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12 : Twinning the Wastelands
Arty-Arty: Inteview with Malaysian artist Lim Kok-Yoong
ARTY-ARTY馬來西亞藝術家系列:專訪林國榮 (WING)
May 30th, 2013類型: Interview
作者: 蔡長璜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arty-arty.blogspot.tw
這篇Roslisham Ismail專訪原載於《VMAG》2006年5月,吉隆坡:MEASAT Publications Sdn Bhd。作為數位荒原2013年東南亞當代藝術主題的馬來西亞藝術家專訪系列,是經由ARTY-ARTY作者蔡長璜授權同意轉載繁體中文版,特此聲明。

釣愚人生

這個題目下得稍微虛誕了。事實上,林國榮(大家都習慣喚他「Wing」)旅居英國期間的創作實踐讓人有一見如故的親切感,從召喚結構到言語行為,滲透力和侵蝕力俱厲。親切,不外是他挪借了日常生活來充當其作品的審美底蘊;可是他的心思很深,直逼觀眾在意識記憶裡打了一個鬱結,令人莫可奈何。

 

蔡長璜:簡要地說,你的作品所要顯示些什麽?

林國榮:早期的作品傾向表達單純的存在意識;它們都是一些生活裡的寫照,要傳達的就是在做那件作品時的心境,一股清醒意識流。總之,就是要加強我存在的能見度;後來卻發覺這些作品太封閉了。接著就發展到互動式裝置,即一種需要觀眾的介入、互涉而完成的藝術,藝術家與觀眾同一時間內是藝術作品的創造者和消費者。整個創造過程被拆解成一系列的事件,這些事件是短暫的、意想不到的、真實的、美麗的…。最終的概念仍是─生活!

 

蔡:有幸賞觀了你出國前的幾件作品,然而那些新作比較上似有「大躍進」的感覺,尤其在精神需要與審美態勢(aesthetic gesture)均有顯著的轉變。可以深一層聊一聊嗎?

林:我對美學的判斷方式已改變—也許不是改變,然卻由新的美學理論所替代了—環境對個人的藝術創作固然會帶來某種程度上的催化作用。當我在英國時,參觀的藝展無數,其中的創作趨向不勝枚舉,甚至多到有些氾濫了。這種情形教人為之一振,它提供了一種(重新)評價藝術之精神性的方式,相對而言也建立起個人的審美立場和判斷。我發現了藝術的可能性,並且覺得藝術家有必要去擴展藝術的概念,唯有對藝術的定義產生興趣,他始能推衍、拓擴藝術的邊界。人要是從一開始就只仰賴現況的話,豈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發明?藝術也一樣,需要與時並進。

A-Live Line Project (sound installation)

蔡:你的創作陳述(statement)裡時不時都會提及「存在意識」或「存在主義」的字眼。容許我像孩子似的問一句:我們是否只有透過藝術實踐才能具體地實現個體存在的「歷史痕跡」或「生存形式」(living form)呢?

林:一個人如何領略到個人的自由意志與行使選擇的權力,乃至最終踐行了自體的真實性生命,顯然都是存在主義的基本概念。作為一個存在者,即帶著對生命形式的好奇眼光,總會向一切與生命攸關的命題逼近、求索。身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份,用我的工作來探討我的生命形式,遺留下些許的痕跡。基本上,我們能夠藉著日常作息而體悟到生命的形式,不管是知性的或者勞力的。我們能否透過其它的活動來實現生命的形式嗎?那當然,歷史典籍裡的那些英雄兒女們的事蹟便足以佐證了。

 

蔡:可否簡單的講述關於〈釣愚〉(Licensed To Wait)這件作品的媒介選擇、裝置形式、空間經營…等情況。

林:這是一件限地製作(site-specific)的作品,即針對場地來構思的創作。我在(三樓的)展廳靠窗處搭建了一個造型簡單的平台,上面備有釣竿、椅子和其它用具;那個久被封鎖的窗口打開了,釣竿橫空而出,魚線直直落到樓下的河流裡。我在那裡垂釣,耐心等著想上來觀展的「愚」兒。除此之外,現場也擺設了一個魚缸,裡頭有兩條蘇門答臘與馬來半島一帶特產的Bala Shark暢游著。透過魚缸,還能看到後面的海景圖燈箱。牆上掛了一張從舊貨商店買來的海報—海報上寫著一句標語:「除了人類,其它動物都會享受生命」—還有一張在英國註冊的釣魚執照和Bala Shark的簡介以及未經曝光的照片。這張標題為「無」的照片,是我用SLR在沒有打開鏡片罩子的情況下拍的;人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上,也是赤條條的走,若有若無,見仁見智。總括來說,它寓示了一種情境,在在勾起觀眾對充滿荒謬感的生命的反省意識。

