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2 : Space as Archive I
Interview with Yeoh Lian Heng, Lostgens Contemporary Ast Space
專訪吉隆坡Lostgens'當代藝術空間
August 4th, 2015類型: Interview
作者: 鄭文琦 編輯: 鄭文琦
位於吉隆坡中國城的Lostgens'當代藝術空間由幾名藝術家創立於2004年初。它的起源和一次充滿理想性的跨族群、跨領域發聲有關,名稱則是取自海明威的「失落的世代」。由於負責人楊兩興等人在以及臨近中國移民為主的茨廠街地緣關係,2015年八月藝術家區秀詒的個展《居所與他方》也是在此發表...。
1st Notthatbalai Arts Festival ar Lostgens' (2004); photo courtesy of Lostgens'

Q、Lostgens’最早的成員有哪些人?

楊兩興:最早有我、藍氏君、Joseph Teo(張俊景)、Analiza binti Mohammed。2003年我和藝術學院的學姊找到閒置多年的獨棟洋房,便籌措一筆錢租下來。後來我們找一些藝術家、設計師住進來。剛開始是華人,接著馬來人和外國藝術家、行動分子也搬進來。起初是住家兼工作室,2004年通過葉紹斌介紹認識兩位剛畢業的馬來藝術工作者Ili Farhana、Saiful Razman,談到想搞一些類似藝術節的活動,於是幾個人湊起來,再加上剛從臺灣學成的藍氏君和一些學弟妹也在這時加入。

起初藝術節想在街頭舉辦,後來兩位馬來朋友到我那裡開會,說不如就用那裡。在發想藝術節名稱時,Ili Farhana 提出「Notthatbalai 」,這個詞是由英文not that及馬來文balai組成(Blai有「局」的意思,中文翻譯成「非那局」)。馬來西亞國家畫廊叫「Balai Seni Lukis Negara」,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個最高的藝術單位並未善盡義務,應該對它表達不滿,於是一致通過名字。我們也將整個藝術節定為跨領域活動,包含視覺藝術、獨立電影/短片、音樂及表演。後來Saiful Razman問怎樣命名空間時,我提出:Lost generation space。大家沒有異議,就這樣定下來了。為期五天藝術節跨標榜領域、跨種族,而且名字很有爭議性,得到很大迴響,總共辦了三屆,在2004、2005、2007年。第三屆更連續14天,涵蓋了六個藝術空間和街頭。第一屆結束後,大家都累垮了,對於藝術節也各自有想法,後來有人選擇離去,也有人留了下來。我和藍氏君、張俊景、Analiza Mohammed獲得共識,决定繼續搞空間。除了藝術節外,陸續辦了講座、展覽及工作坊,直到2008年四人都還是核心成員。

 

Wong Hoy Cheong, "What happen to Malaysia video art?" in Notthatbalai (2005); photo courtesy of Lostgens'

Q、Lostgens’作為一個「藝術空間」的性格似乎可以從地緣嗅出一些端倪。說說你們為何選擇在這一區成立空間?

Y:Lostgens’前後搬過三次家,前兩次都是住宅區,這次在吉隆坡有150年歷史的茨厰街(Jalan Petaling)旁邊的戲院街(Jalan Panggung)。其實Jalan Petaling應該叫做「八打鄰路」,因為附近一有座八打鄰山。這條街被華人稱為「茨厰街」,是因為吉隆坡開阜功臣葉亞來百年前曾在這開了一家茨粉廠。「戲院街」的由來是這裡曾經有一間「大中華戲院」,孫中山來這裡演講並召募同盟會成員。由於成員的興趣及社會變遷,Lostgens’的空間性格也隨之調整。一開始自稱替代空間,之後改成藝術家自主空間,如今為當代藝術空間。2006年,各級政府推行「零度非法屋計畫」,大肆發展城市,拆除在吉隆坡及巴生河流域一帶的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的木屋區。許多文化歷史古跡,如全世界第二大的痲瘋病院也遭到拆除。保護古跡、村落及學校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有的局部保存,不過更多拆除。一般而言,華人和印度人的村落不太抵抗,馬來人的村落卻會激烈反抗。由於住在Lostgens’的行動分子也參與保護馬來村落的運動,我們的成員跟著加入。主要是教小孩皮影戲,將村落遭遇帶到各地表演並舉辦藝術工作坊,於是我們和行動分子達成共識:他們在法律之外管道抗爭,我們則在外圍文化干擾,這樣前後做了兩年。

2007年藝術節結束後,我們檢討藝術和社會、和這片土地的關係,認為藝術應該主動走入人群。於是接下來幾年展開社區藝術計畫。2008年到2011年,我們離開吉隆坡到檳城、馬六甲、半山芭等地策劃社區相關活動,將裝置、表演及藝術工作坊帶進社區。也在社區裡的閒置空間設立展覽和蒐集社區歷史的「民間歷史茶室」,繪製人文地圖、記錄口述歷史等等。2011年茨廠街爆發捷運徵地事件,我們在這推動保街運動,2013年Lostgens’搬進這一區。其實在某個程度上,Lostgens’可以只是一種「概念」,可以為了需要而移植到不同地方。

 

Aisyah Baharuddin's performance, 3rd Notthatbalai Arts Festival (2007); photo courtesy of lostgens'

Q、請介紹一下吉隆坡的藝術組織,哪些跟你們關係較密切?

