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5:
Whose Party Is It Anyway?
這是誰的派對?
March, 2016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吳其育 駐站策展: Chitti Kasemkitvatana
Mar
2016

Note: Online since 2011/2012, NML is about to celebrate its 5th anniversary. Seeing the need for database expansion and cross-media collaborations, NML has collaborated with The News Lense, and its Blogger-based website will also be launched on a brand new platform. This year, we continue our Artist-in-Residence project, or Virtual Residency, with Chitti Kasemkitvatana as the artist-in-residence for March. Chitti had also lived his life as a monk for years. He is currently the curator at Mrigadayavan Palace Museum in Phetchaburi, and his career in art has been closely interralated with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rt spaces in Bangkok…

如何繪製一張地圖

在新加坡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東南亞展廳裡看見標題為「馬來群島,或東印度諸島」(Malay Archipelago, or East India Islands)的地圖,它由著名的地圖商約翰.塔利斯(John Tallis)完成於19世紀中葉。地圖上橘色的輪廓標示現今的東馬來西亞與印尼,紅色和黃色將現在的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劃分成不同的國度,而藍色輪廓的菲律賓,也位在地圖中央顯眼的地方,地圖以北到華南與台灣,以南延伸至澳洲北部。除了顯示地理位置,地圖的邊緣還描繪著維多利亞風格的藤蔓裝飾,及新幾內亞的原住民,砂勞越、汶萊的自然場景,而且都是彩色繪製的。

這一張繪工精細的地圖,無疑呈現了19世紀的歐洲人地理大發現的結果,也無疑呼應著如今我們對於「東南亞」作為構成世界板塊之一的認知基礎:它們是以民族國家和自然疆界為分野,縱使有著不同勢力消長的政治版圖劃分,仍以相近血緣與起源神話為根據的民族國家共同體,甚至不少東南亞國家至今還是保有「皇帝」或「蘇丹」這類的敬語稱呼。這使我們在思考「世界是平的」這樣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globalization)語境時,總遇到不少如何融入其間的挫折—且儘管挫折依舊,其魅力卻更讓人神往。

 

如何翻譯

「台灣」正好在地圖最北邊的位置,被邊緣硬生生切掉嘉南平原以北部分,於是在想像那張圖的縱橫往來時,也就遠超過所謂「一衣帶水」的距離,更存在著語言、信仰、風俗、家族傳承與社會制度等不可抹滅的鴻溝。但是,我還不打算去問台灣能不能被視為東南亞的一份子,或者以某種地緣政治的建構方法,重新想像台灣在國際上的認同位階。我倒是好奇,繪製或宣揚這張「馬來群島」地圖的(殖民式)世界觀代理者,如何在去除或認同殖民者「由西向東」擴展的過程裡,回應另一種「由北向南」宣揚的(南洋式)天朝視野呢?展廳作為展示場地的前新加坡最高法院,也象徵海峽殖民地的司法遺產,當它再次以殿堂般無私的制高點,平等看待蒐羅自周遭鄰國的文明遺產時,這個國家企圖在新紀元擘畫的,又是何種樣貌的文化版圖?

本期專題首次嘗試翻譯東南亞藝術史權威,也是菲律賓歷史學家佛羅斯(Patrick D. Flores)的〈Southeast Asia: Art History and Art Today〉,他2015年出席北美館「東南亞與台灣:視覺藝術的現代性與後殖民表現」研討會,而這篇寫於2012年的文章是近幾年東南亞藝術濫觴的重要文獻,其中他從印裔馬來西亞藝術家畢雅達薩(Redza Piyadasa)的代表作〈進入點〉,引伸出東南亞藝術超越線性時間的「進入點」(entry points)思考,更是各路藝術工作者在探索東南亞時時常獲益的多元觀點。我們特別介紹給台灣的藝術觀眾—其中,佛羅斯便認為,將東南亞視為一體的藝術整合,正是透過像「新加坡國家藝廊」或新加坡雙年展,這樣的機構而不斷地形成共識。

 

如何辦派對

本期題目「這是誰的派對?」靈感來自區秀詒正在進行的創作計劃〈If the party goes on〉。藝術家為此嘗試一種「影像(電影)與(其或溢出的)歷史檢索系統」的書寫,叨叨絮絮地從華人巨星葛蘭的電影〈空中小姐〉裡,如同考古般打撈出一條電懋和國泰電影公司的前世今生軸線。在她可能的設想裡,華裔電影公司老闆陸運濤並未搭上那架墜毀於「神岡空難」的死亡班機,關於國泰影業及其所構想的大東南亞版圖,是否就會落腳於傳說中的台中片場,如此一來台灣與東南亞的關係又會變成怎樣呢?有趣的聯想不只啟發關於歷史影像的異化書寫,它更帶領讀者一再重回那個「冷戰」的歷史現場,去追問:那是誰的派對?有哪些人參加?有哪些人不克參加?派對(Party)的英文有「黨派」的意思,而在曲曲折折的理解之後,我們拋出的問號彷彿又投擲回自身。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是本期另一個派對主人,他們不但與區秀詒合作上述的計劃(該篇文章才有機會在此發表),也在去年底主辦四週的「展覽製作的七組關係」講座,邀來七組不同身份的跨國藝術工作者,分別從「藝術家—策展人」、「後台—再現」、「文本—地方—場域」、「後製—循環」、「機構—個體」、「觀眾—展示」、「藝術—金錢」等幾組觀點,勾勒出透視展覽製作的多重視角。透過第四組關係的講者,泰國策展人瑪麗.龐桑納(Mary Pansanga)的「雲」空間,及跟她合作過的另一位泰國藝術家/策展人吳松吉(Chitti Kasemkitvatana)的《Messy Sky》線上雜誌,我們也獲得許多「策展」如何延伸的啟發。

