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46 : The Piracy, the Radiowave, the Bubble
Koh Pich,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Imagination of Common People
鑽石島,歷史的終結與庶民想像的契機
September 11th, 2020類型: Opinion
作者: 高俊宏 編輯: 鄭文琦
作者高俊宏指出,觀看李奎壁的《鑽石島》時,一方面驚訝於遙遠的(至少在心理上是遙遠的)柬埔寨,那種「例外特區」一般的都市開發場景,與我們所知悉的中國大陸的許多地方是如何地相似,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台灣創作者勇於走出西方以外的國度,尋找不同的文化與殖民經驗的參照點,甚至產生了創作上的連結。在對比敘事之外,《鑽石島》還很有意思的地方,便在於這種與異邦的創作者、工藝者的合作,所實際產生出來的流動關係。
Li Kuei-pi, screenshot of "Diamond Dream" (2020);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兒時,曾經有一部電影,深深地烙印心裡,那是由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所拍攝的《殺戮戰場》(”The Killing Fields”,1984)。電影裡,柬埔寨人吳漢潤飾演了潘迪,一位西方記者在柬的翻譯以及助理。在1975年紅色高棉的軍隊攻陷金邊以後,新政權的強迫之下,潘迪隨著全城的居民往北撤離,展開了一段見證高棉政權瘋狂屠殺的苦難旅程,最後在費盡千辛萬苦之下,穿越堆滿白骨與死屍的荒野之後,成功地逃出了柬埔寨這個殺戮戰場。

多年以後,又閱讀到了《逐浪湄河:紅色高棉實錄》上、下兩冊書籍,雖然是一位化名「鐵戈」的中國地下黨員在柬的紀錄,卻見證了紅色高棉以高壓的手段取消私有制、消滅城市、廢除貨幣、沒收書籍等瘋狂的舉措…數以百萬計的金邊居民被迫在幾天之內收拾家當,離開自己的家,踏上漫長的改造(死亡)之途。

在萬華地下街的「瞧夫觀光計劃」空間,觀看李奎壁的《鑽石島》一展,過去的電影與書籍所帶給人的灰澀感一湧而上,混雜了當前柬埔寨的開發情景,令人有種今夕是何夕的感覺。《鑽石島》由好幾件作品所組成,初步給人的印象,是柬埔寨在脫離紅色高棉的恐怖統治以後,在中國資本的巨幅影響,以及「例外主義」的全球開發模式之下,所呈現出來的衝突景象。而位於湄公河與洞里薩河交匯處鑽石島(Koh Pich),則可以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例子。從地圖俯瞰,島中央的「鑽石島公園」(Diamond Island Park),不知道為什麼令人想起凡爾賽宮的花園。

 

 

Li Kuei-pi, screenshot of "National Road No.4" (2019);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展覽裡面,最能夠代表這個國家所經歷的多重殖民歷史的作品,首推〈鑽石夢〉(Diamond Dream)裡面的舞劇。舞劇選擇在鑽石島上的愛麗舍宮(Elysée Palace),一個法式風格的社區裡,一座仿造法國凱旋門的地點拍攝,試圖重現1906年在法國馬賽的博覽會所展示的柬埔寨宮廷舞。和奎壁合作的柬埔寨編舞者Rady Nget,同時也希望透過這齣舞劇連結2010年的鑽石島踩踏事件,向死難者致敬。相關的手法,在〈四號公路〉(National Road No.4)裡也出現,舞者在連結金邊與西哈努克港(Sihanoukville)的四號公路沿線,挑選幾個特殊意義的地景進行肢體表演,如獨立紀念碑、路邊的攤販、成排由韓國「現代集團」(Hyundai)製造的怪手,以及堆有成堆貨櫃的港口。其中,通行國際的日本貨櫃船隊”K” LINE的貨櫃特別顯眼。在中國「一帶一路」的策略下,成為了一個設有中國經濟特區的深水港。中資涉及了房地產與賭場等產業,為當地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轉變。

