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The Flametending Beholder – Chen Hsin-Yi: Disciplined Improvisation on the Move
添柴火的紀錄者—陳芯宜:從橋底到帳篷裡的自主稽古
April 10th, 2018類型: Opinion
作者: 林怡秀 編輯: 鄭文琦
作者專訪以台灣海筆子為對象的紀錄片《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導演陳芯宜,透過對話呈現後者對紀錄片的理解。特別是在這影像氾濫的年代,作為真實影像的捕捉者如何不只是記錄,更要呈現內部的現實,如同櫻井大造於片中所說的「(帳篷劇)讓觀眾重新看到現實」—看到必須透過藝術的過程才得以展現的「真實」?作為從2004年起便隨著台灣海筆子出入樂生療養院的導演,原本是受帳篷劇生起的篝火吸引而來,但最後也參與其中了。
"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中疑為"漏刻"的角色; photo courtesy of 陳伯義

之一:時間

人類雖然有能力看見長、寬、高這三種東西,卻看不見時間,這是定論。但是,假使時間不是單一的?而是一種像水一樣能夠附著在其他東西上面的物體呢?譬如影像。

時間,它的確附著在四方形的畫面裡對吧?當人們看著影像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彷彿自己能夠看見時間的錯覺,那是因為畫面是由長和寬所形成的二次元,就只是因為它是一個被包圍起來的形狀而已。如果把視線從畫面移開,直接去看那些被拍攝的物體,時間就忽然消失不見了。但是,並不是因為時間不見了,而是因為有無數時間的飛箭在到處飛舞著,那些時間的箭流動的非常的快,也有一些像螞蟻一樣,慢慢地爬行,有的停在那裡,又忽然動了起來,有點是轉圈前進,有的像閃電一樣落下,有的則是繞著螺旋狀前進。無數時間的箭,漫天飛舞著。

—《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台詞

在《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首場放映後,與仍在整理思緒的導演阿飽(陳芯宜)聊到帳篷的「自主稽古」(註1),這個在成員面前展現的自我練習、相互討論外面看待自己的方式。多年來紀錄、參與帳篷的阿飽其實一直沒有在場內做過自主稽古,她表示「這部電影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自主稽古,用影像去交換彼此的眼光。」每回與阿飽談她的紀錄片,她總會強調自己不把紀錄片當成「作品」,她談到「因為如果我站在跟你(被攝者)平等的狀態下和你相處,你要給我什麼不是我可以決定的,我不可能拿刀去切你、把你帶走。就算我可以,我也不想這樣做,所以我無法把紀錄片當成個人作品。我拍紀錄片都有一種反向的、一樣重要的事是我想拍給被攝者看。

Photo coutesy of 陳藝堂

而關於如何看待影像,海筆子TENT16-18似乎也在今年最新作品《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的劇本中給出了相應的對話。這段由被誤認為時間管理者「漏刻」(註2) 角色口中說出的台詞,傳達出在這樣被四方形圍合出來的畫面範圍裡,原本如飛箭一樣高速流動的時間得以附著其上,或者說,「影像」令時間變為可見。
之二:被火吸引過來的人

現在很多即時性的東西都被立即拍攝、產生效果,那麼,影像的意義和影像的倫理到底在哪裡呢?現在的影像已經氾濫爆炸,那我的影像到底要做什麼呢?我被這些人吸引過來、想要拍的到底是什麼呢?(註3)

1999年,櫻井大造與「野戰之月」(註4) 受差事劇團鍾喬導演之邀首次來台,在平日多半聚集著老者、遊民的二重疏洪道旁演出《出核害記》,當時帳篷外正夾雜風雨,觀眾幾乎是踏在水中看戲。演員全程以日文演出、在表演中以一般劇場不可能呈現的方式燃火。演出最後,帳篷外層被打開,劇中的內容瞬時穿透帳篷的皮膜向真實世界伸展出去。阿飽回憶起近20年前首次和帳篷相遇時的情景,「那時城市的地景不像現在,還可以看得很遠,戲裡所要講的事情就與地景連在一起,當時我並沒有完全看懂這齣戲,但到現在我還是忘不了那種震撼感。」同年,原本沒有預料到自己會變成「導演」的阿飽開始拍攝她的首部作品《我叫阿銘啦!》,這部關於橋底遊民的故事後來獲得台北電影節的首獎肯定。

