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Our Search of Identity: An Interpretation on Taiwan “Tongzhi” Theatre
追索身分認同的繹演:談台灣同志劇場
March 1st, 2018類型: Performance
作者: 蔡雨辰 編輯: 謝鎮逸
出處: 《以進大同—台北同志生活誌》,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出版(2017)
若梳理台灣劇場史,我們能否從畫類區辨同志劇場,甚而建構出一部同志劇場史?我們又該從何種向度分析繁複多樣的同志劇場?本文發表於《以進大同—台北同志生活誌》(2017),為紀州庵文學森林《以進大同:台北同志文化地景特展》專書。作者蔡雨辰從1980年代到1990年代活躍的臨界點劇象錄、戲班子劇團、紅綾金粉劇團與「女節」參與導演⋯等出發,勾勒出貫穿至今的台灣同志劇場軌跡,並呈現了同志檔案記憶的困難。

若梳理台灣劇場史,我們能否從畫類區辨同志劇場,甚而建構出一部同志劇場史?當紀大偉在《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中分析「發明」與「現代性」為理解台灣同志文學的關鍵字,我們該從何種向度分析繁複多樣的同志劇場?

謝肇禎於博士論文〈台灣現代戲劇之同志劇本研究(1988-2010)〉試圖分析15個同志劇本,從政治衝撞、美學變革、古典新詮、性別多樣、同志流放分類詮釋,認為「1980、1990年代現代戲劇的同志劇作批判的色彩較濃厚,21世紀後,同志劇作注重生命個體,亦有身份認同的追尋,以及扮裝、變性、跨性別的演繹。」這個簡單的分析或許可作為一個試紙,檢視同志劇場中的多元變貌。

HOPE希望特刊: 田啓元專刊, 中華民國預防醫學學會, 希望工作坊發行; 1997年冬季號4-5頁 (權促會提供)

田啟元與臨界點劇象錄

1988年,田啟元所編導的〈毛屍〉可謂在台灣劇場中,第一次以政治化手法呈現同志議題,此作亦為「臨界點劇象錄」的創團作,六位白衣演員辯論著孔子是否為同性戀,訴說儒家思想在教育體系中,如何被執政黨以各種理由作錯誤的詮釋,以掩埋中國自古以來的同性戀歷史及事蹟。改編自民間傳說《白蛇傳》的〈白水〉(1993)及延伸至女版的〈水幽〉(1995),則分別以四名男子或女子扮演法海、許仙、白蛇、青蛇,田啟元自陳此作「企圖把我們對婚姻和男女二性的制式規範,由社會系統中給刨出來。」挪用《戀人絮語》改作的〈瑪莉瑪蓮〉(1995),玩弄語言意義,可視為探索女女情慾曖昧流轉之作。田啟元於1996年離世,其後「臨界點劇象錄」持續推出〈繁花聖子〉、〈那一年冬天很歐洲〉、〈藍色調〉,對於同志的生命情境亦有深刻描摹。其中,〈繁花聖子〉以田啟元做為藍本,勾勒一個罹患愛滋的男同志,擺盪於社會現實與自我理想的種種生命狀況。

從1988年創立「臨界點劇象錄」到1996年病逝;八年間,田啟元創作了33個劇本。臨界點劇象錄由田啟元(1964-1996)與詹慧玲、林泰助共同組成。劇團初期由一群對戲劇充滿熱情的跨校學生組成,漸漸被喻為極前衛、風格化的小劇場代表性團體。1980年代,解嚴前後,在導演田啟元的帶領下,臨界點的劇作內容深具社會批判性,尖銳地反映階層問題及受壓迫者的困境。劇作多指向社會議題,包括同志、愛滋與雛妓議題等。田啟元逝世後,臨界點轉型為「生活劇場」,以誠實的態度、深刻的自我反省進行創作。

 

戲班子劇團, 新天堂公園首演DM (同舟: 華文LGBT文史檔案館提供)

