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2 : Art and Commitment
Backstage Screaming: Etat Archive and the Writing of Theatres of the 1990s in Taiwan
後台吶喊—以台灣現代劇場書寫測繪「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
April 28th, 2017類型: Art Production
作者: 吳思鋒 編輯: 鄭文琦
「在地實驗」成立於1995年適逢「第三代小劇場運動」,2016年影音資料庫網站上線,特別於12月17、18日兩天選在與「台北小劇場聯盟」淵源深厚的牯嶺街小劇場舉辦〈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活動,挑選一系列與「1990年代小劇場」及「在地實驗網路電台」相關影像放映。若「時差」是關於動態影像的真實/放映時間於不同脈絡下的基本提問,以檔案作為重訪特定年代的證據力又該如何被理解?
〈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與談者(左至右):于善祿、陳梅毛、閻鴻亞、郭亮廷 left to right: Yu Shan-lu, Chen Mei-mo, Yen Hung-ya, Ko Liang-ting; courtesy of ET@T

背景:劇場與媒體

當藝術圈吹起「檔案」風的時候,幾次,我總是終於無力地想起劇場,恐怕連「檔案」的概念都缺乏,這話當然也是要對自己說的,畢竟所有對「外」的批評,最後都是對自己下的咒語。(如,那,我的書寫工作就有「檔案」的概念?就有在建構「檔案」?)

回想起來,若要依據「書」回頭讀1970年代中期以降,台灣現代劇場發展的軌跡,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及馬森書寫台灣劇場的相關著作,皆成書於1990年代中期。自該時間點往現在走,業已20年之久,劇場書寫碎片化地散落報紙、刊物、部落格、社群網站等處,這是我們的台灣現代劇場書寫史的斷肢景觀。因而,相較於1980年代劇場,恐怕我們對1990年代更陌生。

沿著媒介的角度,1990年代的劇場媒體從前一個10年,如《耕莘藝訊》、《新象藝訊週刊》等機構發行的通訊刊物,轉向具有公眾色彩、分眾市場想像的雜誌與網站陸續出現,像是《表演藝術》(1992)、《盼盼表演藝訊》(1993)、《3P表演藝術網》(2000,數位)。只是,由於這些媒體的「中心」基本上仍在台北,但看外台北的劇團以及雖然根據地在台北,可某種程度也偏離「中心」的原住民舞團,倒也編輯發行了幾份刊物,包括原舞者《原訊》、《台東劇團簡訊》、(台南)那個劇團《葫蘆樂園發聲報》。從外台北的觀點來看,楊美英於2003年出版的《筆記光影-楊美英戲劇論述集》,補充了南部現代劇場發展的狀況,從中我們讀到的不僅是區域劇場史的滾動跡痕,也讀到台北小劇場與外台北劇場之間的生機連結。

〈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第一天播放紅綾金粉劇團檔案,圖左為吳大綱導演;courtesy of ET@T

1990年代也是劇場漸次進入機構化、學科化、補助化的階段;例如扶植團隊補助制度、國藝會成立、各地文化中心改制文化局、大專院校增設改制劇場相關科系等等,都表現出這一個轉變。也意味著,「反不反體制」已然不是劇場之所以要「小」的教義,組織化、體制內協商才是接下來的生存戰場。

2016年底開放的「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其拍攝、製作的劇場影像主要產生於 1995至2003年,即是生成於這段「專業化建制」的劇場領域結構轉型期。因此,瀏覽資料庫整理、公開的諸多幕後、排練影像,與其說看到的是一組組看似平淡無奇的檔案,倒不如說彷彿聽見劇場影像檔案在歷史後台,向我們,向未來的吶喊。

 

