放,這個移動計劃在伊善的不同地區旅行並展示了摩蘭的歷史。它被組織為一個流動的展覽,以講述和呈現冷戰期間有關摩蘭音樂的資訊。隨車隨行的還有一輛佈置成流動舞台的卡車,邀請本地藝術家在車上演唱摩蘭歌曲。這些交通工具會開往依善的不同地方,參加廟會、喬遷、受戒或供僧(Kathina)儀式等功德節。(註6)

移動巴士展覽的有趣之處,在於它試圖揭發冷戰時代的故事,而政府則試圖將之從泰國歷史中抹除。在這個時代,伊善村落的人民—特別是男人—由於被指控為共產主義者而被迫逃進森林裡。許多在此期間創作、演唱的摩蘭歌曲,也因為其反政府內容而遭到刪除。由於政府刻意刪除這些歷史,《摩蘭移動巴士計劃》因此提供了一種在泰國官方的政治管制下看待摩蘭音樂的新方式。而車輛遊行也是依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今天的摩蘭音樂仍在卡車或巴士上,還有傳統的儀式上繼續播放。

The song Zerng-Isaan (modern Thai folk music)

在1973年10月14日和1976年10月6日的學生與人民上街抗議期間,學生經常採用摩蘭音樂,並將其與「為生活而音樂」混合,比方說,在歌曲〈Zerng-Isaan〉(เซิ้งอีสาน)中聽到的那樣。於是政府針對曼谷的學生抗議者,藉此為全國各地殺雞儆猴。他們被指控為共產主義者並擁有武器,而後根據這些罪名直接在校園內屠殺。他們遭到冷血屠殺,許多學生為了求生而不得不逃進森林裡,同時,村民也被迫躲進森林裡。 

冷戰約莫在1988年結束,緊張情勢也逐漸緩和。人們開始從森林回返。正是在此時期,伊善音樂和「為生活而音樂」開始融合。某些歌曲被錄下來,但那些過於敏感或帶有政治內容的歌曲,因為傳播有風險而無法錄製。在整個冷戰期間,摩蘭與luk-thung音樂也繼續演進。摩蘭被現代化了;過去只使用一兩種樂器,但現代,摩蘭開始由樂隊演出並結合西方樂器。在某個時間點,摩蘭和luk-thung音樂開始混在一起;歌曲的某些部分可以用摩蘭演唱,而其他部分可以使用luk-thung風格。摩蘭和luk-thung的世界融在一起,轉變成了各種新作品,像是由Surin Paksiri演唱的〈Isaan-Lam-Plearn〉(อีสานลำเพลิน;1973),兩種風格無縫接軌。

Isaan-Lam-Plearn by Surin Paksiri is an example of the fusion of mor lam and luk-thung music.
Interview with Surin Paksiri

儘管這樣融合,但摩蘭仍持續自行演進出適應當前時代的口味,這可以藉著叫做「摩蘭新」(mor-lam-cing)另類流派看出(其中「cing」是「racing」的縮寫,代表快速、新奇、現代),特徵是更快的節奏,更輕快、辛辣的歌詞。這種演變反映了摩蘭音樂客層的世代變遷及隨之而來的變化。過去,老一代的錢最多,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年輕人湧入城市求學與求職,他們成了重要的消費群體,有更多花費的能力。摩蘭必須在一個由luk-thung與「弦樂」主導構成的年代發展,其結果是諸如Soontorn Chairoongrueng等樂隊和Ratree Srivilai(摩蘭新女王)等藝術家嘗試結合民謠敘事與西方樂器旋律,並採用比較精簡的文字內容。有許多依善藝術家也同時唱摩蘭與luk-thung歌曲,像是Dao Bandon、Waiphot Phetsuphan、Pornsak Songsaeng與Banyen Rakgan,我之前提到過。在我出生的時候,摩蘭和luk-thung的音樂彼此混合,很難區辨。因為這兩種類型總是對新的社會趨勢保持開放,也就隨著時代變化而怡然地適應了。

Soontorn Chairoongrueng mixed folk narrations with Western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concert Song-Kon-Song-Kom was a battle between pop star Thongchai McIntyre and Pornsak Songsaeng, which brought their very different audiences together in an interesting contrast.

