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Beyong the Box of Authenticity: Interview with Wong Hoy-cheong
身份/認同的懸置與失真:專訪黃海昌
May 23rd, 2013類型: Interview
作者: Wong Hoy Cheong 編輯: 鄭文琦
出處: 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2008
本文原為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於2008年4月台北雙年展之前所進行的藝術家專訪,今配合數位荒原2013年東南亞當代藝術主題而轉載至此。
Wong Hoy Cheong, EDITION VI, NOVEMBER 10, 2013 Buckingham Street and Its Vicinity, 2002;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請您先簡單的自我介紹吧。

黃海昌:我生命的前17年是在檳城喬治城(Georgetown),即馬來西亞半島旁的一個小島上長大。我就讀於印度以東最早的英語學校(1816 年成立),並且受到一種相當精英式的,新殖民主義的教育。但,就培養人格的手段而言,我倒是擁有非常盡忠職守,而且作風逐步開明的教師。然後我前往美國,花了將近十年研讀美國文學與批評理論、教育及最終視覺藝術。當時,在1980年代後期,我感覺整個世界正變得益發全球化(globalizing),因此相對於我在大學裡找到一份工作的事實,我仍毅然決定放棄教職回到馬來西亞。於是我的人生又跳了一大步。

 

Q:在您的求學或藝術家生涯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是?

黃:最印象深刻的是擁有啟發人心的好老師。這些善教者讓我懂得去思考事物的背後(beyond the box),教導看待相同的議題有相異的角度,他們帶給我的,是包含組織上與性格/人格特質上的思考及表達方式。我到了大學時期快要結束的關頭,才決定要朝藝術方面深造,那是我最後一年級的時候。我壓根沒料到會有這樣的事,因為我本來想研究的是完全不同的科目。做為一名藝術家,最難忘的就是理解到我不必畫一張圖就可以成為一名視覺藝術家吧。

 

Q:我很好奇您的藝術家身份認同,例如:媒體藝術家或跨領域的創作者?

黃:藝術的世界是相當具滲透與延展性的,所以我從來不以特定媒材和少數媒材的創作身分來認定自己。對我來說,創作身分取決於我想要說的東西。某些理念最適合透過繪畫來詮釋,與此同時,另一些理念透過錄像來表達的效益最高。所以我認為,假如有身分之說,我應該是一個跨領域創作者。假如(我要說的)理念使我要用牛糞,巧克力,或照相等,我也會毫不猶豫去嚐試。

Wong Hoy Cheong, Non-Indigenous Skin - Tea;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請介紹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們是錄像或裝置嗎?

黃:不,錄像或裝置並非我的專長,正如我解釋過的,我運用各種媒材創作。它取決於理念,以及我希望這些理念如何詮釋為視覺的經驗。舉例來說,我有些作品是用植物做成的-樹葉、樹根、果實,諸如此類-為素材。在那樣的情況,我想要探討關於「本真性」(authenticity)的題目,特別是何謂「原生」(indigenous)與何謂「外來」(non-indigenous)的主題。我們談論原生的住民及文化,人們主張何謂純種(或者誰是原住民),因此我發現這個議題的複雜性可以透過植物達到最佳的呈現。正如我們所知,植物/食物隨著遠渡重洋與大陸的旅人而遷徙和移居,這樣一來,這些植物就會在新的天候與土壤中成長。比方說辣椒,我們特別容易將它們與南亞和東南亞的料理聯想在一起,但它實際上是原產自墨西哥,而且隨著西班牙的殖民者和商人而傳播到世界各地去。那麼辣椒就是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外來族群嗎?於是我便發展出一系列運用這些理念與素材的作品來。
2004 年,位於牛津的彼特河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 Oxford)委託我發展一件新作品。這是一間維多利亞式的人類學博物館,空間裡有幾百櫃裝滿了民族誌/人工器物的蒐藏,儘管在這件委託案的原始提案中,我是打算拍攝一系列用人體模特兒與這些聳動器物的照片,但我很快就明白了,在這個早已滿載了意義與歷史的空間內創做另一件作品,顯然是毫無意義的。總之,這件作品會被淹沒,不然就是失去目標。這迫使我思考新的策略,以及我怎樣把這個空間引入當代的時間。最後我用超過兩百個不同顏色的燈具,在館內完成一件作品。這些燈裡有些是定時開啟,有些則是感應器觸發的。