若回看解嚴後到1990年代末,當時台灣環境在內外壓力釋放後迎來各種猛烈、爆炸與看似可以無限擴張的可能性,城市空間躁動不已、帶有種種反抗性的創作能量如野草蔓生(阿飽另一部紀錄片《如果耳朵有開關》中的聲音藝術家林其蔚、王福瑞、Dino亦在1990年代的實驗聲響場域中發跡)。但這股狂潮在進入2000年前後便很快地被各種體制規範收編、分門別類,一切界限越來越清楚,連原本得以發表另類思想的空間,也被一步步以文化之名納進政治選項之中,甚至連「另類」這樣的詞句也不再擁有原本的意義。在這股四湧而至的收束氛圍中,甫獲大獎的阿飽也陷入了長期低潮,一方面苦惱著下一部作品如何才能更好,另一方面,當時外在環境的種種規範、台灣電影產業的低谷等因素全都令她喘不過氣。

黴菌市場-默示錄; photo courtesy of 謝承佐

在初入創作之途便卡入困境的2000年左右,大學期間因音樂製作而結識許多劇場朋友的阿飽,進入舞蹈家吳文翠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工作坊中。當時,日本舞踏藝術家秦kanoko是其中一位老師。阿飽回憶道,「那時她剛懷著老大,第一堂課就要我們想像自己是屍體、身上有蟲在鑽。我們怎麼可能有死亡的經驗?但她在示範時就做出那種感覺,這麼多年來可以真正留在心裡的表演只有幾個,她就是其中一個。這讓我開始思考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同一年,她也在無垢舞蹈劇場的《花神祭》首演中感受到相似的震撼,「我坐在劇院三樓,離舞台好遠的位置,看到最後,當他們在台上念誦心經時我就開始淚流不止。後來台灣海筆子在樂生的《野草天堂》裡看到Ryuseioh Ryu的演出,他的肢體讓他像是一副被打散在地上的骨頭,但是這副骨頭仍然想站起來,並且跳舞。也許是『被打散在地上仍要起來跳舞』這件事打到我,無論林麗珍、帳篷、或者秦kanoko,都有這種東西在裡面,只是成份多寡、純粹與否的差別。有些東西從那時就一直留在心裡、疑問一直在,在那時候種子就已經種在裡面,大概是這樣開始的。我是到這幾年才明白一些事,這不一定是帳篷給我的,但可能有關聯,也就是『人跟人平等的對話』這件事。

2004年,櫻井大造成立台灣海筆子,並準備著隔年於同安街底一處廢棄地演出《台灣浮士德》,那年,參與此劇的秦Kanoko也在台成立黃蝶南天舞踏團,阿飽則在此時提起攝影機,一路跟隨著他們出入樂生療養院與城市的縫隙、紀錄下每場演出。同年,阿飽也接到國家文藝獎的委託拍攝得主林麗珍的紀錄片,無垢與帳篷皆是由身體出發的演出,卻有著極為不同的展現形式,但相同的是,阿飽對於兩端的紀錄都持續了超過十年,並刻入自己對於「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美?表演的意義是什麼?」一連串的自問之中。

 

之三:放下攝影機

從現實走向虛構的過程就是有力量的表現,因為那是摩擦且會產生熱和痛的過程。(註5)

阿飽的紀錄片幾乎都來自某種自發性、反身的提問,在沒有交片時間限制的前提下(即便是申請補助,也是熬到了最後一刻、決定剪接成片之前的事情),她形容自己與被攝者的關係就像是一起緩慢地熬煮一鍋湯,攝影機則像是兩者交流時,提在手上伴著動作話語的那杯熱茶。紀錄者的共同焦慮,是攝影機未即時記下所謂的關鍵時刻,但在與被攝者相處的過程中,卻又會出現是否放下攝影機的抉擇,她以《如果耳朵有聲音》的拍攝過程為例:「有的時候,大家混到三、四點,酒喝開了,某個人忽然講了一席關於他人生和創作的話,但問題是:我該在這時候拿起攝影機嗎?另一個問題是:觀眾想知道這些事嗎?當然這是我自己悲觀的想法,觀眾可能知道到這裡就好了,然後藝術領域的人可能想再知道多一點。但是,再進去的部份就是人生了,觀眾沒有辦法知道人生,我如果想要處理人生我只能透過劇情片去寫,我沒辦法透過紀錄片去處理這麼深刻的東西,除非我把一切都揭露。」阿飽談到自己大約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才克服這樣的焦慮,開始認為即便沒有攝影機也不會感到錯過什麼,「重要的是我在場就好了」。

