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5 : Nusantara: Signifier and Its Limitation
An Interview with Rumah Attap Library: From Intellectuals to Practitioners
專訪亞答屋84號圖書館—從知識份子到實踐者
September 27th, 2017類型: Interview
作者: 柯念璞 , 馬思揚 (翻譯)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群島資料庫Nusantara Archive
位於吉隆坡甘榜亞答(Kampung Attap)的「亞答屋:84號圖書館」是由「業餘者、之間文化實驗室、區秀詒工作室」於2017年共同組成。這座圖書館提供文化研究、藝術與人文科學等不同領域的書籍與交流,也是閱讀、講座、工作坊、讀書會、出版及藝文工作者進駐的場域。它企圖建立一套具開放性和批判性的另類知識系統,並成為一個凝聚公眾驅力的活座標(living coordinate)。《數位荒原》研究員柯念璞(Alice Ko)於8月7日至28日於亞答屋84號圖書館進駐,並訪談兩位共同創辦人區秀詒、蘇穎欣,本文為訪談上篇〈從知識份子到實踐者〉。
Founders of Rumah Attap Library, AU Sow Yee (left 4), and SHOW Ying Xin (right 4); photo courtesy of Rumah Attap Library

柯念璞(Alice KO Nien Po):談談設立亞答屋84號圖書館的動機與背景?

蘇穎欣(SHOW Ying Xin):2008年到2013、14年馬來西亞政治局勢有很大的變動,人們對民主、生活的想像、文化工作者的責任等有不少討論。但政黨輪替失敗後,這些人回到自己的崗位,較不關心政治。換言之,政黨政治和政治運動總是主導民間的討論框架和方向,而知識分子和文化工作者無力反思和回應。我在2015年回國後加入政治新聞為主的媒體。當時覺得媒體可以很快掌握動向,但在媒體待了半年,開始覺得它的關注相當表面。同時我也參加很多年輕人的講座,尤其是馬來青年的討論。我發現他們討論很多,似乎華社青年的討論停滯不前,反而馬來社群還很活絡,尤其是獨立出版社相繼林立,有很多小組織如街頭書社(Buku Jalanan)從2011年起一直進行。馬來社群有這麼多組織,而且關心方向都不一樣,我覺得太精彩了。知識上的左派,有馬克思讀書會談左翼歷史,行動上的左派關注社區、窮人;也有些像茲克里拉曼(Zikri Rahman)在知識和行動上並行的。我後來訪問他 (註1),想從訪問帶出新青年的文化革新,和如何跟舊世代切割。這群青年代表擺脫以前的國家掌控,因為馬來社群跟國家的關係一直很親密。跟華社的狀況相反,華社一直獨立於體制之外,自給自足。

回看相對平靜的華社,我和朋友就想可不可以效仿馬來青年做一些事,同時不像我們上一代般依附於華團,而是能夠自主和機動。其實我是文學出身,我在新加坡時曾和這些後來合作的吉隆坡朋友辦讀書會。我會來吉隆坡跟亞際書院 (註2) 也有些關係,那是我重新認識馬來西亞的途徑。那時三個人想先成立一個組織即「業餘者」,後來成為亞答屋成員。有時我們下班就去麥當勞讀書,然後覺得可以辦個雜誌,但由於內容還不確定,就先辦一些關心議題的講座。黃麒達、吳小保是本地大學中文系畢業,我從他們身上看到很多吉隆坡華社青年面對的困境,他們不相信學術體制,雖然愛讀書但不想繼續唸博士,想在體制外做事。

 

Revisiting Malaya 2.0; photo courtesy of SHOW Ying Xin

柯:他們不相信體制的原因是什麼?

蘇:因為老一輩在體制內與社會脫節了,尤其是在2008年政治海嘯後,學生覺得老師其實並不了解社會狀況,認為學校裡的老師都很迂腐,這樣的青年在學術體制之外,有些組織後來也沈寂了。所以我們決定先成立一個小組舉辦講座。第一場請魏月萍老師談知識份子的問題,這是我們共同關注的。體制內的學者不再做知識份子的工作,其實華社在1990年代都有談知識份子的責任,諷刺的是當這些人變成掌權者,做一些完全違背知識份子責任的事,玩弄權力,年輕人看到1980~90年代華社知識份子的現況很失望。業餘者陸續辦了好幾場講座,如被政府控告的社運藝術家法米惹扎(Fahmi Reza),當時出席人數非常多,也有幾名政治部官員來旁聽。後來也請妮莎雅尤(Nisha Ayub)談跨性別者權益,也有移工、難民等課題,這些都是在華人圈較少觸碰的議題。

業餘者一直跟Lostgens’借場地,沒有錢租空間。於是希望幾個單位聯合起來租空間,那時接洽了幾個單位。我記得去年七月去日惹參加「重返馬來亞2.0」(註3),跟區秀詒一起參觀KUNCI 文化研究中心,之後談到業餘者在找空間,她說有人問她要不要租一個工作室。我們就想可以一起做事,可是如果我們一起只是分租空間好像少了什麼,就提到圖書館的概念。KUNCI是圖書館也是研究單位,我在KUNCI之後又去泗水參訪一家叫C2O的圖書館團體(Library Collective)(註4),他們也有一個可以辦活動的圖書館,也出版雜誌。我們想做這樣的空間,剛好中山大樓有類似聚落的感覺。業餘者和秀詒一起再找「之間文化實驗室」加入,她們也不排斥變成圖書館。她們是社會學背景,曾出版文化批判刊物《街報》後來她們自己獨立成立工作室,做類似布衛生棉的推廣、課程等。她們同時也談女性主義,讓女生分享私人經驗。我也在《當今大馬》訪問過她們。(註5) 三個組織剛好分屬人文、社會學、藝術,就覺得很巧,在選書時也朝這三個方向做。