這個裝置的嘗試是在於轉變博物館的體驗-特別是歷史學、自然和人類學的-它們幾乎都是強調頭部或肩膀以上的經驗;而在我們/參觀者與它們/工藝品、現代與過去、事實/知識與吸收知識的我們之間有著明確的區分。對我而言,將這種經驗更為具象化,以及放進其他的感官是重要的。因此,這件作品就成了關於經驗的「均一化」,關於各種感官的享有,讓人們浸淫在顏色和光線中,讓他們和這些人類學的器物沒有區別,去用身體驅動光線和顏色來探索這座博物館,並沿途創造出具動態知覺的驚喜。這件作品的体驗是難以盡述的;它時而顯現,時而消失,器物的具體(concreteness)隨著裝置極其倏忽不定的經驗而轉移,並形成強烈的對比。

Wong Hoy Cheong, Indigenous Skin - Mango;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媒體藝術家的團隊合作很常見,我很好奇您如何思考自己與其他合作者之間的關係,即使像劇場或策展人之類的對象。

黃:我之所以不再當畫家的理由之一,就是我並沒有特別享受獨坐在工作室裡盯著畫布的經驗。大多數畫家都喜歡這份靜觀與孤寂,但我發現在群體中工作或團隊合作的經驗更有意義。我得以和他人工作並從他們身上學習,即使這種跨領域性更具風險而現實。我喜歡那種風險:那種從一群人互相妥協出來的未知因子。最重要的是,我喜歡玩,而自己玩一點也不好玩。在團體中玩耍肯定比較好玩,這就像是在一個球場上獨自踢球,與和球隊踢球一樣。與此同時,和一群人工作是非常耗竭的,特別是之於(錄像/電影或劇場)導演的角色。

 

Q:當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邀您加入時,您先想到什麼?在一個完全不熟悉的背景(台灣)下創作全新的作品,情形又是如何?

黃:儘管我曾在 2006 年去過台北,我最初的反應是:太棒了,我可以更深入探索這座城市。假如我必須在國外的背景發展一件新作品,通常我的工作方式是開始做些網路調查,要求認識與一些人或組織,與拜訪某些地方等等。但是不需要太多,否則適得其反了。然後,等我真正到了這裡,開始探索的歷程。通常我喜歡花時間光是走路,我很享受步行,我可以走完幾小時。就是這種步行的過程讓我得以從容體驗這個地方,思考以及反省。

Wong Hoy Cheong, Minaret Night;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Q:您如何選擇錄像或其他作品的創作主題?《赤裸人》那個展裡的作品(RE: LOOKING)看起來很有政治意識。

黃:其實我的許多錄像都不政治化。我在利物浦雙年展做的錄像作品〈Trigger〉,內容是關於再探訪1960年代的大眾偶像/文化-美國歌星牛仔Roy Rogers和他的愛駒Trigger-以六個連結著一匹馬的攝影機拍攝而成。另一個雙銀幕作品〈Surburbia〉,分別從輪椅與遙控玩具車的觀點來探討郊外的環境。類似的是,〈Aman Sulukule Canim Sulukule〉與羅馬孩童合作的錄像作品,則是從小孩的視野來看世界。我的許多錄像作品都是再思考攝影機,導演的角色,以及放棄對第三族群(譯按:應指拍攝者與攝影機以外的)的控制;就像馬匹、輪椅或小孩。以及玩,就連〈RE: LOOKING〉這件作品也是關於玩,扮演的玩(play-acting)。 今年(2008)我將有機會多次造訪台灣,所以我很期待與這裡的朋友再度碰面!

See Also
台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