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Reflection on Gender Identity Politics as Art Historiographical Drive in Taiwan
對藝術圈試圖與性別議題有交集的反思
August 14th, 2019類型: Opinion
作者: 張竣昱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典藏‧今藝術&投資》No.322
本文原發表於劉星佑所策劃的《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22期「酷兒聽橋 跨性發勁」專題。「聽橋」與「發勁」引用自詠春拳名詞,比喻社會性別與性別表達之間的再現與表意,交纏著性別認同與藝術創作的可能姿態:性別與藝術的關係既是彼此的漏洞也是彼此的篩網。作者張竣昱透過梅婓索普的案例,以「酷兒」(queer)論述角度探討LBGTQ的認同政治趨勢,將游離不定的「Q」代詞作為吸納固定認同以外游離性別實踐的懸置策略,而這種語言的局限性又如何影響本地性別論述策展,又如何展開藝術史外的美學實踐空間。
Xing YAN, "The History of Fugue" (2012); courtesy of Galerie Urs Meile

我喜歡先從具體的案例講起。《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彰顯了台灣藝術界和性別運動距離最近的時刻(沒有之一,就機制高度而言)。兩年後,在同志婚姻已然通過的此刻,我除了認清它就是一檔「面向大眾」的展覽,也將這檔展覽視為性別運動與體制多年來的斡旋所奠基的心態彰顯。然而,除了它在主視覺和社交媒體上的陽光形象外,在引介和框架藝術家的方式上,也都讓我細思極恐,至今依然。

當時已有幾位評論前輩點出《光.合作用〉幾個基本的問題,諸如議題的侷限、認識的粗淺、變革的軟調性、歷史感的抽離等。但這些缺失,多少都因為觀眾群設定在「大眾」而「情有可原」。展覽期間因為碩士論文的緣故,我比較關注展覽選件及個別作品的論述問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鄢醒的〈賦格的歷史(2012)〉,展覽手冊提到這件作品的靈感,源於我當時正在寫的美國藝術家羅伯特.梅波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在半隔出的展間中,看到自己熟悉的男體作品圖,透過藝術家的肢體移動,漫射出不同於靜態攝影作品的肉體感;但同時又因為慢動作重播,明顯地感覺到作品中肌肉移動的機械性、編導性、展示性。

我可以大致理解手冊的描述:「幾近赤裸、肌肉發達、理想化的雕塑性身體,象徵文藝復興時代力與美的結合,而在當今社會對於身體線條之主流崇拜也不例外,作品暗示了藝術家對於完美男性身體的凝視與耽迷,亦樣顯現了羅伯特在攝影作品中所瀰漫的同性情慾。」(73)這樣的引介方式,就美感問題、圖像消費史、性別景況來看,都恰好銜接了梅波索普在西方同志藝術史中的巨擘地位和初步認識,也突顯出同志運動的認同政治透過男體形象,對接大眾的認知與視野。

只是,當時的我更關注梅波索普拍攝的眾多SM文化參與者,以及在作品中出現的其他邊緣人群。對於西方美術機制形塑出的「同志攝影家梅波索普」這個作品整體感(oeuvre),我並不完全買單。(註1) 我更同意藝術家本人對這件作品的另一種描述方式:

藝術家模仿了梅普勒索普七張攝影裡的經典擺拍動作,每個動作都是一次對前輩的謀殺,用「賦格」這種複雜而嚴謹的曲體形式命名,無時無刻不在閃爍著藝術家對再現的迷戀,對回溯的渴望,對學理的追問。(註2)

我比較著墨於藝術史形塑機制的反省,即使反省的方式不見得嚴謹,藝術家可能也並不期待見效,但我希望這會是認同政治當道的運動思維下,我們在歷史書寫上還能有所警惕的思路。

當代展覽將性別群體從歷史中剝離的現象,並非一日之寒。以梅波索普為例,「同志攝影家」的身份標籤,始形成於1980年代的展覽,後世的史書中也多沿用。於此同時,「形式美」也是諸多策展人和藝術史家對他的風格印象。(註3) 這兩個特點甚至後來被目的論式地書寫其生涯及作品演進,一來遙相呼應當時以認同政治為本的性別運動,二來點破藝術場域的異性戀預設。

但梅波索普在認清自己的同性傾向後,和搖滾教母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仍保有伴侶關係的時刻,及他自己曾拒認同性戀身份的複雜性,往往不被著墨。另外,「男同志」的框架使得近40年來的研究文獻在爬梳他的作品時,多忽略其中也出現如畸形人、娼妓、SM中的女性參與者等群體,不識他早期不限定於單一認同的創作眼界。而形式美的框架雖然讓他的SM作品得以在當時的保守氛圍中展出,但也限縮我們對他和這些邊緣性社群關係的進一步認知。

