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IBUTOR
總計3篇
Chang, En-Man
張恩滿

Born in Taitung. Lives and works in Taipei. As the artist's identity inspires her to embark on a journey across the island, she also expands to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community or the world, and explores how art can transform.

出生於台東,生活與工作於台北。先是身份認同啟動穿越島嶼的願望,試圖外推廓繪社會或世界的整體形象,從中發掘藝術轉化的力量。

張恩滿(Chang En-Man):我的經驗與你們類似,我媽常煮蝸牛(Achatina fulica)給我們吃,因此帶有一種情感記憶的味道。一開始這種蝸牛被日本人當成食物帶進來養殖,當臺灣早期是農業社會時,西邊的人原本有吃。到現在,只有臺灣東邊的原住民還繼續吃,但是西邊的人已經不吃了,跟新加坡一樣不...
我從2009年至2013年間,共進行六次以「蝸牛」為主題的發表,這系列是以料理為起點,圍繞著品嚐、滋味、趣味這些字眼去延伸。這些詞的英文皆為「taste」這個單字,「taste」作為「品味」的意味更為深沈。品味是不同群體的生活方式基礎,食物的選用有其階級意識與象徵資本,隨著蝸牛爬行遺留分泌黏液的痕跡...
藝術家李若玫於2015年〈一些關於藍的研究—尤加利葉〉與2016~2017年《剩餘的風景》系列,分別以尤加利葉及大王椰子樹作為主要的呈現型態。在2017年10月同行美國明尼蘇達州展覽交流活動中,李若玫在介紹這兩件作品時說了句「我就像個植物學家般觀察它們」,這句話引發我的興趣,於是想探究藝術家如何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