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ISSUE 48 : The Interpreters’ Writing II: Across the Continen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ntinent and the Island
大陸與島嶼的界線
March 16th, 2021類型: Opinion
作者: 高森信男 編輯: 高森信男
台灣過去有許多關於「島嶼性」和「海洋性」的論述,但卻少有人討論何謂「大陸」。一方面關於大陸的討論脫離台灣的生活經驗,另外一方面相關的討論又容易讓人聯想起戒嚴時期的大中國主義。也因此,本文嘗試用殖民時期星羅遍佈的島嶼殖民地作為出發的視角,來重新討論何謂島嶼眼中的大陸,以及未來的大陸位處何處?
The world map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 Earth-Island

大陸(continent)與島嶼存在著一道模糊的界線:一座島嶼必須要多巨大,才會被稱為「大陸」;反之,一座大陸要多緊密,才會被稱為「島嶼」。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澳洲的自我定位,同時也困擾著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令人感到意外的,以海權作為其命脈的英帝國,卻在其最為輝煌的時代誕生了以陸權為前提的戰略假說。該假說認為由亞洲、歐洲及非洲三大陸塊所構成的地域為「世界島」(World-Island),而只要掌握中亞核心地域的強權便掌握了世界。

「世界島」將島嶼的概念無限放大,而在「世界島」的認知圖景之下,包括英國、日本及印尼等地都已經算是所謂的邊緣世界(Lands of Outer)。另一座如此巨大的島嶼則來自美國的世界圖景:美國推行的「泛美主義」(Pan-Americansim),讓美國在美洲大陸之上佔據絕對的統治者地位,同時也維繫了美洲大陸內部不如「世界島」一般時常落入群雄割據的戰火之中。批評者當然對拉丁美洲因此落入貧窮的循環之中怨聲載道,但某方面也凸顯了「美利堅和平」(Pax Americana)之下的世界樣貌。美國於歷史上邁入孤立狀態時,實際上便把這座由大西洋及太平洋塑造的陸塊,轉化為與「世界島」相對應的「美洲島」。

雖然說「世界島」的概念源於英倫,但英國在傳統上是恐懼陸地的。19世紀英國水手眼中的海洋,是充滿著隱密的秩序;正如同沙漠民族或草原民族的領航員,能夠在看似一片虛無的空間之中尋找出可控的節奏與聯結關係。相對之下,「大陸」對於水手而言則像是沒有海事傳統的族群看到大海一般,充滿了恐懼、不安及不可控的因子。相對於海洋的善變與公正,大陸深處正如同康拉德(Joseph Conrad)所述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隨著汽艇越是深入內陸,失序、狂亂與瘋癲,越是從儲存於大陸深處的基因之中釋出。

The illustration for Joseph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source: www.counterfire.org/articles/opinion/19866-the-heart-of-darkness-does-not-smell-victory

我們當然可以批評小說《黑暗之心》對於黑暗大陸的再現觀點,如何帶有些許殖民主義的濾鏡色彩。但事實上,康拉德作為一位資深水手的視角,確實深刻理解到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世界秩序,是如何透過一連串的島嶼所構成的。從奈及利亞拉哥斯的維多利亞島、坦尚尼亞外海的桑吉巴島、波斯灣的巴林島、孟買半島、錫蘭島、新加坡島,一直到維多利亞灣上的香港島。大英帝國的世界是透過一連串的島嶼來傳遞,並構築起全球化的利益體系。

實際上,「世界島」對於大英帝國而言是一種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帝國必須要從「世界島」提取資源,來換取建構全球化體系的商品。另外一方面,帝國比任何人都害怕被捲入「世界島」的紛爭之中。「世界島」作為一片帝國眼中的混沌之域,帝國採取了離岸式的策略:以鄰近的島嶼作為某種轉換的窗口,來聯結海洋世界與陸地世界。事實上,大英帝國雖然總是被後殖民主義批評,但相比其他帝國主義,英帝國對於原初秩序、尤其是「世界島」之上的有機系統,是充滿畏懼的。

美國人及澳洲人則無此包袱,他們透過更為激烈的方式,將其所統治的大陸轉化為島嶼。美國的歷史就是將大陸轉化為島嶼的過程:他們首先透過暴力抹除了由原住民部落所構成的有機世界,接著透過鐵路、汽車及同質的文化,將跨越四個時區及不同氣候帶的廣大地理空間壓縮成單一的生活圈。站在當代全球化的角度來看,19世紀帝國主義者眼中的古典「黑暗大陸」已經逐步在消逝。諸多的「維多利亞島」被轉化為一座座的國際化城市,這些城市靠著由免稅商店及速食餐廳所構成的國際機場所供養,擴大了島嶼世界的邊境,也讓未知的大陸世界逐步退縮至山林之中。

Zanzibar, the autonomous region of Tanzania, used to host the offshore trading for the British Empire.

行文至此,讀者應當可以發現,所謂的「大陸」並非僅僅涉及陸地面積的尺寸。事實上,部落林立的巴布亞島,以及前現代的台灣島,都可能比今日的加拿大或澳洲更像是一座大陸。寄居於其上的社會組織,透過相鄰及相互競爭的關係,延伸出一整片異質、且多元的狀態。正是這種狀態,讓殖民時期的西方人覺得所謂的大陸系統是一團混亂的代名詞。而大陸與海洋兩個系統之間的競爭關係,恰巧呈現了人類社會的兩種結構。人類文明絕大多數的痛苦,皆來自於企圖、或自以為可以控制所謂「失序」的結構。或是我們預設了島嶼世界的構成狀態,才是世界的常態。

透過COVID-19疫情讓我們知道,由國際機場所構成的帝國網絡是如此的脆弱;全球化的瓦解其實潛台詞便是「全球島」(Earth-Island)帝國的崩解。島嶼帝國的存在仰賴榨取來自大陸的資源,這些原初資源只有在上了甲板、被運進眾「維多利亞島」的市場之後,才可能被轉化為市場價值。英帝國主義的智慧在於設法維持島嶼世界與大陸世界之間的平衡,然而這個平衡卻被最新一波的全球化給打破。島嶼世界在此波全球化的進程中,被預設為可以無限擴大的空間;導致了此波全球化成為人類史上資源榨取及都市擴張程度最為激進的世代。

近年來有些討論,著眼於在冷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乃至民間企業開始投資太空探勘。甚至於後冷戰初期僅被視為電影題材的地球外世界殖民計畫(如火星殖民計畫),再度浮上檯面,且很有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見到殖民地的雛形。此番作為其實是為了避免島嶼世界無限擴大,最後當「世界島」或「全球島」的格局產生時,就導致了地球已無原初資源供養島嶼世界的矛盾。沒有繼持續尋找新大陸的島嶼,最終勢必成為復活節島(Rapa Nui),在資源耗盡之時導致島嶼世界的坍塌。

將開闊的銀河視為新大陸或許正是為了避免當地球成為單一的「全球島」之時,無可避免導致自我毀滅的矛盾世界。頭頂上的星空,也許將不再樸素、中立,在殖民的過程之中,勢必成為未來人類眼中的「黑暗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