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3 : Project Glocal: The Residency
Interview with Dayang Yraola, the Curator of Project Glocal Transi(en)t
專訪Project Glocal亞洲城市串流策展人:達鴦‧雅洛拉
February 7th, 2014類型: Residency
作者: 鄭文琦 , Dayang Yraola
2014年的Project Glocal將是一系列的短時程進駐。參與計劃的新舊藝術家將受邀至另一個城市,為期從10天到一個月不等。於此期間的任務為:1.了解城市當地的藝術家;2.找尋符合自身實務的合作對象;3.和這些對象一起進行創作/表演。這任務是傾向呈現非市場導向的臨時性藝術作用,藉此創造出某種共同連結、進而引發追尋的自在感受。因此計劃也假設了,彼此合作的不同藝術家,將在自身將來的創作實踐歷程中,延續尋求以彼此為合作夥伴的關係,進而強化這樣的連結。 三月在台北發生的「Project Glocal亞洲城市串流」(原名為:Project Glocal 2014: TRANSI(EN)T TPE)將聚焦於科技+表演性的藝術,合作單位為台北數位藝術基金會(Digital Art Foundation);八月在吉隆坡發生的Project Glocal計劃將聚焦於傳統+社區,合作單位為數位藝術媒體互動(Digital Art Media Interactive; DAMI)組織;11月在馬尼拉發生的Project Glocal計劃將聚焦於科技+傳統+人,合作單位為98B藝術空間。參與藝術家涵蓋香港,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及菲律賓。

你從哪裡來?使用什麼語言?你的生活環境是在市區或郊區?

達鴦‧雅洛拉(Dayang Yraola):我來自馬尼拉大都會地區一個叫做「奎松」(Quezon)的城鎮。我自一出生便在菲律賓國立大學裡成長和接受教育,所以我的家就在校園裡。那裡是比較像郊區,但它位在馬尼拉大都會的中央。我通常說英文和他加祿語(Tagalog),後者用在非正式的溝通場合。英文是我在學校用來溝通的正式語言,因為偶爾會遇到無法翻譯成英文的某些經驗和表達,所以我也會用他加路語和菲律賓藝術家交談。總之90%菲律賓人都是雙語(以上)併用,有時候他們用米沙鄢語(Visaya或宿霧語)溝通,那是在菲律賓南部的本地語言;有時候也用伊洛卡諾語(Ilokano)溝通,那是在北部的本地語言。在菲律賓,人們使用182種語言 (註1),除了英語外,我還使用其中三種。

 

你曾經到過Project Glocal計劃的東南亞國家或其他亞洲國家?(註2)

DY:如果你去過奎松市,你就可以辨識出這個城市雖然和許多東南亞城市有些不同,但也很相似,例如: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雅加達,甚至香港……和它都有相似之處,儘管不多但卻無可否認。或許這樣回答你的問題,沒錯,我曾經去很多這樣的城市,你可以看到我的報告(Project Glocal 2012;《多吃米》)涵蓋仰光、曼谷、新加坡、新加坡、馬尼拉、(香港、東京和台北),現在我的計劃名單還加上吉隆坡和雅加達

 

你曾經和其他東南亞的策展人或藝術家共事嗎?那是怎樣的情形?

DY:是,我在過去兩年曾和許多東南亞藝術家共事。在語言方面,一定都用英文溝通。雖然我也說幾句對方的語言像普通話、馬來語,或日語,但是那顯然不夠。然而,關於和其他東南亞人民一起工作,有趣的一點是你知道真正要緊的不是語言,而是你要如何溝通,你要如何嘗試解釋你想說的話。舉例來說,在許多我工作過的城市裡,特別是,比方說曼谷,曼谷藝術家幾乎不太說英文。雖然他們聽得懂英文,但是都用泰文回答。你多多少少必須找出了解彼此的方法,於是有了肢體語言,還有持續地溝通總是有幫助的。比方說,你了解認識一年以上的人,更勝於一個剛認識的人。關鍵正是在此。假如你和不是來自相同背景的人們溝通,你想必要和他們更頻繁地溝通,這無關談論的是工作或藝術,還是什麼有趣的主題。重要的是你們要持續溝通,因為持續會產生一種連結,於是理解對方就更容易些了。到目前為止,這麼做都很管用。

 

你喜歡在這種區域性(在此的區域是指東南亞)的尺度下工作嗎?原因是?

DY:沒錯,再肯定不過!如此享受以至於我此刻找不到任何理由去歐美工作。或許我應該說,當我在紐澤西州攻讀博物館而擔任實習的時候,我確實協助過策展人進行一個菲律賓-美國藝術家的展覽,我們也有論壇以及其他活動,但我發現似乎少了什麼。我並不覺得自己的理念屬於那裡。然而,當我在東南亞工作時,我發現我需要和正在尋找的事物,和藝術家正在尋找的,或者想要體驗的事物是一樣的。因此我感覺這裡才是我要的,沒錯,有人提供我和歐洲或美洲藝術家工作的機會,但是我從來沒有接受,因為我覺得我們並不屬於同一種進程(agenda)。

 

你認為當代藝術的東南亞「轉向」是某種傾向或大勢所趨嗎?

