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38 : No Guides to the Future
Sharing – the Rise of a Concept
分享:一個正在興起的概念
September 15th, 2018類型: Translation
作者: Cornelia Sollfrank, Wolfgang Sützl, 王冠婷 (翻譯)
出處: a peer-reviewed journal about; Excessive Research
本文原為發表於《a peer-reviewed journal about》網路期刊「Excessive Research」專題上的一篇對談,紀錄自2015年11月柯內麗雅.索法蘭克(Cornelia Sollfrank)與沃夫岡.居澤於利物浦的一場對談,內容是關於作為一種存有狀態的「分享」,它在數位網絡時代被挪用為商業交易行為的誤解,以及其哲學淵源。索法蘭克為2016年台北數位藝術節《硬主體》(in_Subject)邀約的藝術家與論壇講者,主要講者居澤也是資深的媒體藝術研究者,近年關注分享的現象,並著述有關於媒體演進的專書(本文譯者亦為2016年台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王冠婷)。
Cornelia Sollfrank

〔柯內麗雅.索法蘭克(Cornelia Sollfrank)與沃夫岡.居澤(Wolfgang  Sützl)的對話,2015年11月5日 利物浦〕

 

柯內麗雅.索法蘭克:你最近的研究圍繞著「分享」(sharing)這個觀念,我希望能夠更加理解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以及它是怎麼被嵌入你更廣泛的研究脈絡中。

沃夫岡.居澤:這種對「分享」的興趣源於我對媒介行動主義(media activism)的研究。在某項因斯布魯克大學(University of Innsbruck)的研究計劃中,我們理解到「分享」在行動主義社群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儘管它的實際意義似乎相當模糊。它顯然跟檔案分享這個時下關注的現象有關,但似乎還有其他的啟示。

媒介行動主義者不僅以違反常理的方式碰觸媒體,更干預媒體與技術產業的社會經濟結構,包含「匱乏」(scarcity)這個觀念。如果你能夠為很多人創作免費的數位內容為什麼不做呢?我訪談過伊本.莫格林(Eben Moglen),他是自由軟體基金會的共同創辦人,他問道:「如果你只按一個按鍵,就能提供所有人足夠的食物,那拒絕提供人們食物的道德論證將會是什麼?」行動主義者理解到數位媒介擁有在匱乏的經濟系統外作用的潛力,為了調查這樣的問題,我們在因斯布魯克籌辦了「分享的文化與倫理」(Cultures and Ethics of Sharing)研討會,接著與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尼可拉斯.強(Nicolas John)合辦以「數位分享」(Digital Sharing)為主題的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ICA)預備會議,從那時開始,我的研究便以分享為主要的關注向度。

 

C:在我們談到分享此一現象於數位網絡的文脈之前─也就是在這個分享明顯被再發現,並且主要在這20年內激增的領域裡─我對探索這個概念的知識根源很有興趣。你會看到有許多哲學家都以有效的方式將「分享」觀點概念化─其中一個是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及他對「過剩」(excess)的想法。

W:巴塔耶在這方面特別有意思,因為他是從剩餘(surplus)而非匱乏(scarcity)發展出一套反經濟的輪廓。他著重在我們做什麼去擴張資源,而非我們製造什麼。他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夠激進,相信匱乏的觀念是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核心。他定義經濟交換的界線為:無法再進行交換的耗費,亦即無法再生產也無法再產生新的、額外的成長,他稱之為「被詛咒的分享」,這也是他1949年出版書籍的標題,而正如同巴塔耶的耗費,分享並不與成長有關,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這個概念是沒有意義的。

 

C:談到分享的時候,還會想到它在基督教文化裡的鑲嵌。有多少分享的正面意義是基於這個宗教的起源呢?

W:《新約聖經》包含很多跟分享有關的內容,最廣為人知的也許是「五餅二魚」(Feeding of 5000),耶穌和他的信徒分享了看似少到離譜的食物(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卻奇蹟似地餵飽在場5000人),這是在耶穌告訴信徒不要到附近村莊去買食物之後發生的,也就是阻止他的信徒們進入經濟交換中。對我來說,似乎這裡的關鍵並不是用分享少量麵包和魚來餵飽廣大的群眾,而是在於還有好幾籃裝滿的食物尚未食用。亦即來自分享的餘裕,正如巴塔耶說的「詛咒的分享」,這是無法再生額外成長的供給。這是一個反經濟模式,其所強調的也是「再賞一巴掌的必要」(the demand to offer the second cheek)(註1)。分享的正面連結,它的「良善」,或許是從分享中的平等與共同無間等概念而來,這與市場(經濟)參與者所享有的形式平等,跟施捨所創造或強化的階級是不同的。

 

