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7:
A Road Already Travelled
既履之路
June, 2018 策劃: Rikey Tenn 刊頭: Chen Chia-jen
Jun
2018

(Cover: Chia-jen Chen, “The picturesque series”)

法農(Frantz Fanon)說,「對本地人而言,客觀性總是與之相違。」反之,我們要召喚一種具有細緻歷史差異的理論與策略增生,它能使我們更有效率地介入從屬政治及當前危害性的權力配置。少了一種干涉不可接納之事物的更新意願,我們得面對歷史空洞空間的靜音作用;其中的我們只能在轉身回望身後紀元時發現我們的方向,在一種只能以「後—」(post-)標誌的恆久當下裡。

—Anne McClintock, “The Angel of Progress: Pitfalls of the Term ‘Post-Colonialism'”

 

辛巴威作者安娜.麥克林托(Anne McClintock)在杜克大學《社會文本》期刊1992年第31/32期的「第三世界與後殖民合輯(Third World and Post-Colonial Issues; Social Text No. 31/32; published by Duke University Press)」發表了一篇以班雅明「歷史天使」(見〈歷史哲學論綱〉)為題的文章〈進步的天使:「後殖民主義」一詞的陷阱(The Angel of Progress: Pitfalls of the Term “Post-Colonialism”)〉,其中她指出「後殖民主義」與「殖民主義」這樣一組先後的時序所暗示的線性歷史觀,未能真正解決殖民主義帶給新興民族國家的缺失,而且歷史所允諾的「進步」也不必然到來。因為「不管是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進步』是前進之途也是回返起點:因為正如所有『進步』的敘事,行過『進步的道路』只是再次,踏上一條既履之路」(註1) 藉由召喚「歷史天使」所在那不屬於過去、也還不到未來的當下路口,這位作者要求我們審視「後殖民」一詞預示的歷史主義缺失,進而揚棄且面對當代真正的全球問題。

「道路」或「鐵路」的隱喻保證了「進步」是一種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後者往往又與現代性有關。想像你正在月台上等待即將進站的火車。你隨著隊伍魚貫登上火車。離站之後,你開始欣賞窗外鐵軌兩側建築或風景,其影像隨著火車的加速越來越快,最後連成一條條直線後退的模糊光影。接著火車行經每一站,都在重複著相同的時序步驟。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普世性的集體記憶之一;在電影或其他記憶媒介裡,鐵路的意象總是與名為「現代化」或「進步」的概念連結在一起,不管你是生活西方或東方、在進步或落後地區的人們。然而,這種歷史將無止盡前進的想法,究竟是在何時或何地,成為我們無需親歷也不可抹滅的圖像記憶呢?

本期專題試圖回顧甫結束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憂傷似海:東南亞真實之浪」單元的幾部作品,並借用尚.胡許(Jean Rouch)對於紀錄片的提議重新檢視這些影片裡的「客觀性」時刻。胡許從1950年代起在非洲進行松黑族(Songhay)研究並拍攝民族誌,他省視自己既有來自持攝影機的權力,亦有所屬優勢文化定義「他者」所擁有的媒體資源;全然中立客觀是不可得的期待,因此記錄下影像於胡許而言並非再現,更毋寧是在表層現實中嘗試進行某種精神上的顯像,開啟場域與另一個文化對話(見林忠模,〈魔術與虛構的時間劇〉)。這種說法無疑回應了法蘭茲.法農說的「客觀性總是與之相違」。同時,泰國導演薩波.齊嘉索潘(Sompot Chidgasornpongse)的《鐵道撿風景》則開啟「鐵路之旅」的極限。全片從泰國最早的現代化鐵道深入國境以內,不同地區的人群與景物,不同深淺的交會與思緒。但在這樣極其規律的行進視野裡,那種不斷向前的時間感知,彷彿在光影恍惚的瞬間裡消失了;不僅如此,車窗內外更不時出現某對而言極其陌生的場景,像是,一下子湧入許多持槍軍警、或包著頭巾的伊斯蘭婦女 。

就在那令人出神的拍攝步調裡,「現代」的規律被打破了。觀眾在瞬間被抽離出銀幕上的時空,並開始質疑「客觀性」。假如「進步」與「落後」的二元對立,是在一條線性時間座標上(歷時)開展的不同位置,那麼這種二元結構也如「真實」與「虛構」的影像二元論,牢牢地攀附在西方的當代論述裡。即使政治意識光譜多遙遠,人們一提到「進步」總是想到這種對立的時間構造。然而,就像在那些東南亞紀錄片裡,觀眾會發現那些擾動對立結構的曖昧感知時間,往往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返回當下—於是,正是在這片(共時的)「憂傷似海」裡,我們想起了2017年底「《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裡的印尼藝術家Syafiatudina,她提醒我們此計劃作為一種「去殖民計劃」的前提,正是在於「馬來群島」(Nusantara)所提供的是一種區域共享歷史的另類世界觀(而非臣服於帝國擴張的意志)—

