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Time of Doubles: Interview with Graham Wakefield and Haru Ji
雙生與自然:專訪葛拉漢.魏克費爾德與池日
November 27th, 2012類型: Interview
作者: 魏克費爾德(Graham Wakefield), 池日(Haru Ji) 編輯: 鄭文琦
2012年的第七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人工自然」邀請藝術家組合魏克費爾德(Graham Wakefield, US)與池日(Haru Ji, KR)的大型互動裝置〈Time of Doubles: Flux〉。本文為數位荒原採訪這對出身同門卻有不同背景的藝術家組合,探討關於自然如何啟發創造,以及人工與美感之間如何協調等想法。
Graham Wakefield and Haru Ji, "Time of Doubles: Flux" (2012).

數位荒原:讓我們先從作品〈Time of Doubles〉(2011)和「人工自然」研究計畫談起吧,我注意到你們在論壇裡使用複數的型態(Artificial Natures)。

池日(以下簡稱J):其實我們進行的「人工自然」(Artificial Nature)這個研究計畫是指某個特定的創作,但我認為這個詞彙可以包含一種全新的藝術型態(art form),也就是說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人工自然,因此有時候,我們會集合地以複數指稱它們。而這個作品名來自阿根廷小說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的概念「一體雙生」,這個概念是他曾談論書寫裡的幻想主題。(註1)

 

數:你們的作品讓我想到陳珠櫻的互動作品〈Quorum Sensing〉(繪影繪生,2002)(註2),它是透過細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a)的演算法,賦予虛擬環境某種自主性,虛擬生命會在這個系統裡成長和演化成不同種類。你們也提到,在這次的裝置有兩萬個物種。

J:應該說這個系統最多可以表現兩萬種生物,但並不是每次展出時,觀眾都可以看到那麼多的表現型態。

 

數:在作品裡這些生命型態首先是非常微觀的,再者它所捕捉的人體影像具有等同實體的比例,微觀的生物追逐這些鏡像的能量痕跡,好像混合了真實和虛擬的雙重世界觀。

魏克費爾德(以下簡稱W):這種設計是因為1959年耶魯大學的物理學者費曼(Richard P. Feynman)在加州理工學院美國物理學年會演講〈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中文譯為:這底下的空間還大得很),其中提到透過極度微小的研究領域,那裡有太多事情可能發生,也有太多有待人們發掘的不明面貌。

J:初次版本考慮到虛擬世界的變項時,確實在尺度上有所開發。在微觀或奈米這種微尺度下,我們可以呈現整個廣袤的宇宙。這也是費曼曾在1960年代提到的觀點。此外在我們參與過的計畫裡,有些和虛擬的造影有關,這也帶來尺度上的啟發。在一個我們最早參與的互動裝置〈Allobrain〉裡(AlloSphere Research Facility是加州聖塔巴巴拉分校的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某項綜合新媒體與運算工程的研究計畫),運用真人透過腦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腦部資料建構立體的沉浸式虛擬世界,得以將這些內部空間視覺化,體驗到大腦內部就像某種建築的空間,這些尺度上的相對性使我們獲得許多啟發。所以當我們要創造自己的版本時,體認到它可以是發生在細胞內部的極其細微場域,可以是奈米等級的具足宇宙,有自己的流體系統。但在這種尺度之下,我不態清楚裡面的重力是如何作用的。它是全新的,但也存在於實體;雖然有令人著迷的不同法則,但在某些層次又像外面的巨觀世界,有如某個宇宙或星球。對我們而言,兩者之間的開放想像更有趣。這次展出參觀者會以人型的代理者(avatar)進入這個微觀的宇宙,它們的尺度與真人相仿,但這種相對性仍然存立。
W:或者說你不知道虛擬世界裡的自己是否經過變形,是變大或變小了,或根本沒有改變。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我們不刻意表現—我的意思是在技術上可以擷取真實的外貌,如服裝或顏色—但我們沒這麼做。它只是表現人體的抽象形式,並轉化為供應生命的能量。

 

"Time of Doubles: flux" at the 7th DAF (2012)

數:我喜歡能量形式的概念。你們在論壇上提到一些科學性背景,因此我想知道你們對「自然」的興趣是否也來自於學習的過程,或說這種興趣比合作的關係出現得還要更早?

W:我的答案是對也不對。雖然家人愛好園藝,不過我在和池日一起工作後才對自然比較有興趣。我感興趣的主題其實是:何謂創造一個世界?在認識她前,我的背景是哲學。所以我喜歡閱讀人纇提出的瘋狂想法,像是這個人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怎樣組成的?它有什麼法則?什麼意義?又存在何種可能?與此同時,我創作音樂、編曲,可以說相當著迷於程序性,和現在一樣都對於某些操作過程感到興趣,例如某些能回饋或建構自身的程序。說到這裡,這種能夠建構自身系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大自然,它是一個最開放(open-ended)的系統。要理解它如何被完美地創建,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

J:我想自己一直對自然系統感興趣,只是不理解如何實現這種興趣,也不知道如何將自然的系統納入創作,直到我們在2007年展開這個研究。但我以前在從事傳統的裝置或雕塑創作時,就對於系統或對各種構成元素之間的關係更有興趣,這種興趣是實體上的也是觀念上的W:特別是在微觀層次上,它們是相通的。)由於萬物的常態如此開放,你甚至可以問何者才是真實(reality);比如我現在看見你似乎正在採訪我,我們好像正在溝通,但它是真的嗎?你真的在我的面前,我也真的存在嗎?我認為所有提問都有可能。所以與其說是自然,我更有興趣的是我們是如何在這裡形成,何為必然的理由和機制,還有如何流動形成新的事物;我感興趣的是那一纇問題。

