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Nutantara Archive #14: Chang En-Man’s Snail Project – The Trail Map and the Taste
群島資料庫#14:爬行痕跡的逆返與審視—張恩滿的非洲大蝸牛計劃
August 5th, 2019類型: Event

我從2009年至2013年間,共進行六次以「非洲大蝸牛」為主題的發表,動機來自從小離異的排灣族母親,總在雨天後撿拾非洲大蝸牛,處理好成食材後分送給無法陪伴的小孩。爾後,蝸牛成為我的關注對象與探討介面—先是從母系血緣擴散出去的台灣原住民族討論,進而爬梳島土歷史並回溯與世界的關係。

非洲大蝸牛原生於東非,1933年由日本殖民政府官員從新加坡引進臺灣作食用養殖,也在相近時期分別侵入馬來半島、北婆羅洲、印尼與夏威夷群島等地,因大肆破壞生態而列名世界百大入侵物種。2019年重啟的蝸牛「旅程」系列以料理作為起點,反向審視非洲大蝸牛的遷徙途徑與痕跡;這些共同記憶如何呈現帝國的傳播路徑,文化又如何自我轉化與發展。首站來到新加坡,從食材、處理手法、搭配植蔬或尋找取代品,進一步討論彼此連結的歷史宿命,共同去除幽靈般不斷分泌的黏液,烹飪出最適當地的美味。這一路認識的經驗,也為長期研究累積更多的食物圖譜。(張恩滿)

 


張恩滿長期關注台灣原住民如何在不可逆的現代化進程中去協調和處理其自身於文化,社會及基本生存之間的狀態。其作品呈現了對於台灣都市原住民的深切關懷,並透過適切的形式來進行策略性的嘲諷,且避免其創作落入異國情調或受難者情節的觀看角度。張恩滿長期觀察和研究蝸牛這種食材和現代原住民之間的關係,尤其在台灣被作為食材的蝸牛,往往是來自因全球化而出現在野地的外來種。食用蝸牛不僅牽涉到複雜的經濟,文化及社會脈絡,透過該複雜的思辨觀點,藝術家透過地方食材來重新挑戰當代中產階級品味背後所隱含的文化建構邏輯。(高森信男,《留洋四鏢客》)

 


《數位荒原》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第二年):www.facebook.com/NusantaraArchive/

主辦單位:數位荒原(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在地實驗、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研究諮詢委員:鄭惠文、吳庭寬、Posak Jodian、Penwadee NM(本計劃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INFO
主講 張恩滿Chang En-Man
活動時間 2019年 08月 16日 19:30-21:00
地點在地實驗/台北市中正區建國南路一段160號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