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8 : NO WORK, NO ART?
Virtual Residency: Huang, Po-Chih + Huang, Chien-Yu
線上進駐—黃博志、黃千瑜
July 26th, 2016類型: Residency
作者: 鄭文琦 , 黃千瑜, 黃博志 編輯: 鄭文琦
從2014年博志與千瑜到菲律賓98B進駐並發想檸檬酒計劃如何呈現開始,「藝術家/調酒師/表演者/農夫」等幾種身份就常在相互攪動著界線。在過去幾次與黃博志的訪談和文集《藍色皮膚:老媽的故事》裡,也都提及他與身邊親密的母親或女友的對話、通信如何啟發他,進而打開讀者對藝術生產的想像空間。在本次荒原的進駐計劃裡,我們試圖擱置藝術家的「作者權」(authorship)概念,而將閱讀重點放在他們的日常遭遇時刻(如同基酒),試著呈現不同的進駐形式—包括那些發想過但未能實現的展覽及種種可能。
A predatory work for the coming exhibition during NML's virtual residency, Jun-Jul, 2016, no.1; photo courtesy Huang Po-chih

一、工廠

 

黃博志:現在除了種檸檬樹之外,另外就是想把靠近觀音的檸檬田的老家,改成檸檬酒的加工廠,也就是這個計劃進行的第二個大階段。因為五百顆檸檬樹現在都種完了,今年夏天會陸續收成,應該明年會比較大量。我希望把一樓整個變成工廠,就是它符合安檢規定,可以讓我拿來製作檸檬酒的小型加工廠。它的面積大概⋯有50坪嗎?我不確定。

黃千瑜:應該沒有,那裡很狹長。大概就是這個磨石子地板的大小,有四塊這樣大小,或者比四塊再多一點點。

志:老家位在鎮上。本來之前的計劃是希望在農舍旁邊開一間工廠,不過那樣的預算實在太高了,沒有辦法達成。現在就是退而求其次,把老家改建比較有實現的可能性。然後⋯然後是搭配第二次的賣酒標募資。從拆到弄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之前,我家那裡有點髒亂,最近在拆天花板。

瑜:我覺得你現在著迷於「拆房子」,感覺每天都要回去拆。等你那邊整理好這邊可能又不住了。

志:我們不可能住觀音啊,因為你也要在台北工作。所以不可能住那裡。感覺一直重複一個惡性的循環。現在有點再現書中描寫的情景。好像在現實方面又不如那個預期,根據我小時候的經驗,這樣每次搬來搬去,最後的生活狀態也會陷入一個被生活的雜物填滿,填滿之後又會換到下一個地方—那不是雜物的填滿還有情緒被填滿。比如我媽過去離開的地方,就是現在我整理的老家,必須離開這樣。現在又要跑回去,而且我把一切都拆了,連我媽都有幫忙。

瑜:可是我覺得我們不是這樣啊。然後,你可以幫忙下骨髓嗎?骨髓跟紅鳳菜,還有所有青菜都下一下,我好餓。

 

Huang Po-chih in his apartment;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二、搬家

 

志:今年在北美館個展,也想把這邊當成延伸展場,邀請觀眾直接來我住的地方參觀。我連這裏的招牌都已經準備好了(「五百棵檸檬樹」特製燈箱),燈箱打開時,三樓房間從窗外看進來是綠色的,一個衛星展場的概念。我覺得房間應該維持原樣就好,也沒有展覽啦,他們就是來這裡喝一杯。

瑜:我覺得可以耶,因為房東並沒有要立刻趕我們走。燈亮的話,就代表屋裏有酒。你在這裏,可以聽見人們在樓下的TCAC聊誰的八卦。真的,你在外面抽菸時可以聽見他們在底下聊天。你有想到要觀眾來這裡要做什麼嗎?

志:我還沒有想到,我只是覺得要延伸到我生活的空間裡面,或許就是來吃個晚餐、喝杯酒,或許這樣吧。(笑)

瑜:然後也有一台檸檬車,會停在展場,集合訪客開到檸檬田裡面。

志:週末時我想把檸檬車停在北美館,帶他們去檸檬田裡,雖然我還沒有想到要帶去做什麼,只是希望人不要都待在美術館,但具體內容我還沒有想清楚。我想,就是有一個固定的開放時間,到了週末,就是開那台檸檬車出去,想要把空間延伸,不想要待在美術館,那樣感覺有點無聊。

 

A predatory work for the coming exhibition during NML's virtual residency, Jun-Jul, 2016, no.2; photo courtesy Huang Po-chih