DY:這嘛,「當代藝術在東南亞逐漸壯大」的說法是一種誘惑,但是我只能猜想。是的,機會是出現了…我該怎麼說呢?嗯,也許我感覺東南亞,東亞或南亞這些地方,都成為重要的場所。即使中亞也有一些動機…這其實不算是找到某個中心,我感覺到那一個以西方作為中心的場景,已經被分散到許多其他的中心。比方說,跟10年或15年前相比,我們現在有許多中心。而且,這顯然和更多國際討論空間的區域雙年展,和廉價航空的興起都有關係,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因為這個世界突然之間變成更小、也更容易「進場」了。

 

我想這就是你現階段想要做的Project Glocal計劃,那就是建立一種串聯的方法,而不是定焦在一個中心化的平台上。

DY:確實如此。因為當我在2011年開始Project Gloca計劃時。我所持的論點並不是產生唯一的中心,而是要讓藝術家了解有許多可以讓他們和其他藝術家連結的樞紐(node)。它就像是樂高積木,每個積木的接點上都有一個凹處和一個凸處,這樣一來它就可以和另一個積木連在一起,組成不同的東西。至於最後構成的,拼起來的結果,跟信任有密切的關係,也和朋友交心來往有密切的關係。這不是什麼職業考量:噢,因為她/他是一個好藝術家,作品很受歡迎,不是這樣的。你和我都是創作者,所以我們一起來創作吧。

 

你認為「Project Glocal亞洲城市交流計劃」裡頭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DY:我認為「Project Glocal」裡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架橋」(bridging)或更普遍的說法是「串聯(網路)」(networking)。當然藝術家可以自己串聯彼此,但在我看待此計劃的方式上,它只是一個名稱和一種需求。因此,連結一個藝術家與另一個藝術家的重點會是完全不同的。我的信念是假如你讓人們作他們自己,無論是不是藝術家、策展人、藝術行政,或其他角色,彼此接觸都更自然而有機,那樣一來關係更能持續。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部份。因為他們不是為了雙年展或結構化的駐村計劃而見面,你只要提供他們相處的時間,空間和資源,絕大多數時候,總是預設某種結構…或許可以這樣直接地回應你的問題,「Project Glocal」的重要之處在於它提出一個開放的路徑,好讓人們可以循此通往自己想要前行的方向。它是有機的,也是自然的。

 

雖然考慮到像你說的,它沒有一個固定的結構,但也可能導致一種結論,像是「為什麼還需要Project Glocal計劃」或者「為什麼是這個計劃而不是其他計劃」?

DY:讓我這麼說吧,長期以來我們都有給菲律賓藝術家的駐村計劃,在法國,日本等等,不過都是同樣的面孔。比方說某些人,還有些小型團體,所以我會開發藝術家組合。像我推薦去台北駐村的藝術家曼內(Mannet Villariba),並不是經常和媒體藝術家接觸,因為他40多歲了,所以總是被歸類在資深藝術家。再以我帶去新加坡的Irma Lacorte為例,假如不是這個計劃,她不可能有機會和新加坡的陳玲娜交流。因為他們來自不同團體,有著不同歷程,使用不同媒材。所以在這我想達成的目標,是讓他們看見一種不同個體可以混搭的可能性。在新加坡的合作案例中,實際在新加坡美術館8Q分舘展出的計劃,就是她們合作的成果。我必須向你坦承,過程非常困難,我來回對話好幾次…但是到了最後幾天,她們終於完成一些事情。事實也會證明,正如我們所臆測的。或許這裡我想做的是為他們指出那些明顯的現實。我們都知道有這種可能,但正因為明顯不過,我們全然視而不見,這就是我想讓藝術家看見的。

你也認識了菲洛茲‧蘇萊曼(Fairuz Sulaiman),他很有創造性。可是他從來沒有真正越過邊界,嚐試和其他藝術家合作。他總是在馬來西亞和藝術家合作,接著你看見參加馬尼拉「媒體/藝術廚房」(Media / Art Kitchen)展覽,以馬來西亞藝術家的代表身份。但我告訴他:「我們去台北時,你必須和台北的藝術家共同創作。」這也就是藝術家(Irma Lacorte)對於我提出的術語「雙重曝險」(double exposures),意思是「走出安全區之外」。她認為這就是我們這個計劃要做的事情,我告訴藝術家在安全區外面還有其他場所,並強迫藝術家去那裡。她認為我這麼做,我也覺得她說的沒錯。所以無論「Project Glocal」將來衍生出何種模式,基本元素都維持不變。

 