戲班子劇團與同黨劇團

1990年代,邱安忱在戲班子劇團推出〈新天堂公園〉、〈六彩蕾絲鞭〉、〈蜘蛛女之吻〉、〈愛情滋味〉,以劇場紀錄個別的同志生命。2000年,邱安忱再創立同黨劇團,至今已推出十多齣同志題材之劇作,如2002年的〈世世代代〉以倒敘手法陳述Funky老闆賴二哥的故事,回顧台灣近四十年來的男同志文化。2004年的〈家書〉則以母親與同性戀兒子的對話,探觸同志與原生家庭的親密張力。2015年,重新搬演〈白水〉,以田啟元的劇本為軸心,透過全女演員的演出,不僅回顧其時代意義,亦試圖呈現當代「同志反同志」的自我認同議題。

 

紅綾金粉劇團

紅綾金粉劇團成立於1994年,最初是由建中話劇社的校友們發起,初始核心團員則涵蓋劇場及設計界活動的夥伴及來自台大、國藝院、師院、華岡、銘傳、實踐、交大等校共同組成,成員多元。從1995年第一齣劇作〈維納斯的誕生〉在台大視聽小劇場演出,直到1998年,紅綾金粉一直維持著一年一至兩齣劇作的演出,並在1998年達到高峰,半年中首演了〈愛在星光燦爛〉及〈都是娘娘腔惹的禍〉。然而〈愛在星光燦爛〉加演後,因多數團員因畢業、兵役、進修或工作等問題,暫時停止其創作及演出。直至2000年以〈紅綾金粉之娘娘鎗末日大團結〉一作再次復出,探討愛滋病在台被發現25年來依然存在的種種問題。

利西翠妲之越Queen越美麗, 紅綾金粉劇藝工坊1996

紅綾金粉藉由小劇場此一兼具美學與政治雙重效能的媒介,試圖擴大、探討社會議題的對話空間與表演空間。從越界扮裝、追逐時尚的戀物情節到愛滋恐慌,探索多面向議題,也持續在戲劇美學及開發議題上力求突破與平衡,思考更具啟發性的創作方向。

 

女節:魏瑛娟、徐堰鈴、簡莉穎

1996年,許雅紅、傅裕惠、秦嘉嫄有感於女性劇場創作者缺乏應有的關注而群聚發聲,成立女節。至此,從2006至2012歷經五屆的女節為台灣同志劇場留下眾多經典作品。如魏瑛娟便於第一屆發表了〈我們之間心心相印—女朋友作品一號〉、第三屆徐堰鈴〈踏青去Skin Touching〉、第四屆杜思慧〈不分〉、以及第五屆簡莉穎〈你變了於是我〉。

自1980年代中期,魏瑛娟便開始創作與性別議題相關的作品,且經常以性別、政治兩者間相互援引、象徵,她於1995年創立「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名的性別意識便鮮明直截。

我們之間心心相印─女朋友作品一號, 魏瑛娟導演;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1996

1996年,〈我們之間心心相印—女朋友作品一號〉於女節首演,以遊戲式的非敘事風格描述女同性戀者面對愛情的快樂、痛苦與掙扎,三位戴著艷麗的紅、藍、綠色的假髮的女演員在舞台上張牙舞爪卻無聲的形象,幾乎成為早期女同志的象徵。2000年,隨著「台灣文學劇場」系列,魏瑛娟推出〈蒙馬特遺書—女朋友作品2號〉,本劇幾乎承繼了原著的凝重,甚而,邱妙津之死讓這部作品完全超出了「一齣戲」的守備範圍。全戲一字不改地取用原著,六位女演員接連朗誦重新拆剪拼貼的小說片段,彷如集體告別式的現場,讓觀眾再次感染、溫習了邱妙津那重力加速度的下墜情緒。

〈踏青去Skin Touching〉是徐堰鈴的第一部編導作品,此後便固定為台灣劇場添入女同志身影。2006年的〈三姊妹Sisters Trio〉、2007年的〈約會A Date〉到2011年的〈Take Care〉,直至2016年因拉子戲劇工作坊而生的〈兩個女人想結婚〉,每隔幾年她便在舞台上搬演女同志的生活與愛恨,亦擅於轉化古典文本如《梁祝》與《白蛇傳》,引用戲曲中的唱辭鑲嵌於劇本中,翻轉舊有符號的指涉,填充以新意,創造文本的開放性。誠如她曾於訪談中解釋自己的創作初衷:

