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50 : The Portal & The Rearview Mirror
When the Imaginary Geography of the Other Becomes Our Daily Landscape, Year: 1927
當他方的想像地理成為你我的日常風景,年:1927
August 3rd, 2021類型: Image
作者: 鄒婷TSOU Ting 編輯: 鄭文琦
1927年是臺灣民主發展與社會文化動盪的一年,但也在這一年「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在台北會場開幕,在展期內引發目錄與明信片搶購一空的高度熱潮。與此同時,另一則由殖民政府當局擘劃、公眾高度參與的集體美感創造運動,則要數「台灣八景」的票選活動。本文作者從臺灣八景票選的時代背景出發,考察「人造風景」與「地方色彩」建構景觀的動力,進而勾勒出山岳國土、殖產興業,乃至於觀光等不同的觀點輪廓,試圖鋪陳一系列關於台灣風景的梗概及論述。

那一年

西元1927年(昭和2年),臺灣民主與文化運動的推手「臺灣文化協會」左右分裂,內部重組、右派人士另組「臺灣民眾黨」;創刊於東京,長期反映臺灣本土輿論與報導各種社會運動的《臺灣民報》以增加日文版的條件獲准在臺發行;新生的左派無政府主義組織「臺灣黑色青年聯盟」遭舉發,受警察大規模搜捕被迫解散;由臺灣文化協會成員推動,立志成為中部地區文化交流與知識傳播場所的「中央書局」開始營運。不僅於此,這一年的臺灣學生張我軍在北平與友人創辦《少年臺灣》;詩人楊華遭疑違反治安維持法、作家王詩琅因組臺灣黑色青年聯盟被捕入獄;小說家楊逵放棄日本學業回臺投身「臺灣農民組合」;時任教師的葉陶辭去國小教職加入農民運動;革命家謝雪紅在上海籌組「臺灣共產黨」⋯。

或許可以說是一種研究顯示,每當我們嘗試細數某一年的歷史,總會不斷出現(看似)相關聯的各種人、事、物,在日本殖民統治第32年的臺灣也不例外。面對此挾文學、牽政治,民主發展與社會文化運動看似熱熱鬧鬧但也備受阻撓的背景年份,且讓我們先走入另一場聚焦在臺灣藝術(美術)發展的時代風景。

 

台灣美術展覽會 

試著回想看看,1927年10月28日在一個樺山小學校的會場,台灣美術展覽會開幕。當天至下午四點已湧入一萬人來參觀,所有的人都按照規定,穿著整齊,擠在作品的前面,有些人就是踮著腳尖也只能看到人頭洶湧,連作品的邊框也看不見。管理人員滿頭大汗,所有入場卷都賣完又趕製再趕製也不夠用,準備十天展期內販售的目錄及作品明信片一天就快被搶購一空。台灣美術展覽會究竟是什麼樣的展覽會,如此令人興奮雀躍?(註1)

這是顏娟英筆下台灣美術展覽會在臺北開幕的場景,似乎和剛剛說的社會氛圍不太一樣?像這樣志在創造美感經驗、引發公眾高度參與的活動,在1927年無獨有偶地發生過兩次:一是「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的首次開辦;另一則是「台灣八景」的全民票選—兩者皆是日本殖民政府參照國內與殖民地朝鮮的文化治理經驗,在臺推行的藝術與文(教)化活動。關於台展,放在臺灣美術史的發展脈絡下應該並不陌生:共16回的官方展覽會,最初10回由「台灣教育會」代理主辦,1937年因中日戰爭爆發停辦一年,後改由總督府文教局主辦並更名為「台灣總督府美術展」(簡稱府展,和台展共同簡稱為「台府展」)。今日我們耳熟能詳的許多臺灣畫家一如陳澄波、陳進、廖繼春、郭雪湖、李梅樹等人,都是台府展的常勝軍。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欠缺藝術教育與專門學校的臺灣,台府展可謂影響在地美術發展最主要的文化活動,而這種展覽會先於機構(美術館、研究所)的特殊教育模式,立石鐵臣也在〈台灣美術論〉中直接提及:

官方對臺灣美術的關心,遠超過其他本地的造型美術與文藝、音樂以及戲劇等等,可以說是無比的厚愛。由台灣教育會主辦時簡稱「台展」,到後來基礎更為堅固的府展,可說是越來越具規模。⋯然而,如果行政方面來考量,欲藉用美術提升台灣文化,並鍛鍊存粹的皇民精神,或者是栽培土生土長的優秀美術家等等,那們在舉辦大祭典式的美術展之前,還有些應該優先推動的工作。(註2)

Suiba Kunishima, "Candidates for Voting on the Eights Views of Taiwan", Taiwan–Japan Cartoons, Vol. 7, No. 271, Taiwan Daily News, Jul. 10, 1927, p. 6.