 

數:你們也提到創作是為了協調主觀的美(人工)與客觀的真實(自然)。

J:這裡的人工是指我們的文化外在,是任何人類創造的事物,包括科技、科學和藝術。這一切都是文化的造物(artifact),它都是人工的,對人類來說是選擇性、決定性和關鍵性的。我可以解釋一下我們如何思考美(beauty),有人會將美定義為主觀的感受。例如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只要我們熟悉藝術史就會認同它是不朽名作。但如果把這幅畫給外星人或原始部落看,如果拿到非洲或中亞,問那些不了解近代藝術史的人們覺得它好看嗎?或許有人會不覺得它很美。所以美是相當不客觀的,它是一種追尋的過程,根據你的知識和文化背景,不同的背景、個體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是一種理解方式。但也有另一種理解:美可以是客觀的,作為人類在生物層面上,我們會覺得某些事安全而美好,比起另一些事物而言。比如說我們看見黑暗或聞到某些氣味時,我們會說它是醜惡而危險的。

 

數:作家伯格(John Berger)曾從歷史發展考察藝術和自然(世界)的關係,提出鏡子或劇場的比喻,以及印象派畫家作為探討知覺的過程。延伸這些比喻來說,你們如何思考你們的作品和自然的關係?

J:我們拒絕成為「自然的再現」,雖然作品某些內容看起來像是自然,但我們追求的是一般人感到陌生的對象,是那些可能而非一般的事物。我們想要減少作品的主觀性,因為我們認為主觀的詮釋如伯格的說法,在過去的現代藝術史上,藝術如何成為作品比之它是怎樣的作品來得重要…我們只能聚焦在藝術家如何詮釋作品,就藝術的歷史本身而言,我們太過尊崇人類的地位。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我們所做的是體現自然如何運作。

W:所以我們不會描繪靜態的自然,我們採用自然創造自身的方法來創造另一個世界,我們透過自然的法則進行創造。相較於你提到過去的典範,我們所做的是想要設法從作品裡移除自身的存在,就像許多宗教藝術一樣。

J:希望有一天作品可以自我演化而不需要我們。W:或許那時連我們都不存在了。)

 

數:但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好了,到時候藝術還需要觀眾嗎?

W:當然!這是另一個面向,畢竟藝術更是一種體驗。

J:我認為作為藝術家是一種責任,而且也不只我們這麼做。對我們來說,作品傳達的訊息並不是我們認為最必要的部份。但從前,就我所知,在現代(主義)藝術裡,作品的訊息(概念)是如此重要的事。當然,我並不是說現在不重要了,而是說它不再是最重要的,這是我想表達的。我們想要傳達的是一種經驗,所以它比較屬於開放的環境,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概念、想法和啟發。至於藝術家要創造的是一個人們可以遭遇、可以進入、可以浸淫在其中的全然體驗。我想創造這種藝術的作用是很有趣的,也知道人們都忙碌於日常生活,所以我們代替他們去做這些,我們創造一個人們可以觸知的環境,讓人們獲得沉思和參與。因此有開放的時間與啟發,提出自己的問題並解答。

 

數:提到作品的演化,能否談談這個自我演化的傾向以及你們對此的期待:它是在單一裝置完成?還是透過系列作品完成的漸進趨勢呢?

W:我們希望包含這兩者。

J:由於我們是這個世界的真實創造者,每次創造某件作品我們都會加入一些發展,如小幅度的演化。但同時,作品也有自己的演化系統,因此它甚至有一種潛力,成為連作者自己都未知的。我們需要發展更多演算的能力,理解更多機制的細節,事實上它們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所以我們對此相當樂觀,也深信可以將它加入人工自然之中,最終可以實現自己的演化,創造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W:當觀眾來參觀時,他們可以立刻影響作品,作品或許也可以立刻影響它們。我們希望可以持續這種影響,現在我們同時想要發展的是,作品也可以在時間裡持續下去,透過和人類有意義的互動,而不只是貢獻性的互動。

J:保留地說,如果未來如此發展,或許觀眾可以持續拜訪作品,因為它和最初所見將有明顯的不同。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都持續演化。現在也有變化,只是它仍然屬於相同的層次,屬於相同的時間。希望這個作品最後可以形成一套自然系統,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引導它的演化,是人類創造這套系統,我們不該忘了自己為何要創造一套會演化的系統,是為了找尋作為人類的我們自己,關於我們的潛能還有我們所屬的自然。作為某種生命型態,它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將提示世界這些創造性的答案。

Footnote
註1. 1944年出版的波赫士小說集《虛構集》: 「下級是上級的鏡子;人間的形象和天上的形象相對應;皮膚上的斑點是終古常新的星座圖像;猶大以某種方式反映了耶穌。」(簡體版《博爾赫斯全集》)
註2. http://www.digiarts.org.tw/chinese/ArtWork_Content.aspx?n=61A34F8C3DCC31CB&s=527BB85F9A376570
See Also
Graham Wake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