回到1986年,當Pornsak Songsaeng的專輯《Sao-Chan-Kung-Kobe》走紅時,我們看到另一個摩蘭和luk-thung音樂的欣欣向榮;這些類型的歌曲和歌手被引進城市受眾之中,而這些藝術形式中的全方位表演亦然。1987年5月1日,一場名為「Song-Kon-Song-Kom」(สองคนสองคม)的演唱會變成當時最紅的流行歌手之間的競爭舞台:Thongchai McIntyre和Pornsak Songsaeng。這是一場很有趣的演唱會,因為兩位歌手的歌迷完全不同。Pornsak也說了個笑話:「我的歌迷非常『民族主義』與誠實。當他們來到舞台前,他們就是要一起跳舞,一起開心。(註7) 顯然,他們不同於Thongchai的曼谷歌迷,後者主要為城市人,喜歡輕柔的旋律、適度的舞步與流行樂風格。於是這場演奏會成為現代摩蘭的濫觴。在那之後,許多藝人同時演唱摩蘭與luk-thung的歌,例如Tai OrathaiJintara PoonlarpHoney Sri-IsanNoknoi Uraiporn

The famous band Siang-Isan (Yes) singing Lam-Lueng-Tor-Klon.

談到現代摩蘭,就不可能不談論伊善之聲(Siang-Isan)樂隊,它是由藝人Noknoi Uraiporn於1981年所創立、並領導迄今。樂隊的表演結合各種娛樂,如摩蘭歌唱、Lam-Lueng-Tor-Klon(反敘事)(註8) 和喜劇表演。伊善之聲據說是依善最大的摩蘭團體,也極其完整地呈現摩蘭藝術形式的各個層面。它包含許多知名的樂手,如Poyfai MalaipornMaithai Huajaisin和Yai-Jin(ยายจื้น)。從1999年到2006年,Isaan的音樂從不間斷地發行。不少摩蘭歌曲提及當地的生活型態,伊善人們的喜悅及其文化,讓我們聽到各式各樣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們得到不少樂趣。這和摩蘭往昔唱誦日常、稻田、生活艱辛大異其趣。現代摩蘭傾向談論青少年的生活,更明顯聚焦在趣味上,歌詞充滿雙義或諷刺、調侃或批評現代生活及社會。比方說,Yai-Jin的歌曲〈Phu-Bao-Gin-Maew〉(ผู้บ่าวกินแมว)是講一群青少年的故事,他們下班後喜歡一起喝米酒。一旦他們喝醉了就想吃點鹹的東西,再去廟裡捉貓,正如歌詞中所說:「嘿,美麗的女孩,如果我每晚都可吃烤貓,那就太棒了。」另一個例子是Saomat Megadance的歌曲〈Dao-Mahalai〉(ดาวมหาลัย),它在談送去曼谷唸書的伊善女孩,她們自命不凡地回家,似乎不再接受自己身為東北人的事實,諸如此類。我最喜歡的歌曲之一,Yai-Jin的〈Kha-Def-Heavy〉(ขาเดฟเฮฟวี)描述伊善青少年的生活之道,他們對於重金屬、任何現代事物以及在舞台前方跳舞的熱情:「你不覺得穿緊身褲很帥嗎女孩。一個男人必須裝酷,參加每個派對,在舞台前跳舞跳到被踩踏…在舞台前跳舞跳到腳被踩爛。」我愛死了今天的依善音樂,它混合了「弦樂」和luk-thung/摩蘭,這些類型再也難以區分,而這種混血性也導致了一種名為「獨立摩蘭」的當代依善之聲的誕生。

Dao-Mahalai by Saomat Megadance tells the story of a young Isaan student that returns after studies in Bangkok, full of pretension towards her home and culture. The contrast between life in Isaan and the capital city are humorously explored.
Kha-Def-Heavy by Yai-Jin is an ode to Isaan teenagers and their love for parties and all things new and modern.

要了解今天的伊善音樂,我們也必須關注主流音樂產業和獨立音樂。約莫在1990年代末期,當泰國主流的流行音樂達到飽和時,一個新的獨立電台「104.5 Fat Radio」誕生了。它復興了另類搖滾,後者在1990年代初期首次撼動業界以後,便裹足不前。非主流音樂的回歸造就了嗜聽獨立音樂的「獨立之子」的青少年運動。有趣的是,在這段期間青少年的獨立性,以及他們嘗試在各種音樂類型中尋找定位。1999年,一個叫「小房間」(Small Room)的小型音樂廠牌成立了,它讓無名或知名樂手都可獨立創作歌曲,沒有從屬或認可流行樂規範的壓力。該廠牌聯合發行一系列名為「小房間001-009」的專輯,每張都是不同藝術家合輯。這些專輯的歌曲逐漸走紅,雖然沒有多少人曾真正聽過其中的音樂類型,但後來都成了主流。

