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24:
How Lacking Sounds Become Events?
「失聲」如何成為事件?
January, 2016 策劃: 鄭文琦 刊頭: 牛俊強 協力: 失聲祭, 張又升
Jan
2016

從2007年於南海藝廊發跡的「失聲祭」聲音活動至今已經八年了。它最早是由藝術家姚仲涵與台北藝術大學的同儕,如王仲堃、葉廷皓、牛俊強等一同確立「每月一次兩組演出、不限類型」的方針,後來又加入葉家銘、王連晟、詹明芳、陳亮庭、馮馨等人,分別在不同時期增補了執行與規畫面向。在2013年之前,來來去去的工作人員始終以「台灣最道地的聲音藝術快炒」自詡,並在極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規模之下,盡可能地接納多元和國際化的演出者。

儘管,後來加入的營運團隊持續擴充「評論」(2011)、「駐祭計畫」(2012)、「暖場演出」(2013)到開發新的「演出單元─域外音」(2014)單元。它依然維持著一貫「開放」與「實驗」的原則。此外,作為本地最受歡迎的例行性聲音/表演活動,它經常是國外相似類型的聲音演出者來台指定的場景之一,也是評論與策展人在撰寫與「聲音」相關的藝術論述必然提及的案例。只是如今,在宣告100場達陣後,疲於每年為經費奔走的工作人員,終於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

在2007年草創「失聲祭」的策展團隊曾言:

聲音藝術是一項富有多樣性的藝術型態。它包含環境錄音、數位音樂、聲響表演、聲音影像、聲音裝置…甚至是聲音雕塑。…拜台灣科技產業興隆與資訊發達之賜,我們正與世界同步。台灣已有一群年輕人致力投入這塊充滿前衛、實驗卻同時迷人的創作領域。

光是短短的幾行字,我們便不難看出這個舞台的設立是如何以「聲音藝術」為類型,企圖引入「科技產業」、「資訊發達」的意識形態,還有它的地方性指涉(甚至文章提到「破爛生活節」與「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顯見它自始就不是以一個單純的(聆聽)場景自居。

 

如何去「聽」?(「聲音藝術」與「地方性」的思考)

只是這樣的提案,以及後來為人熟知的宣言:「台灣最道地的聲音藝術快炒」,也暴露那始終難以迴避的問題:這個「聲音藝術快炒」如何作為這些不同意識形態的載體?還有意識形態的差異不僅僅在於如何自我想像,更在於「聲音藝術」自身的定位:「聲音」是否作為一種藝術類型(尤其是某些論者主張,藝術不應以「聽覺」或「視覺」作為劃分標準),又或者問:它的「地方性」預設裡是否存在著排他性。於是乎,當「聲音」成為一種「藝術」或展演「技術」的預設條件時,就注定難以抹除其普遍經驗與特殊性/地方性之間的抗衡了。

「失聲」何以為「祭」(編按)?「失聲」又如何成為事件?類似的矛盾,也可見於多年後的《異響2015》國際交流活動中,「聲音作為藝術」連同它的「地方性」之商榷。誠然有人會認為,「聲音藝術」只是一種方便人們實踐或分享經驗的框架,是一個交流平台。然而,在「失聲祭」團隊已顯欲振乏力的今天,作為一種場景的反思,仍得回到聲音演出的「現場性」(live-ness),或者表演者與聽眾/觀眾共有的「集體在場」形式去掌握。此種時空條件的偶然聚合,不是任何「類型」所能侷限的感知空間,更不需要承載特定意識形態的發展訴求或「使命」。

「我們期待看到一件好作品,時代變遷,我們需要一直討論何謂『好』。」多年前的策展團隊如此開宗明義。如今思考「失聲祭」的未來,我們也需要用這句話再次提醒彼此、並自問為何還要討論「失聲祭」—又或者說,為何要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場景,而此地人們是否曾擁有(失去)過它?否則,就算是「失聲祭」的團隊照舊、舞台照舊,我們終究是也失去自己的聲音了。

(編按:根據「(見面會03) 失聲祭 × 數位荒原:後主場時期」(2013年8月)於噪咖討論的非正式紀錄,「失聲祭」是由初代策展團隊定名,「祭」沒有特別向日本文化致意之義。不過,這個字後來遭到某些批評,認為它代表某種「殖民主義」的遺害。另外,本期邀請創作刊頭的藝術家牛俊強,也是最早開始常與失聲祭合作的視覺設計。)

See Also
See Also
人類計算時間的方式很多,並非只有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才算一段時間。「一炷香」是一段時間,「月事」是一段時間,外甥小學畢業也是一段時間。很久以前,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就有怎麼樣的時間;時間跟著事物的成長和事件的興衰拉長、縮短,也隨著所在各地多線發展。即便我們習慣了時鐘和月曆,古老的計時方式還是會不時湧現,好比:「咦,失聲祭又來啦,一個月過得好快!」   ...
在吉野家坐下,第一次仔細端詳對方左手臂上的刺青。似乎是久了,又或許是他皮膚的問題,這個德國工業搖滾重要樂隊「新建築倒塌」(Einstuerzende Neubauten)(註1) 的團徽,黑中帶紅,微微發紫。從高中起,就不時暼過這像人又像魚骨的圖騰,沒想到哪一天正好在一位叫fish的音樂家身上發現。我曾在地下社會參與過「床上暴動」的刺激表演,但真正看到fish並聽他放音樂,已經是在近兩三年的動漫音...

關鍵字:顏峻(註1)、中國、田野錄音

 

a:鋪墊 

 

a1:本文和現實有關

一般而言,現實就是人們不喜歡的那部分,不得不的那部分。然而也是自身的一部分,或與自身相連的環境的一部分。

這個...

City Sonic 2015 九月初,邁入第13屆的「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City Sonic: International Sound Art(s) Festival,以下簡稱「城市之音」藝術節)再次於比利時蒙斯(Mons)展開。半個月的展期間,素有「高地古城」之稱的蒙斯吸納超過70組的聲音作品/表演,鳴響於城廓各處:文藝復興時期的鐘樓草地邊、哥德式教堂內、新落成的表演廳廊道間、以Fa...
1. 柴可夫斯基1880年的作品《1812序曲》表現了一種複雜的音樂主題,當樂曲發展至代表法國軍隊入侵,再次轉到俄國人武裝抵抗侵略的進行曲,音樂激昂地描繪戰況,後來俄國人贏得勝利,聽眾的情緒也隨著俄國的國歌旋律,在堆疊的砲聲、鐘聲中達到高潮。雖然作曲家自己在寫給贊助人的信裡表示對作品的藝術價值不滿意,卻不料後來它被評為「人民性的音樂」,而那關於戰爭的段落更成為他歷年來最受普羅大眾歡迎的樂曲之一(參...

So, you mock my blindness? Let me tell you this. You [Oedipus] with your precious eyes, you’re blind to the corruption of your life…
你罵我瞎子?讓我告訴你,你〔伊底帕斯〕有著珍貴的雙眼,卻看不見你的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