數位荒原從2011、12年上線至今,即將邁入第五年。在不斷拓展資料庫及跨媒體合作等需求下,2016年開始與「關鍵評論網」合作專欄發表,以Blogger服務為架構的網站也將轉型新的平台。今年我們延續2015年藝術家/策展人駐站的「Virtual Residency」計劃,三月的駐站藝術家正是前面提到的吳松吉(Chitti Kasemkitvatana/呂岱如2014年的《物非物》展覽曾邀來台)。這位藝術家活躍於歐陸,曾為僧修行七年。他目前擔任佛丕府「愛與希望皇宮美術館」(Mrigadayavan Palace Museum)策展人,其藝術生涯也與曼谷第一代藝術空間息息相關。我們希望藉著這次合作讓台灣觀眾更了解藝術家的思想底蘊。最後在數位藝術表演方面,藝評人王柏偉、鄭文琦分別從不同觀點探討2015年數位藝術表演獎得主CBMI的作品〈Render Ghosts〉,希望藉由此種對照打開評論主體良性互動的空間。

我們的派對即將開始,誠摯歡迎您參與!

See Also
See Also
(在一個虛無空間裡的白色房間) 2012年6月21日星期四。藝術家將一個螢光粉色壓克力板遞給一位女士,這位女士是當天他在Le Plateau的演講裡遇到的。女士微笑著開始一場對話,過程非常美妙。我們在對話結束後走進秀蒙丘公園(Parc des Buttes-Chaumont)時,我們分享了自己的訊息,給這位女士的訊息、山丘、生命經驗,藝術和佛理。在靠近公園的空曠池底,她拿著這張粉紅色的壓克力板,同...
當代藝術的生產、載體以展覽為常見形式。藝術觀眾在今天不但要解讀作品的意義,還得進入「展覽」甚至「展場」之外的多重文本關係。但在這些意義生產的交錯軌跡裡,從前置研究到後端的知識循環過程中,「策展」究竟扮演何種文化的媒介?為了探究這些問題,2015年11月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特別規劃了四個週末的「展覽製作的七組關係」講座,邀來七組不同身份的跨國藝術工作者,勾勒幾重透視展覽製作的視角,試圖由「策展文法、媒體...
謝謝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邀請我參與第四種關係「後製與循環」(Post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在開始之前,我先簡短介紹一下我自己。前面的董冰峰提到的出版對於觀眾,包括藝術和普通大眾的影響力,那確實對我影響良多,甚至讓我的人生有所轉變。我主修「電影與攝影」,最初對藝術沒什麼涉獵。我先接觸電影製作及電影理論。畢業後有一年的時間頗為失落,不知道該如何延續下去、什麼工...
「我不是一個party girl」 這句話看起來像是某種宣言,將自己編製到某種類別,某種時間軸、空間意識以及影像之中。 時間的快慢、延續與斷裂、白天與黑夜、往前與後退,空間的切割與組構、光明與黑暗、懸置與飛躍,對於這個人的殘餘影像等以成千上萬種組合的方式輸入個人影像(電影)檢索系統,建構然後輸出。於是我到底是不是或曾經是不是一個party girl並不重要,這或許是(或不是)一句謊言。「派對」(p...
Patrick D. Flores—東南亞藝術的歷史與今天 Patrick D. Flores, 吳伯山 (翻譯)
March 21st, 2016
將「東南亞」作為分類的複雜性類比為劇場;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理想化的大傳統(great tradition)在舞台上搬演,歷史景象與快速緊湊的都會生活錯置。東南亞也曾是19世紀至20世紀歐美帝國主義在世界各地擴張領土的舞台。一些人或許會認為東南亞也是現今貿易與移民的驛站。 「東南亞」的「亞」作為一種同位語(main coordinate),代表著它是亞洲的某個特定區域;「東南」則是特別的分類,不僅...
視覺的真正的自我維持,實際上是在一個擁擠的泡泡裡發生的。(Brian Massumi) 由馮涵宇與郭知藝等人創立於2010年的CBMI團隊以〈Render Ghost〉一作奪得2015年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Render Ghost〉這個作品並非景框式舞台作品,CBMI以一坐帳棚在劇場內部重新創造一個近乎封閉的空間,空間除開頂部的抽風口之外只留一入口,所有的觀眾都必須在團隊成員的引導之下,從這個入...
C看A扮演B(Eric Bentley) 11月21日下午在水源劇場,我全身套著無塵衣與棉布口罩,在志工協助下調整不算輕便的虛擬實境VR顯示器,並隨著觀眾全副武裝地等待走進阻隔視線的十米見方帳篷裡,觀賞一齣號稱首次結合虛擬實境的〈Render Ghost〉,對於即將看到的表演好奇多於興奮。經過半小時從摸索入場、沈浸VR到卸下裝備的終點「救贖」之後,腦海中卻迴響著還在場外等待時,聽到不知哪裡傳來的一...
(a)「Negotiation with the Dead,」她說。唯有如此,人們才得以涉入那些逝者的領域,而這些逝者的國度裡有些非常寶貴的事物,包括「知識以及所愛並失去的人」在內。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斷從回憶裡找到一些,原本以為早已失落的什麼回憶,於是生命就成為了一個不斷書寫、不斷涉入,亦即不斷再現的過程。   (b) 而對德勒茲而言,空間問題從不在於定位、就座與循跡,重點不在於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