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GO ASTRAY – Afterimage for Tomorrow: Before the Degeneration of Our Senses
《留給未來的殘影》畫外篇:趕在感官尚未墮落以前
April 8th, 2020類型: Interview
作者: 陳韋臻 編輯: 鄭文琦
陳芯宜2018年VR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從高雄VR FILM LAB首映結束後,2019年底於台灣數位藝術中心結合片中場景及創作文件、側拍,共同展映。電影探討VR技術如何重新召喚身體的感知,作者陳韋臻於文中指出,當觀眾已經進化到面對VR時自動調整成「虛擬實境」觀看模式─無論是絕對的沉浸狀態,或膠著於自身主體與虛擬影像的關係,又或者卡夫卡的虛空主體,整座城鎮都像真實的反主體命題時—如何讓觀眾從傳統看電影的「感同身受」轉為如降靈般的「身受同感」,成為這時代待解的新命題…
Installation view, Go Astray – Afterimage for Tomorrow; photo courtesy of Digital Art Foundation

城北的地下室裡,《留給未來的殘影》正進行著一人預約、一人觀看的行程。(註1) 觀眾必須獨自經驗一段時間的專屬映展。眼前牆角,從廢紙廠拍片片場搬來的美術陳設,座椅及散落紙張,觀眾戴上全罩式的頭顯耳機,被拋擲進一場無法逆轉的旅程:「男子醒來在某個意識層面,所見所聽所感的是記憶?夢境?虛擬實境?還是死前的記憶回返?(註2) 開放式的劇情大綱,落在絕對封閉式的VR觀影經驗中。

 

陳芯宜及她的VR視覺語言

陳芯宜2018年的《留給未來的殘影》從高雄VR FILM LAB首映結束後,在國外走了一遭,2020年初回到台灣,於台灣數位藝術中心結合VR的部份場景及創作過程的文件、側拍,共同展映。從劇情片、紀錄片、劇場、舞蹈,陳芯宜的創作從來不是筆直一條路,而今迎來VR,她視之為一套全新的視覺語言,學習、感受、分析,並構思、實踐。

如何召喚你的身體?如何讓你的身體真正有感?(註3)

在首映前,她的創作筆記寫下這個最初的提問。當觀眾已經進化到面對VR時自動調整成「虛擬實境」觀看模式─無論是絕對的沉浸狀態,或膠著於自身主體與虛擬影像的關係,又或者再反轉成卡夫卡的虛空主體,整座城鎮都像真的,真實的觀眾卻被反指為假─如何讓觀眾從傳統觀看電影時的「感同身受」,轉為如降靈般的「身受同感」,突然成為這個時代創作待解的新命題…

 

關於身體 

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把它當電影在想。如果一開始就認定是電影,可能就失去探索的可能性,應該可以重新思考它的語言到底是什麼。」2018年初,高雄電影節找上陳芯宜創作VR短片,10月雄影即將開幕。此前,她只看過陶亞倫VR結合裝置的藝術作品,她為此展開密集的研究,大量看國內外作品,也看網路上YouTuber觀看VR的過程,「第一個有感覺的,是視角問題。」她說。

Notes on Blindness VR - DEMO - ARTE

許多VR作品,將攝影機架設由上往下拍攝,觀眾如漂浮在一個世界之上,俯瞰下世,以致懷疑自身的主體位置──套用她的描述,若上帝亦似遊魂;又或者觀眾被夾處在人物之中,被VR角色的視線及對話「穿透」,此刻觀眾存在,卻「理應」不在場。陳芯宜說,她的身體感在此類觀看經驗中,被反向地召喚出來,直覺反應:「我想後退。

假若這些不是導演設定好的視覺語言,那這裡面的『我』,到底是誰呢?」梳理、細思自身的觀看經驗,陳芯宜感受到VR觀看者在主體上產生的悖亂:觀眾在戴上頭顯後,其主觀位置藉VR的獨特視界尤其強烈,遠超過觀看電影平面螢幕時,理解、感受、反思的內在行動主體,然而,由於媒材觀看的限制,觀眾的自主性卻相對被削弱。

簡單說,VR觀眾在經驗過程中常被提醒「我是我」,卻又無法「作為我」。那麼,如何將VR觀眾設計引入「我」這個位置,同時保有自主性的感覺?首先,陳芯宜刻意避開了自己觀影經驗中的「反向召喚」,將攝影角度調整為人們站立於地的平行視角,有意識地安排觀眾在虛擬空間中的位置,意圖召喚觀眾的身體感進場,讓觀眾的主體意識獲得安置與擺放。