Y:首先是葉紹斌等人發起的Rumah Air Panas(熱水湖屋)。它原本以一個視覺藝術家聚會、創作的工作室,從1997年開始運作。2003年形成藝術團體,並在2006年8月登記為R.A.P.藝術協會。2006年後捨棄實體空間,改以不同計劃為導向與其他空間合作,成員也會在咖啡館定期講座、交流。

2007年成立的Findars(無限發掘)是一個由藝術家經營的藝廊/空間,以視覺、錄像和聲音藝術家為主體。同樣跟聲音有關的,還有一個馬來人藝術家龐克組織,Rumah Api(火之家),專門搞一些龐克和藝術工作坊。2014年慶祝30週年的Five Art Centre是個資深組織,主要關注表演及舞蹈,也辦過展覽和跨領域演出。我們從事藝術和社區活動、藝術家進駐。這幾個組織都有某些共同的關注題材,同時有著不同的活動和經營方法。

 

Q、談談經營空間的策略或困境,如何跟其他單位截長補短?

Y:我們在經濟上還是無法獨立,除了靠兩名成員在外頭接案子,也會外租空間。由於Lostgens’展出的藝術作品幾乎都屬於實驗性質,因此我們都是以半資助或協辦的狀況出租。又因為Lostgens’和Findars位在同一棟大樓,彼此情誼有如戰友,也有某種互補及良性競爭的關係。過去雖然在不同地方,但彼此對於藝術、社會、政治的理念相近,也時常合作。

 

2015/8/1於Findars區秀詒「居所與他方」個展座談 (中為策展人郭昭蘭);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Q、面臨遭到迫遷的茨厰街,藝術家社區有何因應之道?

Y:由於政府計畫在茨廠街旁的蘇丹街捷運做地下化工程,要在茨廠街一帶興建118層樓的遺產大樓,目前持續迫遷。2011年我們這群藝術工作者進駐時,當時華團主導保街運動,由於政府的態度相當強硬,業主內部亦嚴重分歧。我主張推動社區計劃,用創意對抗強權的策略(茨廠街社區藝術計畫)。當時有許多業主,包括後來和我們密切合作的幾戶,都曾質疑是否可行。

後來藝術家在保街運動裡扮演重要角色。我們和馬來人、印度人村莊聯合,要求政府承認三種族所在的文化遺產地位。我們也和工程師、行動者、設計師、古跡保存專家合作。同時引進大量的文藝工作者參與保街運動。最高峰時,我們號召了五千人上街,向政府表達保街意願,後來政府承諾將認可茨廠街的文化遺產地位。但在2013年大選過後,承諾並未兌現,幾棟歷史建築遭到拆除,還有一棟被徵用(原計劃將拆除34個單位),保街運動告一段落。

目前藝術家社群的策略是退守第二道防線,擔任社區觀察者及紀錄者的角色。我們做社區口述歷史,蒐集舊照片,推動社區文化建設,同時和茨廠街區的街坊鄰居持續互動,串聯在地組織,準備應付第二波拆遷。

 

Q、這次區秀詒個展「居所與他方」在台灣頗受矚目。作為在台灣的馬華藝術家代表,她選擇在Lostgens’移地展出的考量為何?

Y:據她人表示,這個場所選擇佈滿了複雜的情感、歷史、時間,和(想像的)地理連結。這是她小時候和少年時期的後花園,在那裡買了人生第一片卡帶,第一本翻譯小說,走路即可回家。「Lostgens’不在一個光線亮麗的區域,而是英殖民時代的舊城區。如今遠離權力核心且已經被資本主義和權力慾望強行逐步架空,處在破敗與想像的進步光鮮形象的模糊交界 處。在如此交織的所在思考展覽本身所希望推進的問題意識,以及其所能打開的對於歷史和地理想像的景深或許會有更多可能。

 

現在lostgens'位於與Findars同棟樓的戲院街建築. Photo courtesy of Rikey Tenn

Q、作為華人,你們與馬來西亞內部或外部的藝術社群,甚至其他地方的藝術家有何交流?

Y:處在多種族社會,跨種族合作一直是我們的目標,藝術應該超越種族的邊界。當然基於同語言,和華人藝術家合作機會相對較多。我們曾經進駐香港活化廳,互動較密集。和台灣還沒有正式合作,不過目前受邀參與「視覺藝術國際策展資源平台」工作坊暨論壇,將是一個開端。中國那邊沒有合作。因為熟悉接近馬來語的印尼語,目前和印尼較多交流,如藝術進駐計畫,2013年Ruangrupa也邀我們参加雅加達双年展。考慮到多元文化差異可能為經營這樣的空間帶來挑戰;我們在辦活動時都邀請馬來人藝術家來參與街頭藝術活動。像有印尼及馬來西亞國籍的Aisyah Baharuddin曾多次和我們一起進駐社區。這位藝術家自己帶小孩,當我們忙於行政時,她往往扮演串聯附近居民與藝術家的關鍵。

 

Q、族裔是否讓空間經營帶來一定現實挑戰?例如取得資源有沒有什麼困難?

Y:在吉隆坡,國家和企業並未制定補助政策,幾個單位如國家視覺畫廊可以申請出國交流、展覽機票補助或一些活動經費。一般數目不大也不能每年重複。不過空間補助完全缺乏,這也導致馬來西亞藝術空間發展不蓬勃。旅遊部(2013年前稱文化藝術旅遊部,或加上新聞通訊部)傾向贊助大型活動,企業傾向買賣藝術作品,但華人企業沒有此種傾向。由於馬國政府是以種族分化政策來治理國家,目前只有人口26%的華人確實因為族裔身份而處於不對等的競爭平台。當然,也有不同意這項政策的馬來藝術家跟我們站在一起。

 

Q、最後對於空間經營有何展望?

Y:除了和德國歌德學院持續交換藝術家進駐以外,也計畫和其他亞洲國家有更多合作。目前Lostgens’成立一個分支「土聚社」,一個策劃本土文化的策展團隊,計劃以藝術、文化為橋梁,銜接本土文化歷史與當代藝術。我們希望未來能獨立經營,不必靠接案子來資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