《東北妖站街日常》於水谷藝術空間;photo courtesy of Chen Han-Shen

綜上所述,LGBTQ做為某種方便的指稱,將特定個體從生命史及其世界觀抽離的問題,可以分為好幾個層次。一、在Queer被正式補綴於LGBT以前,許多無法被歸類於這四種身份認同的生命經驗常被略過,成為最後以「成功認同」為結局的這條線性發展中的過渡期。而Queer的加入,其實只是就身份認同的問題概括解決這個目的論,但對於它根源於回擊認同政治的目的性與歷史時空存而不論,Queer依然被當作一種固定身份套用,也不足為奇。(註4) 二、具有爭議性的性樣態,或啟發藝術家進行性別思考的對象,不見得能被列入專注於身份認同問題的LGBTQ範疇中。最後,LGBTQ所輻射出的歷史視野,不論就其出現之前或之後的發展,對於探索藝術與性別間的交會處皆有不小的侷限。

這種方便,部分原因和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的研究方法,深受英美性別運動的身份認同政治啟發。很多早期的性別群體並沒有明顯的身份認同,也有論者認知到這一點。(註5) 然而,從男同志及女同志進到藝術史研究的視野,和後續認同政治在運動與藝術場域中的催化,「藝術中的LGBTQ」成為現下最常出現的研究框架。<(註6)梅波索普的作品在當時展覽和後續研究中的討論方式,正是這種框架在往後眾多個展、聯展、雙年展炒高之前的原型之一。也因此梅波索普的男體與黑人攝影受到的關注與討論的深度,遠勝於更受爭議的Lisa Lyon陽剛女體系列,而SM性攝影系列也僅以男體或肖像攝影的類別理解。(註7)

更近期的例子像著名的圖錄與文獻選集Art & Queer Culture,除了LGBT,也試圖納入當代邊緣性文化、愛滋等看似不限定於身份認同議題的作品。但全書從19世紀「性身份」的語境開始介紹,到最後將當代的酷兒文化定調為身份與認同政治的反省與揚棄,代表LGBTQ這三、四十年來的起步、發展、侷限與自覺。(註8) 或像Otherwise: Imagining queer feminist art histories這樣的史論反思專冊,都清楚意識到「同志藝術史」框架的時空特定性與侷限。

這意思自然不是說台灣藝術界不該使用LGBTQ談性別議題。但即使是有意將它挪用成性樣態或情慾的一種描述方式,依然得警覺它在西方知識語境中,將身份視為一個人的「本真」本體論思維。Joseph Massad曾提到,性別運動在阿拉伯世界推行時,對於當地因諸多因素無法被放入「異性戀」或「同性戀」兩種身份,但和男性有性關係的男性,先標示為「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試圖保有其獨特性。但在組織運作及統計需要下,還是將這些族群歸入了「同性戀」的範疇,並在後續強推時引起反彈,導致民眾大規模地「異性戀化」,收緊刑罰,反而限縮推行的空間而回不了頭。(註9)

回到台灣,暫且先不論藝術場域之外,這種看似「前現代」的情慾(不論在當代或過往的作品),是否真能在LGBTQ的展覽和研究視野中浮現;讓我們一窺他們不同於身份政治的慾望狀態?他們處在什麼樣的情感網絡中?又以何種非身份認同的方式應對?更何況藝術場域外,或許有更多這類的例子被排除在我們認為「落後」、「難溝通」的街巷角落。如果說我們要讓這些問題浮現於展覽地景,或者重新探索那些已被我們定位的作品,那還有什麼思考和方法是我們能參照的?以及,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史、圖像史或藝術史,更動態、更立體地書寫或呈現這樣的景況?

《東北妖站街日常》於水谷藝術空間;photo courtesy of Chen Han-Shen

鄢醒除了這件參展作品以外,其實還有滿多作品也令我挺感興趣的。如他曾經在艾未未的撤展事件中,點出西方媒體視角的問題。(註10) 他的另一件作品〈羞的故事(2015)〉藉由性的主題發揮,透露在展場中無法展示或難以展示的狀態,令我聯想起酷兒理論先聲賽菊蔻(Eve Kosofsky Sedgwick)處理的「羞恥」情感。更甚者,那些藝術場域外的街友展、移工攝影展,和剛剛想到的歌手唐飛舞台表演的跨國與鄉村脈絡、跟「他」老公楚龍之間的種種和伴侶觀念,或2017年看似與本地無關的「東北妖」展,或許都是在大拜拜式的策展模式後,能令我們重構探索方式與思維的參照。