然而,人類的身體感運作複雜,在五感之外,仍有肢體對外在的直覺反應、方向性,五臟六腑對情緒、情境的釋放、收縮、舒緩等,綜合運作,僅僅依賴平視共存的視角或角色設定,依然無法免除觀眾的「客觀」感。由於觀眾已經清楚預設自身正處在「觀看虛擬世界」的行為當中,加上VR的擬像終究無法真實再現出人類視覺的透視空間,導致陳芯宜曾經在戴上頭顯後,身處他人之旁卻「『感覺不到』他就在我旁邊」。

『感覺』到底是什麼?不是腦袋相信,是身體相信。這到底是什麼?」直到開拍前一個月的某刻,她來到台北電影節,身處一部盲人語述日記的VR作品《聽見光明》(Notes on Blindness: Into Darkness)中。環繞陳芯宜身旁周遭,沒有寫實的空間,僅有抽象、少量、模糊的光影及線條,以及在耳畔的私密陳述─

一瞬間,「下雨了,屋子漏水。」盲人在耳機裡說,雨聲從更遠處傳來。此時,雨滴落在陳芯宜的腳跟前。「我跟妳做了一樣的事情,我伸出手了。我的身體進來了,相信,這個水,就在我面前,在我的身體範圍內。那個當下,我有點明白,身體的來源到底是什麼了。

Chou Shu-yi, Afterimage for Tomorrow (director: Chen Singing); image courtesy of VR FILM LAB

視點、聽覺,乃至內臟等感官、器官綜合運作的方向性,結合在虛擬空間內的安排,構成了「我」這個主體,被含納於我(主體)之內、世界(客體)之內的雙向運作。VR發展技術的未臻完善,導致即便以超寫實的風格拍攝,一旦不符身體慣性的接收訊息,即可能導致觀眾「不真實」的感受;反面來說,陳芯宜認為,以非寫實的空間及拍攝手法,將觀眾的身體感召喚進場,卻可能促成「真實」的感覺。「不是腦袋相信,是身體相信。」陳芯宜做了似是玄妙的結論。

儘管是高科技,卻不用AR(擴增實境),就可以召喚起視覺以外的感官運作,這是平日無法意識到的肌膚層及內臟的擠壓─龔卓軍曾借用現象學電影研究者珍妮弗‧巴爾克(Jennifer Barker)的「肌肉覺」與「內臟吐納覺」描述之。(註4) 揪著自己身體曾被召喚的「相信」,接著,一個一個,陳芯宜如圈套放入《留給未來的殘影》中,逐一把觀眾的身體抓進場。

 

關於孤獨的意識

沒有一種創作,是得想像全世界只剩妳一人的。我必須先把我自己丟進孤獨,當這世界都沒有人了,而我在這裡面,眼前的人都不會跟我互動、都是假的時候,我的孤獨感被創造出來了─我才有辦法開始寫這個劇本。

《留給未來的殘影》故事原展開如下:男子不斷往前走,空間轉換,經歷六個空間,象徵人生前行沒有回頭路;也許偶遇一人陪伴,但在某刻,若陪伴者離去或停下腳步,男子也無能為力,被迫繼續前往下一個空間,僅能回望曾經的陪伴者。但劇本一出,立刻被技術團隊勸退:預算規模、時間條件、技術限制使然,假如觀眾的身體無法透過裝置移動,虛擬空間卻持續向後挪移,觀眾的暈眩是必然。

六個空間不行,那就改成六幕吧。直到改了第六、七稿,看似簡潔俐落的劇本中,未被寫成文字的觀眾,將成為一場「生前記憶續存服務」的見證者,眼前的人,將在人生盡頭挑選三段記憶,重現。然而,記憶、夢境或虛擬實境,實則無從分辨,非寫實的石柱空間深邃如林、巍峨如神殿,廢墟般的紙書日記糊牆的睡房,肢體演員在空間中舞蹈或淡出至黑暗中,日常行走或躍動肢體,搭配如劇場的燈光轉換手法,聲音及光影的來源方向,引導觀眾的視線、專注點及身體方向性。男子(周書毅)在每幕銜接點中現身在觀眾面前,燃起一根火柴,臂距之近、隻手可觸;

記憶記載時間為一根火的時間…(註5)

 