「對比敘事」是我對《鑽石島》一展的首先印象。華麗、脫節而充滿異國風情的城市想像,對比了舊有的生活紋理,以及城市開發造成的「犧牲者」。我們不禁想起近幾年不斷在台灣上演的類似情節,創作者身處土地創傷場景的現場,很自然地會去傳達衝突、彰顯弱勢,這無疑也是藝術作為一種異質的社會運動的重要精神。

對比敘事不僅無誤,在當代創作裡甚至可以說是絕對的正確。可是,如果創作僅只強調衝突的表達,那麼它與一般的專題新聞報導,究竟有什麼差別?這點,在奎壁的展覽中,我們看到更多的可能。

 

Li Kuei-pi, screenshot of "The House of Restless" (2019);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確實有著報導者的身影,例如〈不安之屋〉(The House of Restless)一作,結合了田野常用的「在地報導人」(native informant)的方法,裡面有有操著中文口音的房屋仲(該房仲是台灣人,僅二十多歲,在全球化的流動下,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出走柬埔寨擔任房仲賺取較國內高的薪資)以及金邊的在地人,滲入了鑽石島開發區內部的工地景象,以及只能遠遠眺望鑽石島,淪為「犧牲者」的周邊居民。或者如〈真臘風土記:中國輿圖 系列〉(The Customs of Cambodia-China Map)一作,奎壁搭上了接待遊客的嘟嘟車,拍攝金邊街上許多的中國商店,呈現出了中國政治與商業介入柬埔寨的情況,這樣的類型攝影,事實上也隱含著報導者的意味。策展人邱柏廷在論述中提到了「展間是一個檔案室」,其中一部份是基於上述的報導特質,另一部份也暗示了屬於藝術的感性檔案的存在。

除此之外,更為精彩的是在政治、經濟的「硬」殖民之外。作品中似乎有著更細一層的,對於美學的「軟」殖民的探討,這是屬於感性檔案的部份。這使得上述的「對比」顯得更加地隱晦而內化,也顯示出創作者超出了一般報導者的層次,而更轉向了與創作者自身有所連結的美學意識,這是「藝術」作為一種政治事件的特質。例如〈鑽石夢〉一作裡,舞者的西裝與旗袍的定裝,讓人不禁聯想起「二次殖民」的問題。有別於第一次殖民的「硬」,第二次殖民的「軟」,實際上是奠基在比第一次的「硬」還要硬的心理結構,也就是對於強勢文化所殘留的「效忠」的問題。我非常同意文化沒有「好、壞」之分,但是也不得不同意文化確實有「強、弱」之分,在這個狀況下,具有普遍性的文化是帝國的產品,一如具有普遍性的論述也是帝國的產物一般。這點,是我們在觀看不僅僅是東南亞,甚至於亞際國家在面對往日殖民美學的遺緒,乃至於更具有普同性面貌的國際(當代)美學的形式底,究竟該怎麼樣定位自身的既有美學元素,而不至於落入「傳統」的窠臼裡。〈鑽石夢〉給人這樣複雜的美學感受,它的背景空間錯亂而不易辨識,一如它的舞蹈裡面的交揉感。那些被留下來的雞色彩鮮豔的影像,並不能被稱之為「美」,而是接受與抵抗之間的拉鋸。

 