Footnote
註1. 後來在碩士論文中,我選擇點出機制力量作用於展覽作品的揀選,以及往後基於這些展覽寫就的攝影史著作,去爬梳這種印象的生成。
註2. 鄢醒,〈賦格的歷史〉,《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
註3. 最具徵兆性的歷史書寫見Allen Ellenzweig, “Mapplethorpe/Tress/Michals/Weber: American Photography after Stonewall”, The Homoerotic Photograph: Male Images from Durieu/Delacroix to Mapplethorp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2.
註4. LGBTQ是個很弔詭的詞組。在討論性樣態(sexuality)的多樣性時,諸如「疑問者」(Questioning)、「無性戀」(Asexual)、「泛性戀」(Pansexual)等都加入,成為諸多縮寫的其中之一(如其中一種延伸版本LGBTQQIAAP,再加入了Intersex雙性人、Ally直同志),象徵各種樣態間的平等。但這也意味Queer這種質疑身份認同的狀態,被性別運動化為一種「身份認同」而有名無實,前述從Queer分出來的三種樣態也就不再是對身份認同政治話語的徹底質疑。若維持LGBTQ,又難以說明不同慾望間可能的流動度(如梅波索普對男性有慾望,卻和史密斯有身體關係。拒絕認同為男同志的階段,究竟是男同志、異性戀、酷兒,還是沒被列出的「疑問者」?這還不包括時間維度帶來更複雜的歷程變化,以及標定「最後」身份,並發展目的論式的歷史觀衍生的倫理問題)。Q的加入顯示人們希望從最初的LGBT突破身份認同框架,但在包山包海的企圖下,也發現Q和LGBT的巨大斷裂卻只能將就並用。更基於認同政治的前提,無從拒絕後續再從Q當中分出來的種種性樣態一同並列。如果這個詞組依然能用來指稱特定群體,那正是在一種無視其缺陷、執拗以身份定義性樣態的政治動機中繼續運用。記號語言的武斷性(arbitrary),自然抽離並簡化了指涉對象的複雜構成與流變。
註5. 如Edmund White, “Altars: The radicalism of simplicity”, in Mapplethorpe: Alta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5.
註6. 以往身份認同框架的策展方式尚未穩固時,學術界有比較基於視覺美感表現的定義與說法,例如「同性情色」(homoeroticism)、「敢曝」(camp),或試圖將抽象理論化為創作實踐或視覺實驗的「賤斥」(abject),尚有空間不讓人直接將畫面呈現推向性身份的定論。但隨著西方性別運動漸以身份認同的話語模式為大眾所知,這些說法在往後逐漸被涵納進LGBTQ詞組概念導入展覽,並將諸多難以被LGBT身份定義的狀態和行為歸入Queer中,成為一種策展上的umbrella term。
註7. 若有興趣,可參閱此圖錄:Dimitri Levas編,Pictures, S.I.,Arena Editions,1999。這個影響甚至導致SM文化在這些作品詮釋上難以呈現。除了尺度被限制的機制問題之外,男同志圈和SM文化圈之間一直都有許多重疊、借鏡之處及差異、衝突。這些在男同志攝影框架下幾乎捨棄,加劇SM邊緣化。再者SM有獨特的服裝與觀視文化上的審美需求及歷程,甚至跨越生理性別的分野,這些都是身份政治難以辨識之處。
註8. 另一點也值得說明:這本圖錄言明19世紀的藝術家與攝影家開始將性當成身份理解。這當然是為了交代身份語境的肇始與藝術的交集(雖也值得再商榷)。但註5提到的Edmund White則是舉20世紀初中期的美國為反例,也說明曾有很長的時間這種語境並不平均。這種複雜的狀況當然跟現代科學與醫學話語的傳播分佈、消費社會的萌芽,及當代民權運動潮流普遍採用並推行的身份認同政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註9. Joseph Massad, “Pre-Positional Conjunctions: Sexuality and/in ‘Islam’”, Islam in Liberalism, Chicago;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Massad的著作思路參見:Félix Boggio Éwanjé-Épée and Stella Magliani-Belkacem, “The Empire of Sexuality: An Interview with Joseph Massad”, Jadaliyya, Mar 5, 2013,中文版見〈性之帝國:訪談馬薩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1期,2018年12月,頁249-60。
註10. 〈艾未未撤出尤倫斯「戴漢志」新展,引發各方爭議〉,見《藝術新聞中文版》,2014年5月28日。
See Also
重塑性別游移與女性主體間的無盡慾望─八娜娜創作的自我與他者 ,陳沛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