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Rights of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re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or media. No Man’s Land is authorized to reproduce and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freely. Users may distribute the articles on No Man’s Land accordingly to the above terms of use, and shall mark the author, and provide a link to the article on No Man’s Land .
「數位荒原」網站上文章之著作權由原發表人或媒體所有,原發表人(媒體)同意授權本站可自由重製及公開散佈該文章。使用者得按此原則自由分享本站收錄之文章,且註明作者姓名、轉載出處「數位荒原」與網頁的直接連結。
Contact
Please fill out your information to contact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Subscribe No Man's Land
Please fill out your email to get the latest from No Man’s Land .
The information you supply will only be used by No Man’s Land .
Unsubscribe No Man’s Land
ARCHIVE
ARTICLE
Filter By opinion , 總計120篇
FILTER BY
(編輯部)火旺教授您好,您幾乎是荒原博物館正在籌備中的神祕動物學分館的靈魂人物。雖然神祕動物學分館是荒原博物館的分支機構,但是依目前的報告來看,神秘動物學分館幾乎是座獨立的博物館組織。相信有很多我們的讀者仍舊不知道神祕動物學是什麼樣的學門;是否可以請教授替我們用最簡短的方式解釋一下?另外,為何您認為我們需要一座神祕動物學博物館? 賴火旺:神秘動物學(Cryptozoology)這個字是由希臘文「K...
Opinion
September 3rd, 2014
傍晚,我在余杭塘河畔跑步,透過亮著燈的窗戶,我看見許多家庭準備著晚餐,排油煙管冒出的絲絲煙霧飄在河面,沿岸的曬衣架掛著早已風乾的臘肉,屋子裡傳來父母與孩子的閒談,電視新聞的播報,以及鍋碗瓢盆碰撞的熟悉聲響。河對岸的玻璃大樓裡魚貫而出,提著公事包、穿著皮鞋、套裝、各色襯衫的疲憊人們正穿過河道,通往各自回家的捷徑。該往左或往右?我經過一個陌生的支道,看見一組施工中的大廈,高聳入雲的鋼架映射在黑色水面中...
後數位景觀社會 張賜福 Wang, Sheng-shih (trans.)
Opinion
June 10th, 2014
近來在討論數位技術與藝術實踐的種種現況時,「後數位」(post-digital)是一個經常被提出的概念。這個詞彙其實並非直到現在才出現,至少在2000年的時候,新媒體藝術家羅伯‧佩波羅(Robert Pepperell)與麥可‧龐特(Michael Punt)即合著過一本名為《後數位之膜:想像、技術與欲望》(The Postdigital Membrane: Imagination, Techno...
是在哪些時刻,我們終於意識到,「類比時代」已經逝去,不會再復返了?是在一間間傳統照相館相繼「數位化」,而我們越來越難找到還在「沖洗底片」店家的時刻?是在2012年3月柯達公司宣布停產彩色正片的時候?或是早在好幾年前,更換幻燈片的喀答聲在藝術史課堂上開始變得稀有的年代? 從1990年代以來,「數位」開始成為科學界裡最常被使用的一個字。在今天,「數位」更成為了一個意義最複雜、使用最氾濫,幾乎什麼現象都...
巫覡能不能說眾罔兩的語言? 許芳慈 戚育瑄 (翻譯)
Opinion
January 8th, 2014
在一聲又一聲的喘息聲中,我聽見了雨, 那個雨,只有在所有舞者用盡力量後才聽的見, 匯集後,成了一條屬於我們的河,沿著河道,尋找身體的路。 —卑南族舞者王傑,2013(註1)   堅決否認我那僅在秘密監禁後才顯身的公民身分 自由與這裡的自由,自由並不很遠 —朱帕蒂.高希(Dhrupadi Ghosh)〈自由、這裡的自由、自由並不很遠〉,2013 2013年7月於香港漢雅立方開幕的《巫士...
就上文的認知脈絡,所謂「日常性」並不是建立在一種無關痛癢的恆定慣性感知上,這個概念不同於小寫形態的機構文化之特殊化隔離,而是聯結人類學的普遍性/普常性經驗基礎作為,與各式各樣不同的美學政體網絡交相共存著,或可視為大寫形態的大文化(Culture)實在。因此,「日常性」與當代藝術創作的交互關係,乃是在「返常」與「反常」之間的矛盾中建立,無限地箱中套箱,以使人暈眩的終結形式佯裝藝術正在消失中,卻始終達...
近年來,許多當代藝術家們不再把美術館、藝廊視為唯一的展示空間,而直接涉入社會空間語境來進行創作,企圖讓藝術進入社會的脈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檢閱20世紀的當代藝術史,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對話和超越的企圖並不是一個新的議題。20世紀初歐洲前衛藝術運動的起源理想,即是抱持著反抗資產階級文化的左派政治意識形態:對布爾喬雅階級的藝術品味進行叛逆的襲擊和挑興,象徵性地和無產階級文化致敬,像是達達主義...
潛行者的黃昏 張皓馨
Opinion
July 17th, 2013
石棺(Sarcophagus),原為用於製作石棺的石灰石材質,因為屍體的有機組織在其中能夠快速地腐化,並透過石材的縫隙揮發,而被認為能夠吞噬肉體。 穿梭於灰色的石棺中,景深與空間感消失在無色的階調中,水泥混凝土砌起的高牆蜿蜒著,卻又稱不上是迷宮,然而,若這樣看待這個空間,也許就會成為真正迷失的人。這麼一想,隨之又提高警覺,一一確認鉛纖維防護衣接縫的密封狀況、外骨骼的功率模式,與循環呼吸器剩餘的過濾...
第八屆台新獎視覺類入選展覽《軟抗爭》的自我描述是一種日常經驗甚至癖好分享的狀態;衍生於意識型態裡對於各種現代科技衍生監控情境的曖昧矛盾,以及挪用網際網路的開放與分享,成為串聯日常生活經驗與策劃戰術的機動平台。源自這種分享與串聯的「行動」,在實體藝廊進行的「展覽」,則是由藝術家黃博志(軟抗爭發起人)和分別於計畫不同階段加入的施懿珊、葉廷皓、莊牧恩、劉心政、鄒怡平與匿名成員*(代號),共同將動態的抗爭...