但是對藝術家而言的安全區,可能不是觀念上的安全區。所以我想在這類的合作(即使離開了安全區),藝術家仍得完全信任某位策展人或者策劃人才行。

DY:正是如此,之前也有人提過類似的議題,我也時常思考它們。譬如:萬一我(達鴦)不在這裡呢?因為他們是透過像我這樣的中間人聯繫,所以會不會有一種結果是,他們雖然認識其他人卻又沒能和對方一起創作?我考慮過這些可能性,但是他們不必實際的,好處在於他們得以明白還有其他地方可能讓他們感到自在。假如他們願意繼續對話,那麼正如前面所說,溝通就更容易發生。他們有可能不只學到對方的語言,連同表達、感受、詮釋也隨之而來,於是就能成功了。但如果藝術家真的不覺得自在,就算我在旁邊引導他們,仍然發揮不了什麼影響。那樣一來,她或他就不是那種串聯的人選。因為不是所有藝術家都能,有藝術家很獨立作業,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串聯。比方說,有些優秀的藝術家除非很信任你,但除非很熟了,他不會輕易合作。薩瓦圖斯(Mark Salvatus),這位菲律賓藝術家正好和前面說的那種類型相反。他對於任何對象都持開放態度,這不是說誰比較好,只是對於我們的合作計劃而言,這樣的心態會有影響。

 

我懷疑這種照顧藝術家的傾向是否也和你的背景有關?

DY:我也這樣認為。我唸的是藝術研究,這在菲律賓包含藝術史、藝術行政,和跨領域藝術。我主攻藝術行政,作為一位藝術經理人,你需要經營、組織、規劃,例如音樂、劇場,視覺藝術及傳統藝術研究,這是我的研究所背景。我是音樂學的碩士,所以視覺藝術也是有關。然而,由於我的母親是一位研究民族音樂的人類學家,我們從小就在一個叫做民族音樂中心(Center for Ethnomusicology)的地方成長,那裡現在也是我的辦公室。對母親而言,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如編織、頌詩、繪圖等,都是日常生活的元素。在此同時,我的父親來自音樂世家,藝術對他而言同樣不是外來事物,藝術家更不是一種標籤。每個人身上都有藝術因子,背景如此,我很容易就會從一種藝術跳到另一種藝術。視覺藝術或劇場或音樂的位置,對我來說並不是問題。我工作的對象是創造的心靈,我視自己為創意的經營者而非藝術家。

 

我可以了解人類學家看待藝術的觀點,如何不同於我們看待視覺藝術的觀點,雖然你不需要引用人類學理論作為策展論述的基礎。

DY:我的確比較接近那種位置,因為我不尋求名家。對我來說,人們能看懂我的策展論述才是最要緊的事情,不管我是否討論理論。重點是讓人理解,我並不打算讓人以為我很聰明,也不想受人推崇。只想確定自己做這些事的初衷,好讓我在垂暮之年仍不懷疑自己的貢獻。

 

讓我們來討論這次台北的駐村合作,你的期待是什麼?

DY:這次我送去台北的藝術家是曼內、蘇萊曼、杜托哈多諾(Duto Hardono),他們是我在日本基金會贊助的「媒體/藝術廚房」(Media / Art Kitchen)合作過的對象。然而,因為你沒有參與那個計劃,我想那樣的初次嚐試應該會很有趣,把他們帶去台北,介紹台北的藝術家給他們認識,尤其是那些和他們有相同處境的藝術家,意指處身於大都市,而比較不那麼鄉村的環境。我更有興趣的是他們如何連結一座城市的議題,而且城市又被迫包容了不同類型的人們。

 

台北駐村會是「Project Glocal 2012~2014」的某種例外嗎?

DY:是也不是。我們在吉隆坡和雅加達也做這樣的媒合,和你去年在新加坡所見相同,這些一切都有跡可循。我們會做展演,會做藝術家的講座,這些都不變,都和人們所生存的同個城市聲息相關。2014年的計劃叫做「Transient」,將包含不同的焦點。在台北是表演性的藝術合作(包括現場聲響和表演/行為藝術),在吉隆坡是社區藝術,在雅加達是街頭或公共藝術,和媒體。不過它們都會是媒體藝術,還有科技相關的藝術。

 

也許這是我為何打算引進這種表演性的面向–我發現在表演這種體現之中,觀眾可以透過藝術感知到更多–這些感知比起視覺藝術更為確切可靠。

DY:所以它甚至涵蓋我會送去台北的藝術家作品形式,內容會與我對於藝術及科技的根本認定一致,肯定也不是純粹藝術。它是要求投入你的創造性,體驗你的創造性,更是即使人們不具備(純)藝術知識也可以消化的體驗。

Footnote
註1. 在英文維基百科上是寫191種語言。
註2. Project Glocal 是策展人Dayang Yraola於2012年發起的計劃,一開始只包含菲律賓,新加坡以及部份東南亞地區的藝術家。詳見:About Project G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