那麼,被紀錄下的影像就代表真實嗎?也許一部份是,但在阿飽拍攝的這幾部藝術家紀錄片中卻又不完全如此。這裡我們似乎可以先借用櫻井大造在《大帳篷》中所說的一段話:

我們現在正試圖創造出一種新的寫實主義,戲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對我來說,寫實主義絕對不存在於日常性裡面,話雖如此,也不是魔幻寫實,至於內容和形式到底誰輸誰贏?我覺得重點應該是,我們能否營造出一個讓兩者對抗的場域?

即便舞台上的人物以誇張的粉墨登場,但對於櫻井大造而言,他認為這樣的作品反而趨向寫實,因為與戲劇內容相比,我們所處的現實當下早已是某種被虛構出的假象,在這樣的前提下,帳篷劇要做的就是讓觀眾重新看到現實,「真實」必須透過藝術的過程才得以展現。

大帳篷; photo courtesy of 許斌

如同時間必須藉由另一種載體才可被感覺,這些不具肉眼可見形象的「真實」在秦Kanoko、帳篷、林麗珍甚至是Dino的作品裡,分別以抵抗重力的身體、語言破洞之處的歌聲、與地連結而出的動作、在平衡中產生衝突等方式,在空間中為真實切出一道得以滲出的破口。如果由此回看阿飽的紀錄片,在《行者》中幾段穿插在山林、海潮之中的舞蹈便是如此,因為林麗珍一再強調的「能量」若非觀眾在現場親眼所見其實是很難理解的,對阿飽而言,在這樣的前提下將攝影機朝向舞台,拍下的影像便只是「紀錄」。同樣地,《如果耳朵有開關》中僅僅閃現幾秒的導演手繪動畫,則可視為是她對被攝者的精神速寫。「如果不用電影的方式把這些人當成文本、當成角色來拍,就很難拍到屬於他們的真實,」阿飽笑著說:「這樣講好像很奇怪,但這部份⋯跟大造說的『真實和虛構』是很像的,我覺得在Dino、其蔚那邊還沒拍到的東西也是這個。當我對他們越來越熟悉,我就不覺得有錯過什麼,因為我就是在場,不再執著於要進入影像之後,我就慢慢把他們虛構化了;這樣說並不是把人變得扁平,而是把這個人變成立體,像是一個有著他們形象的角色,好像這樣才有辦法真實地紀錄到他們,因為眼前所見的並不一定就是真實。

2018年初《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的巡迴演出都搭配一場映後對談,但主角並不一定都是導演,也包括了帳篷的成員、相關領域的研究者甚至長期與帳篷相伴的朋友,對於導演來說,這樣的組合才是這部紀錄片應該被呈現的方式:影像做為一個可供討論的階梯,讓人踏出去或踏進來。阿飽在給觀眾的「導演自述」最後提到櫻井大造關於「場」的譬喻:「如果在一個地方,某個人開始升火,升起一團篝火,對我來說那是帳篷的場域。包括點火的人、照顧火的人、被火吸引過來的人,然後有的時候添柴火的人,所以很多不同的狀態在那個火的周圍,但是每一個流動的人,都跟這個火有關係。」她由此比喻自己只是一個添柴火的人。但對於聚集到此處的觀眾來說,阿飽在添著柴火的同時,她其實也在這道名為紀錄片的「場」中燃起了一團新的篝火了。

Footnote
註1. 稽古(けいこ)為日語漢字用法。原本出自《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為「考察古事」之意。於當今日文理,特別指柔道、劍道等傳統技藝的練習。
註2. 在《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中,「漏刻」是一名負責將聚集於盆中的時間(在此以水為象徵)交還給未來的角色。而「刻漏」本是中國古代漢族科學家發明的計時器。「漏」指帶孔的壺,「刻」是附有刻度的浮箭。當水自壺孔流出,壺中的浮箭便隨水面下降,上端的刻度便可顯示時間。
註3. 陳芯宜語。
註4. 「野戰之月」成立於1984年,早期主要以東京、廣島、北九州三個城市為演出地點。1999年首次在台灣進行帳篷演出,促成之後2005年「台灣海筆子」的成立。
註5. 引自吳俞萱,〈專訪日本當代「帳篷劇」重要編導櫻井大造〉,2010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