Wolfgang Sützl

C:從巴塔耶跟其耗費的觀點來看,倍增的麵包跟魚為我們的數位網絡媒介的體驗提供相似的對比參照:豐盛取代匱乏,我對於你如何同時思考兩種方案很感興趣。

W:巴塔耶用「過剩」一詞去實現沒有回應而被浪費的能量,包含犧牲、奢侈、戰爭以及非繁殖的性,對他來說,財富是耗費無法再生額外成長之物,耗費的形式為何則取決於我們。原則上,數位網絡媒體從這種方式來看可以是過剩的,因為數位物件可以無限再生產,以至於在某種意義上它都是過多的,多於我們能夠生產性地運用的程度。然而,網路的商業化卻走向一種矛盾的狀況,這過剩的可得性反刺激臉書、谷歌等成長。幾年前媒體行動主義者開發「虛擬自殺平台」(virtual suicide platform),讓使用者得以刪除他們個人的檔案,某種犧牲,若你願意,這令人想到巴塔耶的思考。

 

 C:若我們繼續這樣思考,並帶入分享的觀念,那麼更精確地區分作為經濟交易的交換與分享將是必要的事,可以請你大致解釋這兩個概念的差異嗎?

W:不同於交換,分享不要求回報,它不是由互相給予與接受所構成的交換結構,即交換的雙方,如在(經濟)市場或象徵交換裡,像是禮物、文字或其他象徵物的贈與與回饋。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象徵交換與死亡》(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1976)說明了資本主義中象徵交換的重要性,也使得馬克思主義批判超越經濟領域,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也發展出圍繞文化資本這個觀念的象徵交換批判。但他們都停在一種回饋的形式再現已不再可能的階段,這也是布希亞後來在同標題的書裡將之理論化的「不可能的交換」(impossible exchange)。

 

C:在我看來,象徵交換彷彿或多或少介於經濟交換與分享之間…

W:施予,就像餽贈禮物,一般而言是一種象徵交換的形式,在布迪厄的思考裡,即是確認和穩定社會階層,象徵交換決定誰在上位和誰在底層,藉由給予服務生小費,你和接受小費的服務生,同意這個階序。象徵交換的垂直性解釋了為什麼在想要平等關係的人們中,諸如現代的夫妻,給予和接受禮物往往是一件尷尬的事情,有時會以共同放棄禮物的點子作為解決辦法。布希亞主張象徵交換,在經濟交換失敗時,有許多支持經濟交換運作的形式,例如由法律或國家干預及調停的,破產、失業,或設定基本利率;這也顯示象徵交換如何與政治權力緊密相關,組織犯罪、黑市或國家掌控的經濟皆主要以此種方式作用。

 

C:這表示我們實際上仍處在某種禮物贈與性質的經濟體中,與此同時,你已經指出的,分享是某種全然離經濟關係領域的事務,我想這是我們應繼續討論的哲學觀念,也是你為了發展分享概念而正在探索的部份,舉例來說,我會想到現象學。

W:當你理解到你完全無法以「交換」的觀念將分享理論化,你會面對近似於將日常經驗理論化的問題;分享實際上是一種生活慣例,就此而言,它並沒有屬於它自己的原理,或者至少尚不足以構成有用的科學調查、或在藝術領域具有美學優勢的對象。杜象的現成物就是對日常生活的此種困難性的回應,如果藝術品並非遠離日常生活經驗的褻瀆之外,它看起來會是如何?他的回答是,也許像一個小便斗,也許像一組酒瓶架。用本體論的詞彙來表達,海德格在《存在與時間》(1927)裡有相似的研究,他嘗試透過每日的「此在」(Dasein)來理解存在(being),我們的「此在」這個簡單的事實總是已被預定了,無論我們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他使用「同在」(Mit-sein, being-with)一詞去理解存在永遠是已經共享的存在,據此,不理解共享的存在是無法理解存在的意義。如同我在世界中找到了我自己時,我便已經與他人共享這個世界,存在無法脫離共享,他人以他人的樣貌出現便是因為這層共享,這便是為什麼分享在共有領域定義出某個政治主體性,如同文森特·奧斯特羅姆(Vicent Ostron,專長為公共資源與公共選擇理論)所描述的。對我來說,這也提供一個出發點,去理解為何像新自由主義的現行進展,某種正在自我整體化的交換經濟,在涉及異他性或差異的概念時是如此困難,為了發生作用,交換必須使它者或差異變得無意義—如齊澤克(Slavoj Žižek)說的變成「鬧劇」。它留給異他性的唯一意義是對隨機暴力無抑制的消極性,這正好是另一幅追尋意義的諷刺畫。

C:分享的不美好是什麼?

