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 : Folding Memories
Interview with Media Artist Chang, Yung-ta
聽覺現象的「相對感度」:專訪張永達
December 8th, 2011類型: Interview, Sound Scene
作者: 鄭文琦 編輯: 鄭文琦
展覽叫作「相對感度」(2011年10月),在概念上和執行上和過去相當不同。除了數位化的聲音訊息或儀器測量,人耳無法精準辨別音量或頻率。以聽覺來說,它是以跟自身經驗比較得到的感覺,因為生理構造限制,它變成一種相對性的感知體驗。
Chang, Yung-ta, "YPhenomenon #2 [Quad. ver.2]" (2011);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無論實驗聲音、Audio-Visual、聲音裝置的分類,即時性的現場表演或裝置,聽覺在你作品裡的重要性都不下於視覺,甚至是先決條件。這樣的意識追溯至何處?

張永達:2005年北美館舉辦的國巨「異響聲音藝術展」(註1)對我有滿大的影響,看到各個不同面向的聲音作品,包括:Carsten Nicolai(Alva Noto)和坂本龍一的Audio-Visual作品;聲音和光的組合如保羅•迪馬利尼斯(Paul DeMarinis)(註2);跟空間有關的是克利斯汀娜•庫碧詩(Christina Kubisch)或馬克•貝朗斯(Marc Behrens)。之前都在中部,看的不是錄像、當代藝術就是設,2005年才到台北唸北藝大藝術與科技研究所,所以從來沒看過這樣的展覽。大概就是從那時起慢慢接觸到聲音,從那以後開始大量從網路和課堂上觀摩相關作品。因為我原本是做視覺的,對聲音很陌生也很好奇。我開始注意到聲音,留意身邊各種細微的聽覺。

 

Q、2005年你初次獲選澳洲「D>Art 06」第九屆數位媒體與螢幕藝術節。於是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做了首次採訪,後來你又有哪些不同發展?

張:大致可分成從進科藝所到山口情報藝術中心駐村,以及駐村回來後的兩大階段。我在2005年進入科藝所,開始想要自己做些作品。那個階段的創作是很直覺的,沒有想太多,身邊有什麼素材就試什麼,跟朋友出去時就帶DV去拍(聲音部份也忘了是怎麼弄的)。那是接近2005下半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只是想要嘗試聲音影像。2006年受到Alva Noto和坂本龍一的影響;因為太喜歡他們而想做類似的東西。不知道這是好或不好…比如你學新的東西時,會想做到某個階段再去突破。我就揣摩他們聲音的結構或風格,試著做出類似的東西,有點像是一種技術的磨練。若一開始沒有技術的基礎,之後很難做出自己的東西。那時比較偏向極限的風格,影像都是黑白線條構成,後來遇到瓶頸。因為別人做得那麼好了,再怎樣也做不過他們,於是袁廣鳴老師建議我轉換媒材或方向。我開始實驗一些從來沒人看過的小型機械,嘗試紀錄一些聲音影像。但對我來說,好像開啟另一個方向。2006~2007年就這樣一直不停實驗,也嚐試聲音以外的創作,好像有點浪費時間吧,不斷思考自己要做什麼、也不斷在看新的東西。

2008年透過袁廣鳴老師轉介,有機會去日本山口情報中心當實習生。我一上研究所就知道那裡,於是立刻答應了。實習時間是從2008年4月到9月底,這是一個轉捩點。山口情報藝術中心是一個很特別的機構,他們有自己的實驗室,成員大多來自IAMAS(註3)或多摩大學,除了有科技或數位藝術的背景、技術扎實以外也有美學的素養。因為台灣美術館沒有這種專業的技術人員,更缺少美學與技術兼備的人才。我實習的地方是InterLab,雖然和我相處都是同期進入的人員,但好像都很快進入狀況。而在制度上,有個製作團隊在支援整個館內運作和藝術家的需求;每年邀一、兩位藝術家駐館幾個月,期間有創作、展演和周邊活動等等。

 

Q、在進入山口情報藝術中心前後有何收穫?