Afterimage for Tomorrow (director: Chen Singing); photo courtesy of VR FILM LAB

這整段劇本創作的過程,顛覆了陳芯宜以往的創作經驗,她說,必須沉浸在全面的孤獨中,才能動筆。她用身體向我示範,無論是劇本或剪接後製,都必須以雙手手掌框住視線,觀看、想像,再行修正。「我必須知道我會看到什麼,當我轉頭過去,會出現什麼。我現在『看』著這個人,他正在跳舞,此時,我『聽』到那裡傳來聲響,轉頭去『看』,這是什麼感覺…

用手框出一半的臉,她逐步對我展示這一切過程。我忍不住跟著做,彎成弧的手掌頭顯一樣圈住眼睛,整個視域被框在太陽穴外延45∘角之間─接近VR尚未被縫合的影像斷面,突然,視線變得隔絕於外界,雙目以各45∘角切面延伸向外,明明是臂距可觸的存在物,在手掌近距離特寫的糊框裡,近又遙遠,彷彿一種被框定住的動態影像的存在,近似「解離」的感官運作。

同樣引發她孤獨感的,還有VR虛擬視界及外在真實世界的雙層並存經驗。有一回,陳芯宜到了城西近河的Funique (註6)工作室看一部VR作品。頭顯內的影像精細、擬真,但非全罩式的耳機,讓外在世界運轉的聲音隱約竄進她的耳際,猶如夢將醒之際,外界聲音入夢。在VR中的陳芯宜並不因此出戲,卻是意識到雙層真實的並存,但無法撥開眼前這層視界,進入外層的真實。

當你有兩層意識,就會開始覺得孤獨了。如果當初我沒聽到工作室其他人的聲音,或許不會這麼覺得;但我當時感覺到另一個世界,是我無法剝開來的,我聽到聲音,卻無法參與。

陳芯宜在這次感受後,為觀眾的頭顯重新改裝了全罩式耳機,卻同時將這個經驗引入創作內容中,透過虛擬空間層次的混淆,強化觀眾在非寫實場景中的「真實感」。如第一幕的彌留空間,畫外音傳入觀眾耳際,下雨了、雨聲再進,或者聽見雨聲、再聽見畫外音,就是不同意識層的設計。類似的概念,出現在集體舞蹈的暫停格中。

以觀眾為核心的四面完整縫合空間裡,帶著頭顯的多名舞者面對面環繞觀眾,猛然的暫停,將VR的虛擬實境逆轉為詭譎的「超寫實」定格畫面,爾後舞者群一分為二,一方恣意舞動,一方如彌留般停滯。置於圓心的觀眾,夾在雙面映照的正中線上,身旁雙層世界的龐大集體都與己無涉,其中的荒誕、恐慌及孤獨感,不言而喻。

Installation view, Go Astray – Afterimage for Tomorrow; photo courtesy of Digital Art Foundation

從兩面映照的凝視,再進一步推進,雙層世界是否能在VR當中被打破,由絕對的孤獨感中解脫?當觀眾與劇中男子被困在非寫實的意識空間中,久如一世,是否能使角色及觀眾共同獲得慰藉,願意離去?在此,她安排了觀眾隨男子跨步及跳躍,直接躍出螢幕框,緊接的強烈白光之後,海上飛行─這個場景,成為觀眾被長期禁錮於室內之後,唯一的劃破天際、吐息之際。

在虛擬中太久了,還是會渴望這個世界。衝出去,放鬆,再回來,這個靈魂才有辦法真的被療癒,離開,才有辦法比較舒緩地跟這個人,跟觀眾說:『我先走了。』」每每在創作中逼近真實不留餘地的陳芯宜,卻也總是留有對世界的良善、柔軟與溫度。

 

在科技中召喚遠古記憶

或許,我們對於真實的東西,就會想觸碰,這好像是人類感官很重要的直覺。就像下雨了,我手想伸出去,或有人想碰作品中的火,或摸牆上的紙。人類對於一些自然的東西,還是會有迷戀的。在召喚觀眾的身體感後,陳芯宜如何進一步觸動觀眾的情感?她在創作筆記中的自我提問:

這條路要往哪裡去?VR要/能給人類的是什麼?(註7)

如水上飛行,如火光前的凝視,陳芯宜決定,既然當代人們都認為VR的特性是冰冷的高科技,那就反向操作,通過作品尋找人類最古老的記憶─水與火的元素—是她創作《留給未來的殘影》最初的存在。

她以劇場的燈光轉場概念,將火光挪用為空間轉換的語言,一方面避開耗費高昂的VR特效轉景,亦可跳脫傳統電影的剪接語言。但,火的存在,如何從概念轉化為擬像的成立?VR攝影需要充足的光源,加上360攝影機畫質不足、單機拍攝最高則為4K、每秒120幀(fps),陳芯宜原已打算放棄實拍,請特效團隊直接做。但是VR技術總監全明遠不死心,做了各種實拍測試,不同火柴、拍攝距離,最後,露營用的火柴、8K攝影再放慢速,與特效兩相一比,高下立見。