然而,這樣的想法並沒有被實現。殖民統治的藝術教育必有其優先順序,而在台灣總督府視美術展覽會為「文化特效藥」的想望下,台府展的辦理培養的究竟是「美的思想趣味」,還是創建殖民地的「社會教化工具」與「文化櫥窗」?(註3) 不過我想,揣測上意應非當時藝術家們的首要考量,面對欠缺學院角色的藝術與市場,入選展覽會代表的不僅僅是登上官方認證的舞台,還能夠獲得最實在的經濟支持—官辦展覽的得獎作品,政府會以約莫可支持一年生活費的金額收購。(註4) 依循這套單一但完整的制度,當時手拿畫筆的創作者們,可說是取之展覽會、用之展覽會—想當然耳,這樣的藝術養成遊戲,將為創作題材帶來重重限制。換言之,在1920年代的臺灣,官方支持的新文化運動,是美術(特別是繪畫)而非文學,批判社會的筆勢必壓制,描繪風景的筆則高高舉起。然而,被描繪的又是什麼樣的風景?

 

人造風景與地方色彩

鑑賞台灣地區的風景時,首先一定要對照著,從日本的風景角度來考慮。(註5)

—石川欽一郎

要談1920年代的臺灣風景,怎麼能不提及石川欽一郎。參照他「從日本看台灣」風景論調與在文論隨筆中不時強調的「地方色彩」,這位熱愛寫生的畫家與台展和臺灣美術教育的重要推手,看似正要在南國開啟他以取景框尋找差異的風景鑑賞之旅。就在1927年,一場堪稱畫家與殖民政府共同編導的「尋找臺灣風景之旅」正式上演,同時號召全民共同參與。

在台展開催的前後,《臺灣日日新報》同步舉辦了「台灣八景」票選活動,這場堪稱島內第一場的全民公投,源於該年在日本發起的「日本新八景」票選活動的成功經驗。在當時的帝國想像中,這場以發現臺灣為名、藉由大眾媒體宣傳的全民投票活動,將能假國民風景的魅力,尋求島內文化認同的提升,進而展現豐碩的殖民成果。然而,全民投票沒那麼簡單,政治也不會因風景而缺席,昭和2年的「台灣新八景」,至終還是由官方派選的「有識之士」從最高票的20個「風景候選地」進行決選(民眾投票結果占決選成績的三成,審查委員會則占七成),以確保生產出符合日本帝國文化的南方美景。關於這組「有識之士」評審團的成員,除了來自總督府的指導小組負責人(木下信)之外,尚有文教部、交通局、運輸業、媒體界與藝文產業的審查員,以及台展推手鄉原古統、石川欽一郎。(註6)

依照公告標準,台灣八景除了需具有地方特色、史蹟價值之外,也要考慮交通便利性、未來開發成國家公園與公眾遊樂所的可能性,以及全島地理的平均分佈。(註7) 票選風景的規則很簡單:投票人在購買以繪葉書(明信片)或洋紙製成的票紙後,寫下住所、姓名與「一景」,郵寄或親送到票所—一票僅限一景,但一人不限票數。短短一個月的投票期,報社居然收到高達三億六千萬餘票。(註8) 不難想像,在官民的眼裡這場由總督府背書的票選活動選得不只是風景,更是地方觀光產業與經濟建設的希望。而最後決選的結果,我相信大家也不陌生:(註9)

臺灣八景:八仙山(臺中)、鵝鑾鼻(高雄)、太魯閣峽(花蓮港)、淡水(臺北)、壽山(高雄)、阿里山(臺南)、日月潭(臺中)、基隆旭岡(臺北)

十二勝:八卦山(臺中)、草山北投(臺北)、角板山(新竹)、太平山(臺北)、大里簡(臺北)、大溪(新竹)、 霧社(臺中)、虎頭埤(臺南)、獅頭山(新竹)、新店碧潭(臺北)、五指山(新竹)、旗山(高雄)

別格(特選):神域—台灣神社、靈峰—新高山

 

The cloud sea of Alishan, postcard published by the Alishan National Park Association in ca. 1933

誰的山岳?

山林、鐵路、水潭、港口、燈塔⋯,因應產業開發與殖民經濟的基礎建設一夕之間成為官方認證、人人待訪的國民美景:昭和2年的夏天,臺灣正式實現出被想像的風景。望向這些直至今日仍然耳熟能詳的觀光勝地,山岳類型可說是選景大宗。被稱為「高山國」的臺灣島,票選出多個山景並不稀奇,只是過往屢次到訪這些山岳的行腳們—在從昔日的帝國探險轉變為國民日常休閒之前—多是軍隊、警察、人類學家,偶爾還有畫家。

當高山上的「蕃界」都已接受調查,當臺灣全土都已被征服,「山岳」已非「殖產興業」產物的唯一功能時。登山活動看來是水到渠成的發展事實。(註10)