Li Kuei-pi, "The Customs of Cambodia-China Map" (2019);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總之,在觀看奎壁的《鑽石島》時,一方面驚訝於遙遠的(至少在心理上是遙遠的)柬埔寨,那種「例外特區」一般的都市開發場景,與我們所知悉的中國大陸的許多地方是如何地相似,當然,台灣也不乏類似的開發模式,甚至於亞洲也是。在馬來西亞籍學者王愛華(Aiwa Wang)的理解裡,創造「例外特區」,是亞洲近代新自由資本主義的主要 發展模式。但是,比起成為「例外特區」還要令人驚悚的是「中國化」,除了發現中國帝國的影響完全不亞於我們所熟知的西方之外,也發現台灣與柬埔寨之間多了一層面對(或對抗)「中國因素」的共同位置。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台灣創作者勇於走出西方以外的國度,尋找不同的文化與殖民經驗的參照點,甚至產生了創作上的連結。在對比敘事之外,《鑽石島》還很有意思的地方,便在於這種與異邦的創作者、工藝者的合作,所實際產生出來的流動關係。對於今日的當代藝術創作者而言,在走出了往昔以「自我美學」作為圭臬的時期以後,建立關係,形成一種獨特的創作生態,是愈來愈清楚的趨勢。

除了〈鑽石夢〉與在地舞者合作之外,在〈鑽石屋〉(Diamond CA&SA)一作裡,這種交互的關係似乎又更拓展了一層。創作者邀請當地的工匠師,製作出當地住家外經常懸掛的,用來供養無臉遊魂「Khmos pres」的竹片小房子。然而,其外型則是仿照了鑽石島開發區上面的「鑽石凱薩」公寓。據說, Khmos pres是來不及長大的幼童鬼魂,乍聽之下頗有幾分台灣供養嬰靈的習俗,但應該還是有所差異。

 

Li Kuei-pi, "Koh Pich‘s ABCs" (2020); image courtesy of artist

到這裡,我們看到了《鑽石島》一展中,非常動人的一面,也就是在陳光興談論「去帝國」以及「參照點的轉移」時,究竟怎麼「去」、轉移到哪裡?全球近代化某一個層面是一部「以國民為中心」的歷史,然而,當「國民」再再被誤導成,以公民社會中的中產階級為主體想像時,這個時候,我們的參照點絕非「地點的轉移」如此而已,而首先是「階級」的轉移。這並不僅僅是要求我們回到過去馬克思主義視野中,以勞動者作為主體的階級論,而是由不同層次的庶民、不同的文化,乃至於不同的自然事物,交構而成的參照點。對此而言,奎壁的創作,或者類似取徑的當代創作者,正在開創一條這樣的路。

最後,猶記得在《逐浪湄河:紅色高棉實錄》的文中記載,當人們被迫帶著可憐的家當擠上湄公河畔的汽船,準備離開金邊航往北方的洞里薩湖,不安的氣氛瀰漫著整艘船。而當船隻從湄公河轉進了洞里薩河的那一刻,所有的人眼光都不約而同地望向左舷,向著遠方的金邊王宮做最後的巡禮,王宮金色屋頂還在城市的晨曦中閃閃發亮。他們雖然焦慮,但是卻遠遠沒有想到哺乳他們的金邊城市將在幾天之內變成死城,船上大部份的人也將在不久之後死於飢餓與勞改。每當讀這段文章時,總是必須放下書本,再也無法閱讀下去了,那樣的苦難事件,也好像才剛發生在昨日一般。

今日,在面對更大規模、更為複雜且沒有人能夠清楚掌握的浮動資本的聯合開發事件裡,常常令人想起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歷史終結」(The End of History)之說,這時候我們都真正成為最後的人了。歷史並沒有終結在恐怖的波布(Pol Pot)政權裡,因為我們知道,大多數的人們終究會反擊。可是歷史確實可能終結在新自由資本主義裡,因為大多數的人們不僅連反擊的想法都沒有辦法,還爭先恐後地想要參與它。面對著潮水一般的土地開發事件,柬埔寨的鑽石島絕非特例,任何人也都幾乎無法抵擋。然而,創作者用跨距頗大的多重手法,一方面讓開發案的週遭事物不只變得可見,而且更能被感知其中的複雜性,這是奎壁的創作很突出的一點。二方面,創作者的跨國創作,更牽起了一種庶民的想像(或者想像的庶民)流動的可能性,在窒息而看似無解的土地資本化的過程中,這樣的連結與對話,顯得愈來愈重要。

Solid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