我最確定的是逆轉的動力,例如叛逆、與眾不同,這是個很有力的動力和性質。比方說,我要用另一個觀點再談一次梁祝,在很多方面不按常理出牌。這世界對我來說是一個撞擊或融合的問題,什麼時候跟大家一樣、或不一樣,顛覆和挑戰才是真正的創作,這種創作性格其實很「同志」。

簡莉穎直接處理性別題材的作品是2012年的〈你變了於是我〉、2014年的〈新社員〉及2016年的〈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你變了於是我〉是第五屆女節的作品,在精簡的製作規模與時程下,簡莉穎轉化了自身的情感經驗,將之置入這部小品。鴻鴻曾在劇評中將此戲稱之「女同劇場」,嚴格來說,這是一齣處理「跨」性別的戲,一個女人與一個欲變性的女人在一起,她能否接受「他」的身體。此劇以非常精準的生活語彙營造出在「性/別生活」不協調的兩人的情緒張力,也為台灣劇場中留下少數的跨性別身影。

與「再拒劇團」合作的〈新社員〉則是台灣第一齣名為「BL(Boys’ Love)音樂劇」的作品,此作的源頭來自日本漫畫家中村明日美子的《卒業生》、《同級生》。BL作品根本上有別於同志作品,此文類在日本從1990年代發展至今近30年,簡莉穎把握了最基本的原則,在BL的世界裡,認同或出櫃幾乎不是難題或焦點,也讓她得以專注處理「高中生談戀愛的細節、社團的兄弟情、T對於gay的單戀、腐女妄想…」簡莉穎以一個另類的方式拒絕了傳統的同志敘事,糾結的認同、出櫃的苦難。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是簡莉穎於兩廳院「藝術基地計劃」駐館一年的成果。藉由書寫同志、愛滋病歷史,聚焦於雞尾酒療法出現之後,當「病」不再只是死亡威脅、病患不只是文學悲劇的隱喻,回歸於「人」在病中之各式面貌。

 

少年金釵男孟母, 周慧玲導演; 創作社2009

少年金釵男孟母

周慧玲的〈少年金釵男孟母〉首演於2009年,改編自清朝李漁《無聲戲》之六〈男孟母教合三遷〉。本戲在性別圖像上充滿許多想像,藉由一個前同志歷史的清代文本,周慧玲徹底實踐了她對於性別與表演之間的信念—性別是人類文化最古老的表演技巧。此外,她更於戲中加入時隱時顯的白色恐怖氛圍,突顯性與政治、個人與歷史交疊,形成特殊的劇作演繹風貌。

自1980年代至今,台灣劇場中關注性/別議題的作品其實相當可觀。難以注目的主因或許在於戲劇作品有其時空限制,影音或劇本不一定於演出後流通成為公共資源,作品於演後即結束,難以被反覆閱讀進而成為每一代讀者共享的記憶。此外,除非作者持續創作同志題材的作品,亦難以在不同作品中揪出對話或傳承的蛛絲馬跡。對不同的創作者而言,「同志」一詞折射出的面貌其實紛雜,或生活或政治或美學,不一而足。

 

參考資料:

蔡雨辰、陳韋臻編,《踏青:蜿蜒的女同創作足跡》,女書文化,2015年。
廖瑩芝,《九○年代台北同志戲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1999年。
羅敬堯,《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年代台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實踐(1990-2002)》,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論,2005 年。
謝肇禎,《台灣現代戲劇之同志劇本研究(1988-2010)》,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吳奕蓉,《女性發聲,姊妹作戲:臺灣小劇場「女節」初探(1996-2012)》,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

See Also
首頁 【 以進大同:台北同志文化地景特展】同志文化地景的歷史意涵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年代臺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實踐(1990—2002) ,羅敬堯
我不是小娘子,我就是女妖精 ,蔡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