真實的火真的很美,有一種魔力。」最終,火光成為獨身觀眾唯一最貼近身體的慰藉來源。

(left) Chen Singing (the director) and (right) Chou Shu-yi; photo courtesy of Digital Art Foundation

自然元素之外,陳芯宜也嘗試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代,重新尋回人類記憶傳承的模式。VR如遙遠的未來象徵,但如何將它返回一種故事傳述的載體,以其獨有的視覺語言向觀眾訴說「故事」,則是陳芯宜的執念。就如同《留給未來的殘影》中,從口述的畫外音,乃至於紙本、電視、VR頭顯的物件,都是人類記憶儲存及傳遞的媒介,只不過隨著時代新增型態。對陳芯宜而言,是否能反其道而行,透過虛擬影像,將真實與情感重新召喚回來,是她對自己身為創作者、訴說者的期許。

她回顧道,在創作《留給未來的殘影》的過程中,乃至其後,她的視覺感官曾暫時經歷一種新的變型─她描述為「眼睛VR化、世界VR化」,如同真實感被消磁後的視域,或者被其他生物寄生的視覺疊合,日常的「眼見」,被罩上另一層VR的濾鏡。她開始會在開車時,想像龐然大物突然從側現身,又或者車體猛然翻覆的眼前畫面,「可是卻是假的。

創作後隔年,她又在影展上再度被提醒已然「VR化」的雙眼。那回,她重新看了以前曾帶領她感受「身體」的VR作品,卻突然驚覺過往的身體感已然消逝。她沮喪地離開展場,第一念頭,就是找上技術團隊的全明遠,說:「人類的感官真的很墮落。」前一年共同製作時,全明遠曾跟陳芯宜坦白,長期操作VR下來,他們早已因視覺習常而喪失陳芯宜曾有過的身體感。

有過這樣的經歷,陳芯宜極能理解,VR的科技進展結合感官刺激的娛樂產業,可能導致人類感知的虛擬化,或喪失真實感,「比如說有人覺得殺人很簡單了,血腥很容易了,什麼東西的價值被減低了,諸如此類,既然如此,我們能不能反其道而行,把它扭轉過來,使用VR,把人類的情緒、情感勾出來呢?

回歸初衷,她只想對我們好好說一則故事;一個人類從遠古迄今,無論是記事、書寫或影像,一直不停歇的表述及傳遞。「我們總會被故事吸引。假設將VR當成新的科技,而不是從『說故事』這個古老的脈絡去思考,就會被科技綁住;假使,我就是要講一個有情感的故事,讓你有感覺,就可能利用這個科技,做到一些其他媒材可能無法達到的事情。

故事,是陳芯宜送給當代觀眾的禮物。

 

Footnote
註1. 《留給未來的殘影》原為導演陳芯宜於高雄電影節首映之VR電影。《忽悠—留給未來的殘影》(Go Astray – Afterimage for Tomorrow)則為台灣數位藝術中心委託邱誌勇策展,2019年11月29日~2020年2月27展出的第四檔「概念美術館」節目,同時展出片中場景、美術設計、腳本與相關文件等。見數位藝術基金會「概念美術館」網站。
註2. 《留給未來的殘影》Logline。
註3. 引言出自陳芯宜〈未竟的探索,幾個粗淺思考的切片〉,2018年10月15日臉書貼文。
註4. 參見龔卓軍,〈那團火,那縷煙,反沉浸的沉浸:《留給未來的殘影》與VR電影的本體感操演〉,ARTouch,2018.10.29。內文引用珍妮弗.巴爾克(Jennifer Barker)的《觸覺之眼:觸覺與電影經驗》(The Tactile Eye: Touch and Cinematic Experience)一書。
註5. 引言出自《留給未來的殘影》Synopsis。
註6. Funique VR Studio,睿科影像,2016年成立,致力於VR應用的8K立體影像,台灣有諸多VR電影創作皆與其合作。Funique團隊中,在《留給未來的殘影》擔任技術總監的全明遠,為作品中8K實景拍攝火柴燃燒的催生者;石林柱延伸到天際的神廟空間感,亦出自全明遠之手。此外,作品中,最末破牆而出,在蘭嶼飛行的海景,也是Funique恰巧曾拍攝留存下此鏡頭,被陳芯宜使用於作品中。
註7. 同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