W:人們一旦將分享理解為對經濟擴張的限制、對經濟法則本身的解藥,它也質疑了西方文化深牢的信念,它呈現一種可能令人害怕的外部,因為它得以不受法律規範─因為法律也是一種交換運作。海盜(Pirates),即是不承認海洋法律的人,早有強烈的分享文化,它以數位盜版的方式回到我們的生命中。此外在分享的時刻,我們也不再是一個自我滿足的個體,而是進入親密行為的領域。然而,伴隨著分享的是一種脆弱性,被表現為社群媒體上稱為「過度分享」(oversharing)的問題,使用者在其中分享了他人並不想知悉的個人資訊。有鑑於此,作為一種實踐的分享,傳統上會縮限在較小型的社群中。最後,我們還分享了像是排放汽車的油煙或噪音、個人告示牌上的粗糙面貌,並非總是美好的事。

 

C:現在,這兩個概念「交換」與「分享」,平行存在著─存在於離線(offline)也存在於線上(online)。我想請你考量全球的數位網絡媒體,並描述與拆解這個共存,同時也要請你談談─也許從全球的角度─從中浮現的疑問。

W:在今日,分享常常與交換混淆,這是由於我們在網路溝通使用這詞的方式,以及對分享經濟的大肆宣傳。因為分享的本質,這個一個容易產生的混淆,但還有一種混亂出自數位媒體產業的商業規劃一部份,將分享視作為「消費者參與」(customer engagement)的某種獲利形式。這種混淆極易發生,因為分享是一個公共現象:因為我們的存在永遠已經「與他人共同存在」(being-with-one-another),我們能夠分享與體驗意義,這也是為何讓-呂克·南希(Jean-Luc Nancy)會說意義是存在的共享。但是在社群媒體跟分享經濟等企業中,主體性是通過溝通的結構形式而生成,其提供者偏好稱之為「分享」,並且從數位的反經濟潛能(其過剩)、和隨分享而來的美意中獲利。這些主體性被形塑為符合商業計劃,他們塑造出作為消費者如同交換主體的使用狀態。但意義無法交換,只能分享,這是為什麼這麼多社群媒體溝通若不是商業的就是瑣碎的,如同貓咪影片的典型案例。交換宰制造成意義的侵蝕,許多無意義內容的分享由此而生,因為對提供者而言,重要的是從消費者參與所獲得的利益,也就是從讓使用者做出確認其消費者狀態的事情獲利。但這完全是由於數位網絡的商業化,它並非數位科技所內建的特質,維基百科的情形就是例證。

 

C:總結一下我們的簡談,可以說「分享」作為與他人共存的實質形式,通過數位科技獲得一種新的向度。與此同時,這種分享新形式在數位檔案與知識領域中,是依賴著全然鑲嵌於資本主義生循環的科技,如交換。我想這裡的概念有一個裂縫,另一個我看到的摩擦是,新自由主義將它的經濟化(economisation)邏輯拓展到生活中所有可能的範圍,例如透過分享經濟,漸次模糊了在分享作為存有方法或生成對象,和經濟交換之間的清楚區分。這裡的風險是什麼?是什麼驅動你的研究?

W:我的趨動力是,我相信對於分享有更好理解將使我們對交換的限制有更清楚的認識,這是必須的,因為現在的新自由主義理性看的是疆界而不是限制,疆界是一個必須向外拓展的臨時界線,一個新興市場跟風險資本的場所。拜數位媒體企業的興起、資本主義的嚴肅替代方案消失之賜,此疆界已進展至政治圈、主體性和理性本身裡頭。布朗尼(Wendy Browny)在他的新書《消失的民主》(Undoing the Demos)中,對這個過程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分析,組成有意義的政治社群的可能性將承受風險,同樣承受風險的還有一切政治溝通的可能性。因此,對分享的更佳理解也許有助於我們闡述對抗新自由主義的政治論據,這也是唯一可以期待是有效的論證。我同意,就需要溝通的論證來說,溝通管道是必須的,也不會立刻將理念分享轉變成經濟行動,在這方面,我們依然可以從戰術媒體運動(tactical media movement)中學習,或許在企業社群媒體及其商業策略的支配下,戰術(tactics)比過去更重要。數位媒體還是確實提供一種真實的、非烏托邦的分享可行性,僅僅記住這一點便是第一步。對分享經濟的批評逐漸普遍也是一個正面的信號,它已打開了關於分享的真實討論空間。

 


Cornelia Sollfrank is an artist and researcher living and working in Berlin. She is associate researc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Dundee (UK) and was until recently guest researcher at Aarhus University (DK). The combination of conceptual and performative approaches in her work result in the production of research-based practice and the writing of practical theory. Main fields of work are copyright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feminism/cyberfeminism, self-organisation and commons. Her current project Giving What You Don’t Have (GWYDH) explores artists’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mmons. Website: http://artwarez.org

Wolfgang Sützl is a media theorist, philosopher, and linguist. He is based at Ohio University’s School of Media Arts & Studies (USA). He is a visiting faculty at Transart Institute (USA/DE), and at the MA program in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Innsbruck (A). His chief research interests concern media theory, media phenomenology, media aesthetic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the role of media in conflict.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a book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sharing, and a textbook on the evolution of media. Website: http://wolfgangsuetzl.net

Footnote
註1. "If some slaps you on one cheek, offer the other cheek as well." Luke 6: 29 (路加福音6:29)
See Also
Sharing – the rise of a concept ,a peer-reviewed journal about exccesive reas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