我們可以通過小誌(zine)的製作、廣播電台Fat Radio、廠牌「小房間」以及早期的社交網站Myspace和hi5,看見泰國獨立產業的圖像。一旦這些社交網絡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它們也讓我們敞開心扉,更快地認識這個世界。不同國家的歌曲讓我們興奮不已,其美感與聲音都是我們以前從未看過或聽過的,遠遠超出了我們自己的實際領土。2007年Nattapon Siangsukon或DJ Maft Sai成立了Zudrangma唱片,他們為泰國聽眾帶回了熟悉、但不知為何為人遺忘的聲音。DJ Maft Sai喜歡聽音樂,並蒐集各國音樂的黑膠唱片。他對摩蘭產生興趣並開始從伊善許多地方收集CD。然後,他創立Zudrangma唱片並組織一個名為「曼谷樂園國際摩蘭」(Paradise Bangkok Molam International)的樂隊,這讓青少年以新的眼光看見摩蘭,並將摩蘭視為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新玩意。

Hoh-Mhok-Huag-Pai-Fak-Pa
Song in the style of Ngad-Tang-Ngad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人們不再只被拉往一個方向。網路世界不只帶來泰國之外的新音樂,還向國外的人們傳播了泰國的摩蘭。即使是大型唱片公司也必須接受現代的變化,我們都有能力與目標受眾進行交流和互動,或直接擴展目標群體。正如現代摩蘭或「獨立摩蘭」以網路作為主要武器,YouTube已成現代摩蘭樂隊的重要空間。來自伊善地區的青少年不再需要唱片公司,另一方面唱片公司必須找到他們。如今伊善有很多小型音樂廠牌,如Sing Music吉他唱片頻道Tsir Sound,製作出許多有數百萬流量的知名曲目,像是〈Hoh-Mhok-Huag-Pai-Fak-Pa〉(ห่อหมกฮวกไปฝากป้า)、〈Ngad-Tang-Ngad〉(งัดถั่งงัด),和〈Malong-Kong-Kaeng〉(มะล่องก่องแก่ง)。此外,也有很多描寫當代伊善生活的影片,像是《PBTB E-San Indy》、《Thai-Baan the Series》,還有《Nah-Han》。因此,摩蘭音樂和伊善文化的力量早就在家鄉之外日益蓬勃發展了。

Malong-Kong-Kaeng
Footnote
註1. 孟語(Mon)在泰國和緬甸被認可為本土語言。
註2. 「弦樂」(string music)為現代音樂形式的口語聲呼,名字來源於這類音樂大多是用吉他演奏。本文將以括號區隔泰文裡的「弦樂」和中文裡弦樂的差異。
註3. 伊善(Isaan)位於泰國東北部,是該國最大的地區。伊善地區大多數人口是寮族,但是稱呼自己為「泰國伊善人」(Thai Isaan)將自己與鄰國區分開來。「伊善語」也是泰國提到寮語時的名稱,儘管伊善地區大多數人仍稱語言為「寮語」。
註4. Phu-Mi-Bun或Pi-Bun(聖人起義)是當時反抗君主制對宗教全面控制的流行運動。反抗的形式包括諷刺姿態或評論,創造新的超自然宗教傳說,還有為這些信仰創造新的傀儡或「聖人」。雖然主要被歷史學家解釋為反政府叛亂,但新證據表明有王室成員在支持起義以增強自身權力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註5. 該革命為一群曾在歐洲留學的文職人員和軍事官員發起的、幾乎沒有流血的過渡,當他們從海外回國擔任重要政府與軍隊職務時,帶回了將國家改革為西式民主的願望。見人民黨詞條。
註6. Kathina是在雨季結束時舉行的佛教儀式,其特點是感恩和給予。當地社區會為寺廟捐款,例如為僧侶提供新的長袍。
註7. Songsaeng的笑話是在玩弄泰文的「民族主義」一詞,暗示當地文化的自豪,同時嘲諷地抵制古典主義與地方愛國主義。
註8. Lam-Lueng-Tor-Klon是一種反敘事,將另類歷史和童話作為表演的一部分。
See Also
Phu-Bao-Gin-Maew: Thaiisaan Sound ,Pisitakun Kuantalaeng (Penwadee Nophaket Manont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