檔案裡的陳梅毛(牯嶺街小劇場);courtesy of ET@T

以「在地實驗」為媒介

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開放後,有人問黃文浩如何選擇拍攝團體,他以「裙帶」回覆,沒有人會認為他所說的「裙帶」是在做公關,而是覺得他很直爽地表述「就是要去拍」、「有什麼拍什麼」。這一說,拒絕了各種豐功偉業的加冕,倒是奇異地延續了一種「相濡以沫」的精神。抑或,這樣的說法回扣當時正值整個劇場「全面專業化」的建制時空,讓人想起在「視域與時差」映後座談上,鴻鴻說「放風藝術節」越沒有資歷越容易入選;藝術節催生者之一陳梅毛當場也表明,放風由來就是犯人出來放風。甚至,還會讓人聯想到「四流巨星藝術節」、「破爛生活節」等1990年代劇場及另類文化的躁動場景。這些命名及入選標準所顯露的反社會氣息,仍溢散一種游擊、邊緣、粗糙的氣味,雖然時代很快地將驅散這些氣味。(註1)(註2)(註3)

如何想像1990年代的相濡以沫(攝於台南);courtesy of ET@T

「游擊」意味著小規模、高機動性的慾望主體的迸發,相對於1980年代經由不同的結群在街頭、公共空間、地下排練場,以個人或團體,以身試探各種介於緊繃與將即鬆動的社會、心理界限,1990年代的結群,反映在運作替代空間、策辦藝術節的比例更高;各形各色的非劇場空間如台北尊嚴、發條橘子、甜蜜蜜等,以及節慶式場景如《破爛生活節》、《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四流巨星藝術節》、《空中破裂節》、《放風藝術節》等,各有各的殊異個性。

當然,再往下一個10年,我們便會目睹「藝術節」的氾濫而終使「節慶」消逝的時代,於是「在地實驗媒體資料庫」保留的不只是物質的劇場影像檔案,終究也是一種精神氣質,一種能量經濟的生產容器。

在資料庫,儲藏著陳梅毛編輯的《台北小劇場一群年輕劇場工作者的文化紀錄》一書序言:

這個國家在每個縣市都蓋了一個可笑的文化中心,宛如舊威權制度下的考量從來沒有多元的思想,不允許有其他並重的位階相應,誘惑著小劇場卯命使自己劇團變大,以符合國家政策下的場地需要,並以進入「國家」劇院為光榮的目標。而在國家以數百上千億的計劃之下,製作費在動輒個位數萬元預算的「小劇場」,注定長期被排擠,營養不良的命運,成為體質不良的跑者,弱勢的族群。雖然如此,小劇場仍然在上一代掌握的權力生態中,包括解釋權、教育系統、文化政策等等,成為建立臺灣劇場文化的中堅,在臺灣包含女性、勞工、同性戀等各式族群的議題,以最少的資源推向最大的邊境。

這本書出版於1996年5月,隔年即是陳梅毛、江世芳、鴻鴻等人籌組小劇場聯盟,爭取以中正二分局做為劇場空間,最後由台北市政府新聞處規劃成小劇場展演空間,牯嶺街小劇場元年。想像回返體制與劇場的交界時刻,此刻讀這一段剖白,卻像是最後的抵抗宣告⋯

1995空中破裂節;courtesy of ET@T

如何繪測後台餘音?

這正是後台吶喊的第二重寓意。這裡的吶喊未必是大力訴說制度不公、國家暴力,更是眾工作者生存於劇場領域結構轉型期的餘世微言。甚至,吶喊的對象已經不是國家,而是因「專業化建制」遺忘了劇場領域曾經是文化領域、曾經是公共領域的,我們這一代,我們這時代。

大量記錄後台的「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既不像2000年後中央大學設置、以演出錄影為主的「臺灣現代戲劇曁表演影音資料庫」,也不似林靖傑在公視策畫,洪智育、許綺鷰、李孟哲、林靖傑導演,朝向劇場生態總覽的「台灣小劇場」系列13集(1999)。回到運作的當時,它即時記錄、即時傳播的性質還是最優先的。從現在的眼光來看,資料庫儲藏、展示的是一組組「過程影像」,雖然片段的記錄先於歷史的拼貼,卻猶如爆破四濺的碎片,飛刺向歷史匱缺的心臟地帶。看似平淡,可殺傷力十足。

1995空中破裂節;courtesy of ET@T
Footnote
註1. 「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利西翠妲之越Queen越美麗》映後對談:
註2. 「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日蓮,喃喃自語的島》映後對談
註3. 「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映後座談
See Also
視域與時差:90年代劇場檔案放映 ,ET@T
牯嶺街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