 

業餘者: 蘇穎欣, 吳小保, 盧姵伊, 李志勇, 黃麒達; photo courtesy of SHOW Ying Xin

區秀詒(AU Sow Yee):去年我參與亞際書院在日惹舉辦的論壇,跟穎欣提起有新空間出租的事,剛好她也認識另一個組織。那時我們在想,除了空間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圖書館是個不錯的想法。我覺得吉隆坡其實滿各自為政的,學科、學術的語言壁壘分明,比較沒有交匯。我們想是不是可以創造一個這樣的空間,讓不同學科、背景、語言彼此交匯。我一直覺得這座城市不需要再一個藝術空間,當大家不斷說這裡藝術貧乏時,問題並不在於展演數量,而是創作背後的思考養成,在這個環境(至少在吉隆坡)還不成熟。我在這座城市長大,真要做些什麼,就要做這裡最缺乏的。這些養成很重要,但一般上比較難找批判性思考養成的渠道。圖書館的概念就這樣慢慢成型,過程中不斷在思考。一開始很多人問:你們是不是一個社區圖書館?我覺得這就超過我們的能力。我們的成員是義務在做這些事,社區圖書館不是我們的目標。其實吉隆坡已經有社區圖書館,我們比較希望它是一個深入交流的場所。如果稱這個圖書館為一個「活體」,可以把它看成身體的概念,這個身體能做各式各樣的事,只要它的運作都變成圖書館的一部份。簡單來說,它可以不只是有書,可以做簡單的讀書會或座談、表演,活動之後還可以有深入的交流。

以我在這座城市生長的經驗,它少了很多檔案建構的東西,很多東西是漂浮或散落各地。這也映射到藝術創作,創作和環境是相互牽扯的。教育體系還是偏向學院思考。所以我們想要扮演學院沒做到的角色,讓有志青年至少有地方可以取得聯繫,或相互認識管道。我教書時看到很多學生,在學校時很有發展潛力,渴望獲得更多的知識。但是畢業後一個個缺乏時間、管道,最後變成惰性循環。圖書館重點在於彌補高等學院的匱乏,因為它在制式化的教育裡被導向比較實務的思考模式。

 

At Borobudur (Revisiting Malaya 2.0); photo courtesy of SHOW Ying Xin

柯:談到KUNCI的另類教育理念,圖書館也嘗試辦讀書會與座談等活動。可否談談圖書館如何設想自身及另類教育的角色?

蘇:我覺得他們很專業,有足夠的經費跟人力。印尼許多團體拿福特基金會的贊助,還有Indonesia Art Archive。我們沒有這樣的經費,很多東西要從根本開始募款。也發現幾個團體聚在一起,彼此都很有理想,實際操作會碰到一些問題,例如大家各自想像不同的圖書館。我一開始希望它的定位是文化研究圖書館,後來一討論又覺得自己好像侷限住了。總之談不出個理念,但我覺得這也反映我們當下的狀況,有很多可能。我們沒辦法像KUNCI那樣很快去做一些另類教育。Lostgens’既做課程、也做社區,商務書店也有讀書會,我們周邊也定期有人文課程。我不敢說要建立某種校外系統,目前比較純粹的想法,就是把書本放在這裡讓有興趣的人過來翻閱,讓無法進入學院的人可以通過閱讀這些書籍和參與活動有所收穫。

區:剛開始運作時有點趕,需要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完成基本空間輪廓。還有募款要到一定程度才能規劃實際細節,例如說書架和其他的預算。所以其實最初沒有開放借書,那需要一個完整的流程,全部建檔;可能不像一般圖書館那麼整齊的體系,但至少要有一個體系讓民眾可以借閱。我覺得我們沒有能力可以做到全部,但至少現在開始可以接觸到一些,不管是對學科或對社會歷史有懷疑或批判的角度,或是想認識更多的人,至少可以先將這一批人聚集起來。我們現在的規模跟資源其實沒辦法動員全部的人,至於要觸及大眾的事情,有比我們更適合的單位可以做。(接下篇〈專訪亞答屋84號圖書館—關於「他者資料庫」〉)

Footnote
註1. 蘇穎欣,〈切格瓦拉的啟示:與街頭書坊創辦人茲克里拉曼的對話〉(2017/9/12擷取)。
註2. 亞際書院是一個國際民間組織,旨在爲亞洲思想界創造新的互動空間、尋找新的知識方式,克服殖民、戰争與冷戰在區域内造成的溝通障礙與思想困境,推動亞洲思想界在知識生産層次上的連帶與合作。其工作内容涉及數字典藏、研究、教學、會議、展演、翻譯、出版等。台灣、中國、星馬和其他東亞地區都有相關的學院組織,定期舉辦研討會和論壇。參見網站(2017/9/12擷取)。
註3. 見「重返馬來亞2.0」網站(2017/9/12擷取)。
註4. 2008年成立於中泗水,C2O圖書館與團體是一個獨立的圖書館和共作的社群空間。見網站(2017/9/12擷取)。
註5. 蘇穎欣,〈月經,不只是女人的事—訪之間文化實驗室〉(2017/9/21擷取)
See Also
專訪亞答屋84號圖書館—關於「他者資料庫」 ,柯念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