 

蔡:〈釣愚〉隱喻自然時序輪轉無限,而人生過程短暫倏忽的藝術展演,創作者彷彿可以通過「等待」而接觸到時間的質感,並且「賦予生命一種意蘊」。然而,作品和作為接受者的觀眾的關係又是什麽?

林:印象中,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也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在這個世界上,時間是一種看不見(invisible)、摸不到(intangible)的東西。透過藝術的形式,我冀能將之變得可觸摸的、有質感的東西。

從觀眾的反饋,可以說,他們都曉得我的出發點。我們的溝通方式非常直接,當他/她們看見我在釣魚,總會靠過來問:「你在等什麽,三樓怎麽可能釣到魚呢?」我也會老實不客氣地回應:「那你又在等什麽,你活著是為什麽?」其實,waiting is forgetting what you are waiting for,只有在等待的過程中所進行的事件令到等待彰顯意義。這些都可以從釣魚這種休閒活動中轉喻出來,人生和釣魚不都是漫長的等待嗎?兩者的關係不期而遇了。這件作品尤其讓觀眾感受了「慢」,「慢」其實是對時間的依戀,它根本不存在這個空間裡,那是因為時間正以同樣的速度流逝了。但是「慢」可以使食物變得美味,酒特別香醇,生命也特別有意義。希望從這件作品裡,觀眾可以體驗到時間跟生命的連帶關係。因此,作品引導性的使觀眾聯想到生命的奧妙及無奈。只要有追憶的能力,我們還活著!

"OPERASI CASSAVA (CASSAVA OPERATION)", 2012. (with Yap Sau-Bin & Tengku Sabri bin Tengku Ibrahim)

蔡:你是不是認為觀眾的參與非常重要,甚至是作品中必然的構成因素?

林:我將創作視為一種「藝術體驗」(art experience),創作者需具備情境轉化的功夫,唯有有意義的藝術體驗方能「create sensation」(創造感性)。以〈釣愚〉這件作品來講,當觀眾進入畫廊,卻看到有人在釣魚,他/她打從心底很難不會疑惑:「這人怎麽在這裡釣魚呢?」進而好奇地問:「你到底在幹什麽?」間接上,他/她已經介入到這件作品了。

觀眾儼然一個重要元素。我首先調換身份,以觀眾的角度來考量,例如像〈On The Wings of Love〉(註1),那裡有個望遠鏡,它是否成功誘引我/觀眾與之互動,端視我/觀眾會不會趨前去望一望?抑或想看見什麽?然後又作何联想?如果觀眾不願參與,作品就無法完成了。

(藝術家簡介:1980年誕生於雪州沙登,多媒體大學畢業,數位媒體本科;後負笈英國諾威治藝術與設計學院,考取藝術碩士學位。爾後,他的展演形式集現成品、影像、裝置、行為和概念藝術為一體,而秉持著與觀眾互動的主張來進行創作。旅英期間發表的作品,質量皆非常可觀,除了訪談中所提,另有〈A Remembrance〉(2005)〈David + 1 Painting〉(2005)、〈LI FEAR T〉(2005)等。近期亦發展數位聲音、新媒體藝術,如2012和YAP Sau-Bin等人合作的〈OPERASI CASSAVA (CASSAVA OPERATION)〉;相關作品以及其背後的概念之詳情,可上網瀏覽個人網頁:cargocollective.com/limkokyoong。)

Footnote
註1. 藝術家在畫廊的一扇大窗前,裝置了一個恰到好處的望遠鏡,另外一扇大窗則貼了一張輕薄的紙,上面印有幾隻小鳥凌空飛翔的電腦拼圖,下面的鳳扇把那紙吹得啪、啪作響。透過望遠鏡,觀眾可以看見一個設置在對面大樹上的鳥窩;窩裡的卵,也許會孵化出新的生命形式…。
See Also
专访林国荣 WING, LIM KOK YOONG ,蔡長璜
cargocollective.com/limkokyoong ,林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