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IBUTOR
總計7篇
Ko, Nien-pu
柯念璞

An independent curator. Her research interest lies in the urban cultures in East Asia, community art, and Modern history of East Asian. She is also the curator of Flags,Transnational - Migrants and Outlaw Territories (Tokyo Wonder Site, 2016).

獨立策展人。她的研究領域為東亞都市文化、社群藝術、東亞現代史。最新展覽為《旗、越境者と無法地帯》(Tokyo Wonder Site;2016)。

柯念璞(Alice Ko):首先感謝您同意接受這次訪談。您曾在許多個機構扮演策展人的活躍角色,而您的工作主要聚焦在「南亞」的主題上。可否談談您自身的背景,以及何者啟發您成為一名策展人?在您先前的工作和後來的工作之間是否有所斷裂? 哈耶瑪.西瓦涅珊(Haema Sivanesan):或許重要的是先談談...
柯念璞:在您的作品中,巴里神話作為重新省視了過去與現在,相異歷史的調解空間。它提出一個新的錨點或精神,作為產生超越國家歷史變遷、話語和現代邊界劃分的結構性改革。您能否以巴里的三個死亡來闡述您對巴里的興趣和方法,以及您如何將其作為作品的主要結構? 簡.金.凱森:〈分離的共同體〉(Community o...
1. 1984年成立於日本京都的新媒體藝術團體Dumb Type,在1980年代日本的數位科技浪朝下,搭建了集體藝術實踐與數位表演藝術的另類實踐,命名直指「信息過剩但無法被辨識(一無所知)」的狀態,如日本學者淺田彰所下的註解: 極端的信息集成,且被抵消,接近而化為絕對之零。(註1) ...
一 亞洲是具有多重的周邊視角且不斷在漸進時間裡連續互動的整體,倘若其中一端是從西方為中心的世界歷史軌跡展開過程中,被迫走上非主體化道路的東亞,另一端則是亞洲內部的秩序中,被迫處於邊緣地位的邊緣視角。這並不是指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或邊緣,而是在帝國主義及民族國家振興下,亞洲價值、文化、國家政治、生命處境等...
一、日本帝國的南洋史觀 1941年,日本進軍馬來亞前於國內出版一本名為《南方感覺》的遊記,書封印製海灘椰林的熱帶地景,作者寺下宗孝記述對於南方島域的人文探查,其中包括馬來西亞以及南方各國的自然環境與海域、宗教、⼈文藝術。在太平洋戰爭時期,不乏此類在日本帝國的南向政策下對南方的探查紀錄,從軍手札、電影...
區秀詒(AU Sow Yee):亞答屋84號圖書館有點想活絡地方在知識生產或批判思考上,而在中山大樓不同組織之間的互動還算良好,互相支持彼此的活動,但我覺得中山大樓比較集中的關係,其實吉隆坡是發散的城市。這個空間提供某些條件讓你互相認識、支援。例如以前我們知道「馬來西亞設計資料庫」(Malaysia...
柯念璞(Alice KO Nien Po):談談設立亞答屋84號圖書館的動機與背景? 蘇穎欣(SHOW Ying Xin):2008年到2013、14年馬來西亞政治局勢有很大的變動,人們對民主、生活的想像、文化工作者的責任等有不少討論。但政黨輪替失敗後,這些人回到自己的崗位,較不關心政治。換言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