張:山口情報藝術中心特別之處在於他們是和亞洲接軌,所以特別針對亞洲學生安排,每個人都可提出自己的實習計畫。我寫的是要去InterLab學習技術和互動,他們就安排一個人來帶我。在那裡的最大收穫就是做事的態度和觀念:你必須非常踏實地做好每件事,不要省略任何步驟。他們做事非常負責,一切都以藝術家和機構需要為主,因為他們是在為自己做而不是為別人。態度不會很隨便,但也不會把大家搞得很嚴肅或很緊張。我學到許多技術,包括聲音系統和MAX/Msp等程式,還要處理木作或金屬。在實習期間,也從它的建築構造獲得音景的靈感,想把不同地方的聲音處理過後,集合在同一個音軌。於是開始在日本錄音的聲音系列。回台後,2009年在失聲季有個表演。當時剛進科藝所的蘇文淇來看表演,之後很感興趣,就找我聊聊有無合作機會。沒多久她就有想法並邀約合作,從那時起,我開始跟舞蹈或表演的跨領域合作經驗(註4)。2009下半年到2010年有越來越多像這次展出的聲音裝置。

 

Q、請為我們介紹新的個展作品吧。

張:展覽叫作「相對感度」(2011年10月),在概念上和執行上和過去相當不同。簡單來說,我們身處在一個節奏非常快速、資訊非常密集的狀態,只要一開電腦上網或使用iPad、手機,隨時都在接收各種影音數據或資料。在這些資料衝擊下,感官好像退化了,因為我們習慣使用輔助工具接收資訊而非透過真正的身體。也許以前能聽到非常細微或遙遠的聲響,可是我們現在因為依賴科技,感官變得沒那麼敏銳,所以我想要做個關於空間或感知的實驗。因為聲音非常無以名狀,看不到也摸不到,是一種極物理性的傳遞。除了數位化的聲音訊息或儀器測量,人耳無法精準辨別音量或頻率。以聽覺來說,它是以跟自身經驗比較得到的感覺,因為生理構造限制,它變成一種相對性的感知體驗。所以這次想要做些比較細微的、人類的聽覺無法精準反映的物理變化。《YPhenomenon-Quadraphonic ver.2》是我在日本蒐集聲音創作的五頻道影像虛擬音景,它不是原音呈現,而是混合許多聲音。如今人們每天接收大量聲音資訊,不去想它是真或假的,所以我乾脆削除原本現實的關聯,反映了今日的聽覺現實。我把這些素材片斷與以顆粒化,重組拼貼後再直覺編組;顆粒狀的音質和場景和持續變化流動的波浪動態,分析聲音的高低頻,再用聲音去控制粒子運動而形成同步機制。它有四個聲道,透過弧形裝置達環場包圍效果。

《Signal.Flow(訊號流)2. 0》前版本是2010年8~10月為了參加聖荷西雙年展而做,是一個跟廣播有關的LED作品,我在一根柱子裡裝了無線電接收器和整排LED。因為聖荷西是首個有商業廣播的美國城市,策展人希望我做公共性的作品,所以我就想利用無線電。當觀眾靠近柱狀裝置時,無線電就會自動隨機切換,並用LED顯示波形,將看不見的訊號視覺化。第二版同樣探討看不見的數據訊號,因為我長時間開著電腦,電腦裡有監測溫度、風扇轉速或硬碟使用量的軟體。於是,我想到將這些看不見的內部變化再現。本來想到一個包覆性的聲音場域,幾經修正做成鎢絲燈泡構成的二維弧形,因為它是類比媒材,通電後不會立刻全暗或全亮。我想用亮度和聲音表現電腦內部的訊號變化,原本想做三維矩陣,但需要極高密度才能達到我要的效果,於是改成二維,並不斷調整喇叭單體和燈泡之間的角度,弧裡每個地方聽到的聲音都不同。背後還有個更隱性的動態系統,我設計了圖形化的連動程式,讓電腦用圖像系統連動整體,所以每次啟動的效果都不一樣。我希望聲音接近有機、模擬自然的狀態,產生類似蟲鳴、又像白噪音的效果。控制系統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我所設計的圖形初始狀態(場景);另一個是各別場景之中,電腦內數據資料變化的數值顯示。

 

Q、這個作品裡如何控制燈絲和喇叭?燈光和聲音之間的關係是?
張:系統同時控制燈絲和喇叭,假設燈絲亮度是0到100,音量也是0到100,兩者之間是類比的mapping。但和王福瑞老師不同,他的控制系統是寫好一個程式,輸出到每個裝置的晶片系統,隨機開關啟動,而非有一個中央系統。每個微裝置程式都是寫好的,所以每次啟動都是隨機的。我的系統可以隨時控制亮度和聲音,控制參數的來源數據是那台主機的溫度和磁碟使用量。原本我想表現三維空間的立體細微變化,為了避免讓人感覺太相似,所以最後使用穹頂,觀眾看到沒有太多修飾,因為我希望呈現一種原始、自然狀態,像有機的感覺。有人說,我把數位做得比較有「溫度」了。但我不是刻意做的,只是想要營造聆聽和觀看的環境。希望人們可以在外面觀望或走入其中感受。