瑜:除了單純的吃飯或喝酒,還有什麼事情可做,要跟這個計劃有關係嗎?可是你也想把伊通公園變成酒吧,不是嗎。

志:伊通公園其實是在九月,北美館是在十月。所以這裡想要跟著北美館開放,而不會跟伊通公園做一樣的事情。來這裡一定會喝酒,但喝酒之餘可以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狀態,不知道那有沒有價值。只是應該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去想像。它不只是「觀光」,而是有一個什麼活動在這裡進行。

瑜:但那個價值和參觀一般的民宅有什麼不同;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家庭,到底這些對這些來看展的人到底有什麼意義?到底它跟去陌生人家當沙發客有什麼差別?我一直想到之前很喜歡的藝術家夏洛特.賈維(Charlotte Jarvis),她會在藝廊裡進行餐會,每道菜都對應到某個文本。只是這樣類比好像太粗淺了,聽起來甚至有點刻意。

志:要來做什麼?我覺得光是住一晚也不錯啊。這個我們就慢慢想了。

瑜:⋯結果你忘了在湯裡加骨髓了。

 

Huang Po-chih;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三、關於作品限制的討論

 

志:本來這個房子租約八月就到期,現在我想跟房東討論可不可以延長一、兩個月,把這個空間和我的展覽連結。其實是房東先跟我提起租約快到期,他記錯時間了,以為六月就要到期。然後,他說他很想賣房子,每個禮拜都有七、八個人來看。所以我們也沒辦法。

瑜:那還要把這個住處當成展覽的一部份嗎?可是我們又好像常常討論它⋯你覺得有很多作品是在討論之中發生的嗎?像人們常常在照片裡看到它的某部份,那些並不代表就是作品的全貌。作品到底涵蓋到什麼程度?又或者照片看到的就是作品的全部?

志:就我的觀察啦,你會認為一件作品就只是「一件作品」。你的存在只是對談中的一段話,就像是一個回應者。對我來說作品不只是作品。比如我最近的作品計劃,作品可能只是其中一個物件,但在作品之外、後面或前面,旁邊(或旁邊的旁邊)這些東西構成比作品更重要的部份。目前我認為要網羅這些我認為作品之外的東西,要透過文字或書—這就是作品的侷限。

瑜:你說的「侷限」,就是怎樣把「關係」呈現出來嗎?

志:對。雖然我覺得作品不只是作品,作品外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有個困境是我不知道怎樣用文字之外的方式將這想像具象化,畢竟會把「你」視為一部份也是因為從構思到實踐,你的位置始終都在。所以聽到進駐提議時,就想到作品和作品之外的人們關係是我一直在意的事情。這些好像也不能歸類為「社會介入」或「關係美學」。比如作品想用酒或樹為媒介,連結空間、觀眾、策展人、美術館⋯作品裡有形的部份。可是在作品外圍、無形的人們之間,你覺得沒有價值的對談反而是形塑作品的源頭。我現在想把作品回歸這些更重要的部份,也在想用什麼形式將這些關係凝聚出來。我也沒有頭緒去表達這個建構作品很重要的元素,可以說是「基酒」的部份。

 

Huang Chien-yu;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黃:我的想法很單純,它就是一個作品。因為我覺得作品本來就牽涉到藝術家的生活經驗,而那些經驗都累積在他/她的身上,所以週遭的人們當然就是這些經驗的一部份囉。在藝術家和其他人之間,我自己會這樣切一條線:「Dead End。

志:我覺得不該這樣切,我想像作品的形式上還可以怎樣?應該說目前的計劃可以說的很有限。不論是《五百顆檸檬樹》或《生產線》,當然目前所謂的有限形式,一是跟展覽的物質形式和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二是還沒找到在有限形式之外的另一個、無形關係的有效呈現。這是滿重要的,尤其以我的計劃來說,應該是更為真實的。最後酒當然也要做,可是如何推演,反而要回過來看如何處理無形的關係。

瑜:可我思考關於這個計劃—到了你個展的時候,檸檬酒也給了,調酒也做了,釀酒廠也蓋了,那麼你還要如何呈現(無形的)關係,就應該是下一個階段的關鍵。

志:更應該面對的是,當你(我)想要介入社會好了,真的介入、發聲了,用藝術的方法去開始一個計劃,計劃中出現一個問題,你能用藝術可以解決現實的問題。比如這個無形的關係,你如何用藝術去解決它?