它的「歷史」之所以是共享的,亦即通過拆解我們(和他們的)過去、反思我們(和他們的)現狀,以及,想像可能的未來。

 

註1:see Anne McClintock, “…For both communism and capitalism, ‘progress’ was both a journey forward and the beginning of a return: for as in all narratives of ‘progress,’ to travel the ‘road of progress’ was to cover, once again, a road already travelled.”

See Also
See Also
萬分榮幸能啟動這條眾人期待已久的鐵道路線,此等雄心壯志如今終於開花結果…我重申個人願景,在往後這三年必竭力排除萬難,讓大家見證國家前所未見的繁榮。 —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1893年4月11日)   畫面伊始,我們已經在火車上。眼前那一條鐵軌,長長的一直延伸至村落遠方。接著,我們跟著車廂在軌道上移動。畫面一直往後倒退。 一直退、一直退;直到火車全進入了隧道⋯   1. 光線...
透過一部20分鐘的影片,我要尋求的是,讓他們(譯註:非洲的原住民)變得易於接近且可被理解。同樣的情況亦發生在接下來我所拍攝關於雷雨神東戈(dongo)的影片中;與前者相反,借助於這些影片,那時我被允許參與分享原屬於他們的世界,以至於我多麼希望在我死去的時候,因為我所拍的電影,而能被安置在他們祖先的位置上。我不知道這是否是電影作者或科學工作者的一段旅程,但這是我的 …。 —尚.胡許(Jean Ro...
對我來說,導演作者與民族誌學者,實際上不存在著介於紀錄片與虛構影片的分野。電影,這雙面的藝術,是由真實世界到想像世界的過渡。而民族誌、其他思想的系統科學,則是由一個由一概念世界到另一智力鍛鍊世界的持久穿越。(註1)   從1950年代起開始在非洲進行松黑族(Songhay)研究並拍攝民族誌紀錄片的導演尚.胡許(Jean Rouch),時常在其工作及書寫中意識到自己身處雙重特權:其一為手持...
在台北進駐期間,我總是在尋找印尼與台灣在歷史或當代關聯的檔案與資料,這樣的找尋帶我走進博物館與圖書館。我總是翻找著關於荷蘭人與日本人在台殖民政權的書籍,同時試著與印尼的殖民時期做比較。雖然,台—印關聯的檔案與資料不只儲藏在圖書館與博物館,這兩地的關係敘述儘管片斷,仍體現在都市景觀與其居民裡。在這種考量下,我發展出對台北新公園(或今所稱之228紀念公園)的興趣,因為它的歷史與政治意義跨越了台灣的不同...
始於1960年代,「Bahasa Jiwa Bangsa 」作為一個宣傳口號,目的是推廣以馬來語為國語的政令,卻恰好呼應著策展人黄雅君(Adeline Ooi)⁠與楊秀明(Beverly Yong)⁠的馬來西亞錄像創作溯源,在東南亞一詞體現的懸置地理政治框架下,當1989年劉康煜(Liew Kung Yu)⁠在吉隆坡國家藝廊發表複合媒材錄像⁠雕塑〈穿越識字之道(A Passage Through ...

一、日本帝國的南洋史觀

1941年,日本進軍馬來亞前於國內出版一本名為《南方感覺》的遊記,書封印製海灘椰林的熱帶地景,作者寺下宗孝記述對於南方島域的人文探查,其中包括馬來西亞以及南方各國的自然環境與海域、宗教、⼈文藝術。在太平洋戰爭時期,不乏此類在日本帝國的南向政策下對南方的探查紀錄,從軍手札、電影和⽥野記錄皆隱藏「南⽅想像」與日本帝國主義對於...

1922年在印尼日惹成立的Taman Siswa(學生樂園),是一個抵抗西方殖民教育的另類學校,以 「Among」(爪哇語「教育」)為方法,培養學生掌握身體和靈魂的自由、和諧和規律。學生樂園除了教授一般語言、科學、經濟等科目以外,也注重爪哇傳統音樂和藝術教學。學生樂園不以追求科學知識和啟蒙為唯一目標,而強調感受、思考和體驗,並以發展民族主義、個性和文化為根基。難以想像的是,遍及全印尼的學生樂園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