《relativity +/- RAW》是我在Tokyo Wonder Site駐村時,聽到暖氣加熱與窗外溫差、導致金屬窗框膨脹的剝裂聲響。那是我初次聽到這種聲音,但別人都沒有注意到,所以我立刻想用它做東西。後來發現是金屬熱漲冷縮的效果,我先用麥克風去收音,之後決定不要單純播放,而是再把它藏起來。我做了一個中間有電熱棒的複合材質金屬管,放在新苑聲音藝術展裡展出。我試過許多不同結構,不斷增加不同金屬接觸,再設定加熱和斷電時間以產生熱漲冷縮,實驗期間也觀察到許多有趣的現象。這次展出時我把管子從中切開、分別放置,觀眾可以看到兩邊的對比與變化,其中一邊加熱時另一邊就冷卻,像是一種呼吸的循環。雙頻道的錄像銀幕是靜態的裝置和麥克風,耳機聽到的是原始的收縮和膨脹聲。因為現場只有加熱、冷卻一段時間才有聲音。每次循環是17分鐘,但我不覺得有人會全部聽完,所以我又加一組靜態影像;我發現觀眾會先看影像會不會動,因為人們好奇的是會動的物體,但是很少人會聽完聲音。

 

Q、聲音藝術裡是否存在著技術決定論的導向,或者存在聲音藝術的決定性技術條件?

張:我不認為。還是有人用類比、低科技的方法在創作。也有人是用非常高科技或技術性的媒材來表現。不管類比或數位,最終核心還是聽覺經驗本身,所以我不覺得技術在主導。創作者應該知道自己想呈現的聲音本質;2010年聲音藝術家Bill Fontana有一件《Sonic Shadows》在舊金山MOMA館內裝了數片巨大的超音波喇叭,聲音內容是他蒐集到MOMA內部的管線聲響,透過喇叭即時傳輸。觀眾會聽到這些具有高度指向性的聲音在整個空間穿梭,彷彿光束一樣掃過身體。雖然是很高科技,但肯定不是一開始就想到超音波,而是先有「影子」概念、再設法運用技術呈現。《訊號流2.0》也不是一開始想到使用什麼喇叭或弧形音場,而是先有概念再思考如何達成。

 

Q、隨著新的科技發展和觀念,聲音或影像似乎走向某種聯合的感知,含有科技藝術的表演藝術不再只是跨領域藝術的分類而已。在你和一當代舞團的表演合作裡,相信不只是單純以聲音設計的角色參與。表演是如何「啟動」的,動作和聲音的發展之間有何關聯?

張:在跟一當代的合作裡,聲音、影像、肢體這三部份都是獨立的,三者都是主角,不像傳統表演的配樂或影像設計。合作的過程通常是由蘇文琪丟出一個概念,然後大家一起發想。聲音以我處理為主,影像常由葉廷皓負責。有時候我們會跟文琪討論作品的概念,彼此透過討論和詰問去釐清作品的輪廓,這是和其他的合作比較不同的方式。聲音和影像的關係並不一定都要很緊密,假如從頭到尾都很密,那就好像聲音只是一種配樂或者動作受限於聲音。它們可能隨著不同表演有不同的關係,其中聲音可以是某種提示或回應。比如說,《Loop Me》一開始是身體和光去引導觀眾進入;《ReMove Me》一開始觀眾是看不到的,所以用聲音去引導,再來才是用黑箱將身體帶進來,聲音、肢體、光/影像(在《ReMove Me》甚至不是影像而是光),或者不同媒介之間的關係都不是固定不變。

在收穫方面,雖然蘇文琪和我都是科藝所,但其實來自不同的領域,所以和她一起工作,也讓我學會如何和不同背景的人溝通。因為我們創作時,最花時間就是溝通,尤其一開始不了解對方,常常各說各話;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這部份的磨練。

Footnote
註1. 「異響聲音藝術展」;黃文浩、王俊傑策展;國巨藝術基金會、市立美術館合辦(2005)。
註2. 曾獲2006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首獎:www.stanford.edu/~demarini/。
註3. 媒體藝術和科技研究學院(研究所)與媒體藝術和科技國際大學。
註4. 即《Loop Me》,一當代舞團(概念/編舞/舞者-蘇文淇;概念/聲音/裝置-張永達;即時互動影像-葉廷皓)。
See Also
"Relative Perception Series" (相對感度) ,Chang, Yung-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