:我沒有覺得那是必要的,那就要看你之後作品要朝什麼方向發展。因為我覺得呈現那個關係,會不會很囉唆的感覺?應該說我覺得如果身為觀眾,我(你)為什麼需要知道這些?因為那些的確是計劃的養份,它讓這棵樹長大了,可是觀眾有必要知道你施了什麼肥料或除了什麼害蟲這些經過嗎?我一直想有這個必要嗎?它會不會太過溫情了?

志:作品有迫切處理的現實問題,包括釀酒、種樹,跟美術館和觀眾的關係,這些都是實際、物質的層次,需要確切執行和面對。最後的方法也許有別於商業邏輯或等價交換的形式,但我覺得如果只往這個方向想像,做為一個藝術計劃來說就太單一、無聊了,因為這些都是可以設計的,比如說對於作品路徑的、有點照本宣科的想像;可能以作品計劃來說是滿好的,有不同於當代藝術的想像在裡面。可是當你設計出這套作品的想像並執行時,也掉入另一個限縮的框架裡面,在這之外更來自於直覺性、身體性的東西?這個滿重要的。就是一種更直覺性的衝動,在那之外可以做些什麼?那個路徑應該是更多變,才有別於這麼固定商業邏輯所運作的「作品」。

瑜:我覺得這樣有點偏,我沒有覺得這個是商品,還差得遠呢。

志:這是對計劃未來的實際想像,在理想中它應該要被達成。那是一個路徑而已。作為一個作品,除了這個路徑以外應該有更多開放的方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入並看到不同結果,看到檸檬酒如何成為商品。當然商業邏輯的運作也必須有,因為它就是實際要面對的問題,也才有可能實踐作品。但除了那些以外,能不能創造出更多不同的感性或直覺路徑,觀眾才能閱讀到這個作品原來有那樣另類的「網絡」,最後變成這個結果—這樣檸檬酒才比較酷啊。

瑜:我沒有覺得作品跟我有關係,但我覺得跟我比較有關的是,每次駐村時研發檸檬酒譜。我們一起去菲律賓、越南認識那裡的人,然後在討論酒譜時,就覺得那個調酒交會的過程,好像可以跟那時候的所有人綁在一起。而且我會覺得大家好像都跟那個檸檬田產生關係;告訴他們這些檸檬來自那個田地時,那個連結是滿扎實的。

 

Huang Po-chih and Huang Chien-yu at dinner table;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四、藝術家

 

瑜:就像那時候,在你做「軟抗爭」的時候,我覺得很有趣呀。我只把它當成一個遊戲,所以即使我當時有參與,也不打算具名。

志:我那時會找身旁的朋友,是我的作品雖然一直想處理關係跟人所建立的網絡,可是我並不擅長處理人和人的對話、相處,就退而求其次從我身邊的人開始。所以我跟你說,從你開始延伸其他的網絡,我覺得你就是一個節點,好像有點投機,藉著你連結其他節點,達成一個網絡的想像,軟抗爭的想像。我其實想做有群聚性的團體,但它需要一個很強的人際溝通技巧,這是我所欠缺的特質。

瑜:其實你那時候連結起來的節點,大部份都沒這種特質。或許是物以類聚,所以當時「軟抗爭」找到的成員也都不適合這樣人,因為物以類聚的關係,所以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你有類似的特質。那個時候,「匿名性」真的是因為只有提供意見,而非創造話題。

志:那時候會選擇匿名發表,是營造一個「群體」的感覺…「匿名」會讓本來落單的個體看起來像是群眾。存在的感覺也被膨脹了,在當時這種感覺是正面的。你當時想要「匿名」,不也是一直懷疑藝術家的角色,到底算是什麼?

瑜:有嗎?或許我一方面不爽藝術家有什麼了不起,另一方面又覺得藝術家像英雄般,他是自己的神,他創造了作品的世界。其實這兩者沒那麼矛盾啦;好的藝術家就有那個神聖性,不好的藝術家就想踢落谷底。只是這樣而已,那個根源還是覺得藝術家創作是一件神聖的事情。藝術家應該是那個「生產的核心」,所以我的匿名參與就是協助他,生產出好的作品。

志:你好像害怕成為被掛上藝術家或「參與創作」的名義。記得我們在馬尼拉的時候,不管是策展人或藝術家,大家都把你當成藝術家,問要不要放你的名字。你說放我名字就好,但在後來的簡介影片,他們還是把你的名字也放進去。反而你很排斥,雖然他們都會介紹那是我們兩人的計劃。

瑜:就算如此,作品終究是由你所實現的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