仍然在1927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設立「改良課」,島內道路產業正式進入改良時期,除推動國有鐵路線路與車輛的增設,也將原先為理蕃警察徒步道路的「蘇澳.花蓮港道」改修成可供汽車通行的公路。(註11) 這一年在沼井鐵太郎的《台灣登山小史》中被喻為臺灣近代登山時代的濫觴,也是「台灣山岳會」會誌《台湾山岳》的首次發行。當時滿週年的「台灣山岳會」主要由日本官吏與階級人士組成,不定期舉辦山岳文化相關的各式演講與展覽活動。有趣的是,一路參與台展設立、八景票選的石川欽一郎,依然沒有缺席—他是山岳協會的幹事,也是該會勳章的設計者。(註12) 但不要忘了,在石川欽一郎說出「台灣是日本第一風景」之際,他也是那位曾在1909年(明治42年)隨著南投警察入山,在討伐中央山脈的藩界義勇線的炮火之間寫生理番「風景」的那位畫家。(註13)

 

觀光風景

風景就是景色,我們所稱讚的風景,具有某個特殊點,具有最佳場面才稱為風景。(註14)

—丸山晚霞

(Sight of Alishan) the cloud sea of Alishan; [scenic stamp] Alishan Relay Station 8.9.24, postcard published by the Alishan National Park Association in ca. 1933; sour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Collection

風景如何產生?觀光如何成行?今日遊走在臺灣的旅人們,眼裡看進的是殖民歷史的想像地理或是當代觀光的日常風景?以旅人之姿,在八景票選後的三四年間來到臺灣登山寫生的丸山晚霞與他定義的「風景」,很適合當作我們離開1927年的契機,而那一年發生的選景奇觀與它的前世今生,將接續展示出一種特有的臺式旅遊風情。(未完待續)

 


鄒婷,策展人、研究員、偶爾做做手工的文字工作者,畢業於德國萊比錫藝術學院策展文化研究所,現為該校博士生,居住與生活於柏林/臺北。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om》、《藝術家》、《CLABO實驗波》等媒體。近期在有章藝術博物館策劃《家物事》一展(Housing Things,2021);與參與柏林世界文化之家(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的文獻研究計劃「The Whole Life: An Archive Project」(2018~2022)。目前研究方向著重在當代策展情境中的多重歷史敘事、跨文化與跨學科性、文獻使用、展示與再現,以及展覽史書寫等面向。

Footnote
註1. 顏娟英,〈營造南國美術殿堂——台灣展傳奇〉,《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台北:雄獅美術,2001),頁174。
註2. 立石鐵臣,〈台灣美術論〉,《台灣時報》1942.9。中文版收錄於《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台北:雄獅美術,2001)。
註3. 參見石黑英彥(台灣總督府文教局局長),〈台灣美術展覽會〉,《台灣時報》1942.10,以及顏娟英,〈營造南國美術殿堂——台灣展傳奇〉,《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台北:雄獅美術,2001),頁178。
註4. 參見顏娟英,〈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藝術家》168-169期,1989.5-6。
註5. 石川欽一郎〈台灣地區的風景鑑賞〉,《台灣時報》1926.3。中文譯版收錄於《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台北:雄獅美術,2001),頁32-35。
註6. 參見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頁43-49。邱琳婷,《1927年「台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1997),頁88。
註7. 《臺灣日日新報》,1927.8.9,版5。
註8. 《臺灣日日新報》,1927.7.29,版5。
註9. 《臺灣日日新報》,1927.8.27,版5。關於八景與票選結果的相關論題,會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討論。
註10. 林玫君,《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頁200。
註11. 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道路改良事業之展開(1926-1936)〉,《國史館學術集刊》17期,2008,頁53。
註12. 參見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頁78。
註13. 參見石川欽一郎,〈水彩畫與台灣風光〉,《台日報》,1908.1.23[4];〈塔塔加的回憶〉,《台灣時報》,1929.11。另參見顏娟英〈近代台灣風景觀的建構〉,《2008美術與人文教育通識教育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19:「人類學家的探險活動幸而集中在日本領台的最初十年,總督府仍然採取撫綏政策,蕃界的氣氛基本上是和平的,沒有蕃日對抗的現象,故而他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收穫豐富。然而,人類學家詳實而生動的報導不但提供畫家入山探險的手冊,更是總督府剝削、壓榨原住民的理蕃政策上的重要資料之一。就這一點來看,當石川欽一郎在中央山脈上,愉快地坐在士兵環繞的桌子前面,悠哉悠哉地寫生時,是否清楚畫家為殖民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呢?」
註14. 丸山晚霞,〈我所見過的臺灣風景〉,《台灣時報》1931.8.9。中文譯版收錄於《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台北:雄獅美術,2001),頁84-87。
See Also
當他方的想像地理成為你我的日常風景,名:「八景」 ,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