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43:
The Interpreters’ Writing I: East Indies & West Indies
詮釋者寫作計劃之一:東印度與西印度
January, 2020 策劃: Nobuo Takamori 刊頭: Nobuo Takamori
Jan
2020

「印度」一詞作為西方的用語,最早可回溯至古希臘時期。該詞的梵語辭源或許和「河流」、或「河谷平原」有關。在希臘世界中(Hellenic World),「印度」更可能被用來模糊地指涉已知的東側邊疆之外的世界。當哥倫布抵達加勒比海諸島時,他至死堅信他抵達的陸地正是「印度」,而哥倫布的說法也不是全然錯誤,因為「印度」一詞在西方的文化語境中不僅指涉我們所知的南亞次大陸,更象徵著遠在異國的富饒之地。歐洲以其自身作為基準,往西跨越大西洋的美洲大陸被發明成「西印度」。而自歐洲繞過非洲往東航去,我們所身處的亞洲南方島群則被發明為「東印度」。

歐洲不僅以自身為軸線定義了東、西「印度」的位置,也同時阻隔了兩個「印度群島」之間的交流。人們忙著釐清自身所處的這座「印度」與歐洲之間的關係,卻往往忽略了將另一座「印度」視為參照的可能性。「東印度」與「西印度」便像是擁有同一位父親的兩個家庭,彼此的存在被父親所隔離,但卻又形成彼此的鏡像世界。歐洲作為父親就像是一個無法抹滅的幽靈,而「東印度」與「西印度」作為世界的兩端,不僅圍繞著父親而生,兩個印度自身便是父親慾望的產物—透過父親耕犁、播種於其肉身上的咖啡、菸草、甘蔗、香蕉,橡膠,並以奴隸的汗與血澆灌,成為資本主義所慾望的商品,也藉此建構了現代社會的基礎。

將兩個「印度」形容成現代世界的根基,似乎一點也不過份。本篇專題邀請了不少身處「東印度」與「西印度」的工作者,透過文學、策展經驗、民俗美學及殖民史等角度,嘗試討論自身所處的「印度」。同時在本專題透過「西印度」的提問,進而回望非洲這座爭議的大陸,導引出「詮釋者寫作計劃」的下個階段。

 

03_2

圖:阿姆斯特丹的「瘦橋」(Magere Brug)建於1934年;歷史照片攝於1938年(Source: Wikipedia)。(The Magere Brug before World War II in Amsterdam; source: Wikipedia

See Also
See Also
自1969年起,每年九月第一個週一的加勒比海嘉年華慶典,會在其主要遊行動線,布魯克林東部大道(Eastern Parkway)上,將勞動節慶祝活動轉化為一場悠閒的盛會。從「哈林文藝復興運動」(Harlem Renaissance)的舞廳,到早期遷徙至「王冠高地後民權運動」(Crown Heights post-Civil Rights Movement)之前的「新黑人」(New Negro)社區街...
馬丁尼克島(Martinique) 從巴黎前往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法國「省分」,無法從亞洲人較為熟悉的戴高樂機場搭機(CDG),而是要前往主要飛往歐陸近距離航點,以及「國內各處」的奧利機場(Orly)搭機。這班國內客機航程近9小時,在跨越四個時區後來到了大西洋的另一側,而我名義上依然還在法國。法國人堅持馬丁尼克已經從海外省(department d’outre mer)被改制為一般行省,...
透過塵封的檔案,我們常會讀到早期跨大西洋的奴隸交易,暴力地切斷奴隸原本的社會臍帶。幾年前在傑洛美.S.韓德勒(Jerome S. Handler)發掘出的報導中,描述了一場猶如綁票的人口販賣事件。 這故事是關於一名叫做希貝爾(Sibell)的非裔婦女。希貝爾回憶起那中斷生命的災厄─她突然被關進一處叫「巴拉昆」(barracoon)的長屋,原因卻是荒謬的。某天,她去拜訪心愛的妹妹。在探視期間,她獨自...
那天是2014年11月2日,我站在阿姆斯特丹熱帶博物館(Tropenmuseum)一幅油畫前。這是一幅關於巴達維亞的畫作,置於荷蘭殖民時期文物之間,畫中是這座由荷蘭人所建造的港口,有著巨大堡壘與運河。在我看來,這幅畫就像是個卡通。 讓我按下語音導覽播放鍵。 17世紀時,此地是個多元文化社會。你可以看見一名來自安汶的舞者拿著盾牌,遮陽傘下背有飾帶的荷蘭男子站在印尼女子旁邊。某株棕梠樹上有男子切開椰子...
Zuleikha Chaudhari:排練自由印度廣播 Zuleikha Chaudhari, 鄭文琦 (翻譯)
December 2nd, 2019
一、蘇巴斯.錢德拉.鮑斯(Subhas Chandra Bose) 蘇巴斯.錢德拉.鮑斯(Subhas Chandra Bose,1897年1月23日~1945年8月18日)是印度民族主義者,他的反抗愛國主義使他成為印度獨立鬥爭中最有動力的領導人之一,但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試圖借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之助力,讓印度擺脫英國統治的努力,卻也留下混亂的遺產。 鮑斯在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擔任印度...
張恩滿(Chang En-Man):我的經驗與你們類似,我媽常煮蝸牛(Achatina fulica)給我們吃,因此帶有一種情感記憶的味道。一開始這種蝸牛被日本人當成食物帶進來養殖,當臺灣早期是農業社會時,西邊的人原本有吃。到現在,只有臺灣東邊的原住民還繼續吃,但是西邊的人已經不吃了,跟新加坡一樣不吃了。 我曾與族人一起做料理,我發現他們會把蝸牛放進傳統食物裡,而且是很重要的傳統料理。這中間有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